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家都说现在是很冷的冬天,但不要忘了,中国经济刚刚过了好几年非常热的夏天!中国要很好地吸取美国的教训,只要货币发行超过经济增长,和生产力脱节,跟货物流通需要的货币脱节,就一定会带来货币总供给太多、相对价格体系紊乱。这样一定引起实体经济作出错误决策。2004年以来,由于出口太旺了,只好压缩内需,发了很多部门的条条框框,现在要利用这个反周期,将这些条条框框解开。太多的行政管制会妨碍企业家精神,妨碍资源流向最适合去的地方。这些方面的改革,我认为是实质的启动经济增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列车的运行表现出比较复杂的情况。2003年和2004年第一、二季度的增长曲线,向人们显示出新一轮中国经济增长的提速可能已经开始。同时,社会经济生活中也确实出现了投资和货币规模“超常增长”等虚热的征象。现在,政府宏观调控的拧紧开始发生作用,并得到相当认同。对此,我认为应该更加深入的思考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经济     
《领导文萃》2010,(18):6-7
中国经济面临一些严重问题 虽然统计数字令人乐观,但中国经济还是面临一些严重问题。一个名叫“协调性”的分析机构的负责人别列尼卡娅认为,10年来,中国经济一直是出口导向型。这可能妨碍经济高速增长。因为目前美国和欧洲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需求疲软。  相似文献   

4.
资讯     
<正>经济中国经济面临一些严重问题虽然统计数字令人乐观,但中国经济还是面临一些严重问题。一个名叫"协调性"的分析机构的负责人别列尼卡娅认为,10年来,中国经济一直是出口导向型,这可能妨碍经济高速增长。因为目前美国和欧洲面  相似文献   

5.
彭伟 《经营管理者》2014,(25):201-202
正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易纲就观察到在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持续高于真实GN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和。面对这一"中国货币增长之谜"。易纲给出了自己的解答:研究表明中国在1979-1984年经济快速货币化,在此期间,农业部门实行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的迅速增长都产生了对货币的额外需求。因此,大部分"超额货币"是被新的货币化经济吸收了,所以在此期间的通货膨胀比较缓和(易纲,1991)。而后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  相似文献   

6.
货币供给效用与最优货币供应规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中国的货币供给、物价上涨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因果关系.分析的目的有两个: 第一, 试图理清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不同的货币供应量层次(信贷总量、M 0、M 1、M 2 等) 和主要宏观经济变量: 物价与经济增长(或国民收入) 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 第二, 根据货币变量与物价、经济增长变量的动态因果关系, 利用动态规划的方法分析计算我国货币供应量最优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将长期保持稳健快速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德水 《管理世界》2004,(3):1-4,2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航船绕过无数暗礁,劈波斩浪,胜利前进。1979~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9.4 %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翻了三番以上,增长了7.5倍;财政收入更是以年均12.45 %的高速度增长。2002年,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意味着,从现在起到2020年中国经济还应保持年均7.2 %的增长速度。这在世界经济的发展史上是少见的。中国经济能否在过去25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长期保持稳健快速增长,又如何判断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这些都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  相似文献   

