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货币政策变化对股票市场的传导作用比较复杂,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股票市场。本文通过选取货币供应量(M0、M1)、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为解释变量,选取上证指数、股票市场筹资额等为被解释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系统分析货币政策变化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发现货币政策的变化对股票市场能够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构建了包含四个主体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中国混合型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效果和对股市财富效应的影响。本文创新点是考虑了更加贴近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混合型货币政策,并在DSGE模型中纳入股票市场,从家庭需求端出发研究了混合型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股价进而影响居民消费的传导机制,并采用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校准和估计。研究发现,在混合型货币政策框架下,技术进步能够提高总产出和改善货币流动性,还能够提升股价和消费水平,实现帕累托改进;混合型货币政策短期内能够提高总产出、通货膨胀、股价和消费;股市财富效应与持有股票的家庭的消费水平高度相关,股价上升时家庭会增加当期消费以提升家庭存续期间的总效用,反之亦然。最后,本文提出了将股市纳入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加快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转型,发挥股市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和支撑实体经济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逐渐发展和完善,股票市场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作用凸显。本文以我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精确地度量系统中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途径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和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的互动效应,但这种互动效应比较微弱且不稳定。最后,根据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目前状况,提出提高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一般来说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利率 (货币价格 )、资产价格和银行信贷等三个渠道 ,经过货币市场、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三个环节 ,作用于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三个变量影响实体经济 ,发挥其调节宏观经济的功能。我国改革开放之前 ,只有信贷政策 ,基本上没有其他的货币政策工具和完整的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概念。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 ,货币政策工具逐渐多了起来 ,货币政策传导开始从单纯的直接信贷传导向信贷、利率和资产价格多渠道传导过渡。但由于国有企业改革任务没有完成 ,预算软约束依然存在 ,对利率调整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选取1999-2012年的相关季度数据,针对中国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渠道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脱媒使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效果明显减弱,对利率传导渠道具有微弱的促进作用,总体上削弱了中国传统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谢威 《决策与信息》2010,(11):188-189
货币政策是政府通过对国家的货币、信贷以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是中央银行采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是考察货币政策作为能动的政策变量,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能否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也就是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有没有影响,即货币供给变化是否导致实际经济变量变化的问题,这实际上涉及到货币中性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刘晓蕾  马长宙  董博文  肖筱林 《管理世界》2024,(3):74-93+109-137
本文基于我国利率走廊体制,构建了包含央行数字货币和债券的基准模型,刻画了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和获取央行常备借贷便利的微观基础,全方位探讨了付息的央行数字货币在利率走廊下可以发挥的作用。模型的结果显示,央行数字货币利率在上行和下行利率区间都能充分发挥作用,必要时可以成为走廊的下限利率,从而发挥引导市场利率的作用。在扩展模型中,通过引入实物资本,将研究视角从批发金融端延伸到实体经济,研究了央行数字货币利率和其他政策工具对银行间市场交易和实物资本投资的作用。本文对进一步推广数字人民币,完善我国利率走廊机制,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赵娲 《经营管理者》2014,(29):19-20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畅通与否对货币政策效果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利率作为连接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的纽带,利率渠道的高效畅通将使货币政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利用2008—2012年相关经济月度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建立简单回归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9.
王飞 《决策探索》2004,(5):55-56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已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使金融市场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尤其是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产权交易、风险定价和行使公司治理的市场机制对经济增长和其他经济变量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现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滞后,并且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缺乏相应的互动性,大大降低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本文试图从其制约因素分析。探讨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功能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郝博 《经营管理者》2009,(15):40-40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包括货币和信贷两种渠道。信贷渠道以外部融资额外费用作为分析的基础,强调货币政策通过对信贷可得性、信贷配给以及经济主体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目前,银行信贷是国内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但传导机制存在问题,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未来,信贷渠道的重要性将呈现出下降的态势,从而逐步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渠道。  相似文献   

