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印的研究经过历代学者的努力和90年代西安秦封泥的大批出土与确认,学术界终于认清了秦印的真实面目,建立了秦印的客观标准。秦陶文中有两类抑印陶文,风格特征与目前所建立的秦印标准大不相同,为战国晚期秦到统一秦时期很有特色的两类秦印。第一类为秦兵马俑上不规则的抑印陶文,风格粗犷,应当为用木片或陶片刻划成印后拍印到兵马俑上。第二类为出土秦陶器上的抑印陶文,应当为制陶工人的私印。这两类印为专用印章,它们的确认,丰富了对秦印的认识,扩大了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2.
汉印中的吉语格言印如同先秦时期的吉语格言古玺一样,并不具备信物的功能,其内容往往都是一些以祈福为目的的吉祥语词或修身的箴言。对所能见到的汉代吉语格言印内容进行比较整理和分类,并结合传世文献对其所反映出的汉代人们祈福与修身的思想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秦国在中国历史和国家治理思想上具有奠基意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大一统的封建国家体制与形态,其所制定的政治制度、行政制度、经济制度,对后世中国历史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货币财政制度是中国经济史及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核心问题。结合《史记》、云梦睡虎地秦简等文献,对秦代货币制度及思想进行归纳梳理,并分析了秦代货币流通的历史现实,探讨了秦代货币结构思想、秦代货币管理制度思想、秦代货币间的科学换算关系,以及秦代货币制度理想与货币现实的不一致性。秦代货币的思想、管理体制及实践方式有其独特性、创造性及适用性,对后世中国古代社会的货币制度的设计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全球货币多元化及数字化时代也有一定的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单本的《蕉帕记》是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明传奇。它虽然以爱情为主要题材,但俗中求异,表现出有别于其他传奇的独特之处。其表现在:以蕉叶幻化成帕作为定情信物,这是一奇;主题内容囊括甚为丰富,神仙道化、人狐三角恋以及政治斗争三者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构成了其主题的多义性,这是二奇;形式上,烘云托月、众星拱月等手法的使用以及场面描写的夸张渲染则体现了表现手法的新颖别致,这是三奇。信物、主题和表现手法三者相互促进,构成了《蕉帕记》的“奇”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秦代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认为秦代历史短暂,文化底子较薄,特别是秦实行“焚书坑儒”的文化专制主义是秦代文坛寂寞的主要原因。作者同时又从历史文献及前人研究成果中挖掘出秦代文学的具体成就,指出秦代文学有其特色,是那个特定历史时代风貌的生动写照,各种文学形式在不同情况下步履艰难地发展着。实事求是地总结秦代文学的成就及其成因,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目前,史学界或认为秦代并未彻底废除分封制,其理由是秦代虽无封王制,但存在封侯制,而正是这种封侯制,上承战国,下启两汉。其实,此种认识似欠深考。战国、秦代和两汉虽皆实行封侯制,但秦代的封侯制有其特殊性,它只是一种虚爵,既无封地,又无封户。所以,秦代的封侯制与战  相似文献   

7.
汉代印章包括颁发给少数民族的印章继承发扬了秦印风格 ,其中蛇钮、田字格官印是汉王朝颁给少数民族官员的 ,也是秩官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由于讲授秦汉文学史的需要,读了几本较有影响的文学史。这些文学史都有“秦代文学”这一章(或一节),而且内容多雷同,都是把李斯的《谏逐客书》及秦代的刻石文分析一番;还有个别的文学史把《吕氏春秋》也列入了秦代文学。对此,本人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提出来与同志们讨论。  相似文献   

9.
时间一向是阿来作品基本主题之一,《轻雷》的出现,将《空山》这个历史长卷和整个阿来写作史推展到了时间维度的尽头,面对消逝的空间,去寻找时间的信物来记录永恒,而在叙述上,《轻雷》也成为其独立性更强、更具代表性的一个样本。《轻雷》首先呈现出的是一个下滑叙事,这是一个信物丢失的世界。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下降叙事相伴,则是内在人心世界的下降叙事、心灵世界信物的丢失叙事。见证和连接这两个下滑叙事的是拉加泽里,而他本人更是一个下滑的标志。与丢失的世界相比,这个上升叙事构筑的是一个回归的世界,这是一个寻找回归信物的世界。这个双向的叙事在拉加泽里身上展开,如果说前一个叙事是罪与罚,那么这一个叙事则是救与赎。  相似文献   