8.
姬强  胡旻  马嫣然  张大永  郭琨 《管理评论》2022,34(2):102-111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对于数字货币的需求迅速增大,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全球数字货币的波动也可能对中国金融资产造成输入性风险。本文测度了全球数字货币资产价格波动对中国大类金融资产的风险溢出效应及其动态演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识别了影响全球数字货币与国内大类资产之间系统性风险的核心因素。结果发现,全球数字货币与国内金融资产之间具有一定的极端风险关联性,长期看,全球数字货币在该系统的风险传导中占主导地位,受国内金融资产的影响相对较小;短期看,下行风险总体关联性波动以及瞬时大幅上涨次数要高于上行风险总体关联性。同时,市场中的恐慌情绪是全球数字货币与国内金融资产之间系统性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4,(30):17-17
正近日,各方媒体就中国出台"定向调控"稳经济增长一题发表看法意见。《香港经济日报》7月28日报道,中国经济多年来都是"地方包围中央",中央的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上要看地方的脸色。经济专家认为,现在的情况有变,一是地方经济下滑,主要由大环境变化影响;二是现在中央相对强势,结构调整的要求在推着地方走。因此,中央的政策调整,是地方经济下半场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来研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分析,出GDP和货币供给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货币供给对GDP有正向作用,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1.
世界财经     
《经营管理者》2008,(1):6-7
<正>亚洲将成全球经济发动机"2008年亚洲新兴市场将领先世界,现在是‘燃烧的中国’、‘火热的印度’,而东盟几乎和中国印度一样热。"英国《经济学人》集团首席经济学家罗宾·比尤谈及2008年全球经济时表示。他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动机"。不过2008年世界经济在高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原油价格持续攀升、部分资产泡沫可能破裂、通货膨胀等风险,比尤向记者解释道:"这些问题约占60%,另外还有40%的问题是经济学界所难以预测的。"国际投行瑞银集团则预计,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4.3%,较2007年的4.8%减少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构建两国开放经济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模型包括家庭、厂商、货币当局三个部门,采用贝叶斯估计方法对模型的动态参数进行估计,货币当局采用两种货币规则,一种是利率规则,另一种是货币供应量规则,分别在两种货币规则的情况下,实证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对美国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两种货币规则下的中国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变量的溢出方向都是相同的,但是在溢出大小方面还是有差异的,中国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的利率下降对美国利率的溢出明显大于在利率直接下调情况下对美国利率的溢出;中国货币供应量政策平滑性明显不如中国利率政策,中国在利率规则下对通货膨胀、产出、汇率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在货币供应量规则下的关注程度。因此,从中国货币政策的国内目标以及国际货币政策协调角度而言,泰勒规则比较适合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能够在实现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国内目标的同时,降低对美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加速上扬,令世界瞩目。GDP增长11.4%,CPI上涨4.8%。2008年次贷危机扩大,加速了美国经济衰退的步伐,导致世界经济形势恶化,国际金融动荡调整加剧。受此影响,国内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和危机继续积累,政府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今年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加强了行政干预,妨碍了竞争政策的深度调整,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体制复归,加剧了结构失衡。基于此,稳妥的政策操作和深度的调整改革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是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呈V型反转的关键的一年,虽然经济才开始起好,但是经济是否能够持续高速增长、通货膨胀是否会卷土重来、流动性过剩等问题又成为经济学家密切关注、热烈讨论的问题。这些热门的话题无不与货币相关,货币作为现代信用经济的主要媒介物,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央行的货币政策对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非常重要。在央行的货币政策中,为宏观经济的发展提供流动性是其主要任务之一,而且是一项非常复杂与艰难的任务。究竟保持多大的货币供应量增长才是恰当的?这一问题很具争议性,在经济学领域中对它的回答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央行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决策通常会引起经济学家们的争议,甚至是批评、责难。本文试图从GDP增长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经验数据出发,并结合一些现存的流行的理论观点,对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受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及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在2008年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伴随着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持续作用下,中国实体经济和物价水平受到了显著的影响。中国的CPI保持上涨的趋势。在这里我主要考察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的货币供给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人们总是带着一种敬畏谈及中国经济增长。但是,这些对于中国经济表现的评价总是以这样一个结论作结: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持续多久?这是一个显而易见、毫无新意的问题,而且还不是一个恰当的问题。因为这样问表明:在过去的25年中,这个亚洲巨人确曾有过了不起的发展。但真正值得注意的,其实不是中国经济增长得多么迅速,而是多么缓慢。这样说一个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似乎是古怪的。但是,假设以1978年这个国家推行经济改革的时候作为起点,中国应该已经有了更快的增长。继而,这表明,在恰当的混合政策作用下,中国经济不应该保持目前的增长率,而是…  相似文献   

17.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以投资为代表的扩张模式将延续传统增长动力,2011年的经济仍可维持在潜在增长水平之上。另一方面,强力的宏观政策激励后,资产泡沫与通货膨胀阴影挥之不去,系统性风险逐步加大,但不至于失控,2011年通胀风险在货币继续正常化条件下将有所回落。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结构的再均衡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的国民经济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实现了快速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在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由原来的粗放式增长转化为集约型增长,实现这一转变需要强化市场的外在约束机制。所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的经  相似文献   

19.
正确判断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宪容 《领导之友》2008,(2):30-31,47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就是要防止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由结构性通货膨胀转为全面的通货膨胀。因此,2008年货币政策作了一个重要的调整,由以往的稳健货币  相似文献   

20.
从经济增长审视中国的高储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经济的考察,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实现"平衡增长路径",高的储蓄率、低的储蓄投资转化率严重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在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低且改善时间较长的情况下,降低储蓄率、扩大需求量是短期内发挥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潜能的一个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