11.
尹振涛  罗朝阳  汪勇 《管理世界》2023,(4):33-46+99+47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金融市场结构与金融运行特征,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利用2018~2020年国内某头部助贷机构的数字消费信贷微观数据,首次实证考察了中国货币市场利率在数字消费信贷市场上的传导效率。研究发现,数字化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利率能够有效传导至数字消费信贷市场,表明该市场具有正规金融的属性。异质性分析发现,货币市场利率对数字消费信贷市场高信用借款者、贷款期限更长产品的利率影响更大,表明该市场具有明显的信用溢价和违约风险溢价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以中期借贷便利为代表的中期政策利率以及货币政策利率处于货币政策紧缩期对数字消费信贷利率具有更高的传导效率,数字消费信贷市场同样存在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本文研究对疏通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以及对微观市场的监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未定稿     
中国虚体经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成思危认为,当今世界有两种经济:实体经济和虚体经济。中国的虚体经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虚体经济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其中股票市场回报率较高;债券  相似文献   

13.
马雯雯  母宇 《经营管理者》2009,(18):170-171
理论上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一般分为货币和信贷两大渠道。本文采用协整理论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2000年第一季度至2008年第四季度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在各传导途径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银行信贷渠道是畅通的,其余各种传导途径不能独立的对货币政策传导发挥作用,但是各个传导途径在共同作用下能够影响经济。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性以及西方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然后通过1998年以来我国的宏观数据分析了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研究了其传导机制,得出我国货币政策显著非中性及信贷传导是我国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机制的结论,并提出了应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货币供应量与股市价格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一)引言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关系是金融研究的最前沿课题。对这一课题的研究 ,主要有3个角度。第一个角度侧重研究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个角度侧重研究股票市场如何影响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如何影响金融稳定、中央银行要不要对股市的波动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住房改革以来,房地产行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各地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起来。随着房地产价格连续的上升趋势,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性货币政策来应对,但收效甚微。房价的高涨已引发社会对于资产价格泡沫的担忧。本文以我国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能够影响房地产价格,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文章最后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融市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环节,研究信息沟通这一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股票市场效应,对于理解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各种沟通方式中,尤以央行行长的口头沟通最为及时和权威,本文通过有监督的词典分析方法,对中国人民银行行长2003年1月—2019年2月间所有口头沟通事件进行量化,进而考察央行行长信息沟通的股票市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央行行长信息沟通的股票市场效应主要体现在影响日内价格波动和收益率波动,并且这种波动效应存在多个层面的异质性:从沟通内容看,相比经济形势沟通,货币政策沟通对股票市场收益率波动的影响更为显著;从沟通方向看,相比宽松倾向沟通,货币政策的紧缩倾向沟通引起了更大的波动;从时效性和针对性来看,央行沟通具备预期管理功能,但仍存在明显的改进空间,特别是沟通当天反而加剧了股票价格的震荡,并且影响力度小于实际干预.  相似文献   

18.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导致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效应,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分析,又可以分为货币政策传导主体的区域差异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区域差异,并且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货币政策传导主体的区域差异作用于不同的传导渠道实现的。所以在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效应问题时,将分析的契合点集中在了体现货币政策传导主体与传导渠道差异的区域经济金融结构的差异性上。在反映我国经济金融结构区域差异性特征方面,本文结合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内在要求,分析了检验我国货币政策产生的区域效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货币市场等的完善,积极的货币政策将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理论,并且结合中国的国情分析了这些渠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资本市场如何影响实体经济的效率?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股票的错误定价程度对上市公司运行效率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股票错误定价程度的提高会导致上市公司运行效率的降低,这一结果在基于沪深港通事件的PSM-DiD分析和基于基金赎回压力的工具变量法下均成立.在探究错误定价影响公司运行效率的潜在传导机制时,本文发现公司创新和融资约束有助于解释错误定价对运行效率的负向影响,且在控制上述两种传导机制后,仍然存在剩余效应.本文为研究股价的信息传递作用和微观层面的实体经济运行效率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