10.
说起秦代的学校,除了所谓“以吏为师”,似乎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其实,秦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它的学校不仅有着较为丰富的内容,而且也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秦代的学校教育可以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的“焚书”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前一个时期,官学与私学并行,后一个时期,以官学为主,私学则遭到打击。  相似文献   

11.
一提到秦代艺术,人们往往会因秦任法家,不尚文华和焚书坑儒而认为秦代轻视文化艺术,甚至有人说秦代无艺术可谈,这就把一个曾经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艺术时代抹杀了。近年来,随着地下考古文物发掘的丰富,尤其是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使我们看到了秦代的辉煌的艺术成就。笔者结合大量考古资料,对秦代艺术从几个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秦(公元前221年至前206年)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官制对此后的两千年封建社会有很大影响。但是,迄今对秦代的官制研究得很不深。本文试图对秦代中央的主要官职进行考述,或许对揭露历史真相、深刻认识封建专制制度之本质、改变错误之成说有所裨益。对于秦代中央官制,历来都把它归纳为“三公九卿”,长期以来相沿成习,似乎不成  相似文献   

13.
秦代在工程方面有完备的管理制度,岳麓书院藏秦简保存了不少与工程管理相关的史料,其中《数》所记载的工程量计算与徭役征发有关,且《数》应是秦代"学吏"教本,而《为吏治官及黔首》中则记载了官吏于工程事务的多种考课内容。  相似文献   

14.
从解读岳麓秦简《奔警律》的内容入手,着重对这条秦律中所出现的“奔警”和与“奔警”相关的一些语词进行了类比分析,同时,对秦代奔警的人员、奔警的方式等问题展开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出土文献在考古学综合研究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简文内容 ,反映出诸多考古学信息 ,如墓主人年龄、身份、秦代楚地的地理环境、行政区划的变迁、风俗等 ,这些记载为研究秦代江汉地区埋葬习俗、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提供非常珍贵的文字资料  相似文献   

16.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收藏了一批珍贵的秦简,其中包含大量秦律令的内容以及奏谳书、数书、梦书等珍贵史料,这是秦代简牍的又一次重大发现。近三年来,岳麓秦简经过初步整理,研究成果也日渐丰富,主要涉及简文释读、秦代郡名、秦律令、《质日》、《为吏治官及黔首》、《数》书等方面内容的研究。2010年12月《岳麓书院所藏秦简(壹)》由上海辞...  相似文献   

17.
秦代刻石书艺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书学史上,刻石书艺自有其贯串线索和光辉篇章,而秦代刻石即是其灿烂的源头.秦代在创造其伟大文化时,产生了一批珍贵的刻石书艺,诸如石鼓文、诅楚文、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琊台刻石、芝罘山刻石、碣石山刻石、会稽山刻石等,数千年来泽被一代代来者.这一宗书艺遗产,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应发扬广大,推动书艺之发展.本文即是对秦代刻石书艺作一综合的探讨,选取三个视角,即其与金文的比较,秦代刻石书艺的总体风格、美感,以及在书学史上的地位来展开论述.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8.
人类最早的爱情信物是一只苹果,那是在伊甸园里,亚当献给夏娃的。这只苹果贡献巨大,没有它,说不定根本就不会有人类的繁衍生息。人类早期的爱情信物,是随手可以得到的东西,具备实用性,比如苹果,是转眼就可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秦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颇具特色。秦代较高的社会经济水平、保民思想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完善与水陆交通的拓展,为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社会基础。社会救济、养老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多轨并行与实施,使秦代社会保障体系初具规模,渐趋完善。政府在秦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程序化、法律化,确保了社会保障的执行力度和成效。然而,道德虽已成为维系秦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因素,但秦代社会保障中的等级差别,加之政府对民众自身保障能力的忽视与破坏,却使社会保障具有的维护社会安定等功能难以正常发挥,甚至丧失殆尽。  相似文献   

20.
云梦秦简中的《为吏之道》主要说明官吏应具备的品德修养,以及官吏治理人民的政治道德;将其与儒家传世经典文献进行比对,可以看到其吸取了儒家宽裕忠信、修养身心、安贫乐道的思想,这表明,秦代在治民方面虽然实行严刑峻罚,但是在政治道德建设方面却重视儒家的内圣之道;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秦代并不完全排斥儒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