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首先,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形势进行了高度概括;其次,对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分析,指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应当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通过结构视角分析得出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15年的重要论断;最后,提出加强社会建设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所在,认为应从社会事业建设、社会体制和社会规范、社会管理和社会安全体制、社会结构调整4个方面加强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出乎人们的预料,但社会矛盾的凸显也出乎许多人的预料,这种"经济报喜、社会报忧"的社会情势非常值得人们认真反思。主要问题出在强调经济增长重要性的同时,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结构调整这件事抓晚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针的提法产生的负作用较大,特别是这句话在某些地方政府和利益群体操弄下积累了很多流弊。在我国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基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出"公平优先、注重效率"的方针比较合适,并通过抓好社会建设,实现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使我国的经济与社会走上协调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4.
社会结构的现代转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逻辑。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包含社会基本结构、社会功能结构及社会关系结构三个维度。用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分析框架观照中国道路,可以发现,中国道路也有三条基本经验,即,遵循社会基本结构的发展规律,顺应社会关系结构的新变化以及把握社会功能结构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5.
社会二重结构是指社会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历史结构与现实结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时,出现在空间时间上的连接、架构与二重关系。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使用“社会二重结构”这一概念,但社会二重结构的重要思想,在他们的“社会交往”、“世界历史”、“跨越式”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中都有所体现。作者试图通过对社会结构的二重关系和二重作用的考察,进一步揭示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表现,力图解答历史和现实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几十年以来,我国民族地区在社会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结构性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民族地区的应急救援能力.社会结构变化为理解与分析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应急管理能力的变化提供了独特而重要的视角.如何针对社会结构变化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成为民族地区应急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从"市民社会"这一"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人手,剖析了西方现代性进程,认为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是现代性确立的重要标志,市民社会又是承载现代商品经济和大工业生产的实践领地;由于市民社会内蕴着深刻的矛盾,因而必须超越"市民社会"走向人类社会,即从政治解放走向人类解放.按照马克思的基本立场,中国目前的社会建设首先要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其次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培育公民社会;最后要促进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克服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都市乡村进行调查,揭示了在都市乡村的社会场景中,乡土社会形成的传统礼俗与现代法律制度,经过不断地融通,最终提供了各种既非礼俗又非西方既有法律的制度,满足了社群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变化的生活需求;说明在中国的社会结构中,乡土社会形成的地方性知识与政府推进型知识的相互改造、融合,形成各种满足人们社会生活需求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社会建设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建设的展开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要进行社会建设,就要明确社会建设的必要性以及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等问题。社会建设就是要着重进行社会要素建设、社会结构建设和社会关系建设。当前,要将构建新型体制、机制作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案件社会结构理论能够对认罪认罚案件的处理进行解释。认罪认罚案件中被告人和被害人各自的社会符号以及双方之间关系距离的远近、辩护律师是否参与其中及其自身具备的特征、处理案件的主体等因素共同塑造着认罪认罚案件的社会结构。案件的社会结构通过不同场域共同作用于司法场域这一核心,对法律的选择适用和运作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各类非法律因素以隐性的方式在认罪认罚案件的处理中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社会财富(生活资料)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当前出现过分不公平的问题值得研究。它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并孕育着社会不稳定的危险。究其原因,既有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问题,也有体制性、政策性的问题,后者比前者更重要。经济结构调整必将继续下去。因此,必须加强在分配上的宏观调控,用法律、政策、行政、经济等手段,贯彻在生产上效率优先、在分配上照顾公平的方针。特别要关注处于低收入状态的弱势群体,逐步实现高低收入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12.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目前,国内外学界主要提出了社会安全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社会组织管理、社会保障体系管理等一系列社会管理的具体领域.本文对国内外学者主要社会管理的理论观点进行梳理,并对社会管理理论中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进行了回顾和梳理.  相似文献   

13.
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经济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物质基础,同时它又离不开和谐。和谐社会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社会发展,但是,社会发展本身并不具有自明的合理性,并不必然导向社会和谐。马克思主义不仅设想了社会和谐的具体内容,而且正确指出了社会和谐的根本实现方式在于社会合理发展和人类合理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总体性社会格局逐步瓦解,社会分化大大加剧。然而中国的社会分化并非是一种功能分化,而是一种利益分化。功能分化本身蕴含着社会整合机能,而利益分化则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现阶段,利益失衡问题已然诱发诸多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亟需进行社会建设。通过建设适合中国特殊国情并满足长远发展需求的社会结构,奠定社会管理的结构性前提,进行利益分化基础上的结构整合,实现以利益协调为必要条件的社会有序。  相似文献   

16.
社会阶层结构是社会的核心结构。从社会阶层结构入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条重要的现实路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阶层结构提出了公平性、开放性、合理性的诉求。  相似文献   

17.
试论文化建设在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的前提是稳定 ,而文化建设在社会稳定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根据我国的传统习惯和现实状况 ,文化建设通过促进社会形成强调社会公平、社会互助和社会和谐的主导型价值观 ,缓解和消除社会成员间因差别、摩擦、矛盾和隔阂引起的离散和不稳定现象 ,增强社会肌体的整合性。另外 ,文化建设通过强化人们的道德意识 ,整合优秀的民族文化基因 ,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协作的人际关系 ,增强人们之间的亲和力和融合力 ,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全钟燮在《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一书中,在批判传统公共行政过于强调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讨论了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途径。对社会现实的建构性理解是公共行政社会建构的逻辑起点,其核心思想就是如何通过参与、对话的过程实现对社会现实的主体间建构。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途径重新阐释了公共行政的内涵,这一社会建构的分析框架突出了社会性和辩证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