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分化机制探析沈建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协调和调节社会经济运作的手段和机制是市场和计划及二者的有机结合,即在国家有效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轴心作用来进行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调节的经济运行机制。市场经济是市场在整个社会经济运作和调节中发挥轴心作...  相似文献   

2.
自李嘉图和斯密创立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经济运行调节理论以来,不论是当代西方经济学派,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都把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看作是经济运行调节的两种基本形式。其实,由于制度条件的充分与否、市场体系的差异、政府职能的不同等原因,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都会发生某种变异或变态的情况,从而衍生出第三种经济调节形式,即变异调节。至此,经济运行的调节形式就不再是两种,而是三种,并且三种形式在调节机制和调节功能上有很强的消长制约作用,甚至误导经济运行的方向,这一点在实行经济改革的我国表现得很突…  相似文献   

3.
张素芳 《江汉论坛》2004,21(5):10-14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两种社会内在结构完全不同的经济形态。计划经济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和生产组织,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是客观的价值规律。从计划经济变革为市场经济,必须真正实现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从政府机构向市场经济活动当事人的转换,真正实现社会经济活动由行政权力支配到由市场机制客观调节的转换,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经济调节摩擦同经济调节效率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同社会经济组织方式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并直接表现为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值得重视的费用。在其他条件给定的情况下,经济调节摩擦的降低,可以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经济福利水平。因此,减少经济调节摩擦便自然而然地成为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并成为经济体制设计和经济政策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2012年,“十二五”规划再迈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民生工作重点提出,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使得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呈现增长较快、侪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简要概括为:财税“托”起大民生、扩大内需“惠”民生、严控物价“保”民生。  相似文献   

6.
一、199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一)总体判断今年以来,宁夏经济在全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的发展背景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国民经济保持适度增长,进入经济平稳运行,宏观总体逐步向好的趋势发展。从宁夏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背景下来考察,目前是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第四次经济周期的谷底,峰谷落差较前三次经济周期大为缩小。但是稳中少进的问题比较突出,经济运行中一些深层次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社会失业问题严峻。因此,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工作,才能继续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调节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已充分肯定。也就是说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创造适宜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以此引导企业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县级政府如何运用宏观  相似文献   

8.
许多同志认为,改革以后我国的基本经济关系即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我认为"国家调节市场"内容含糊"市场引导企业"主体不当."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并非新的经济运行机制,而是传统经济运行机制的简单描述. 1."国家"、"调节"、"市场"概念不清国家,作为主权身份代表的国家,主要行使其政治权力,维持社会秩序,管理社会生活,它和企业间的关系是为了保证作为主  相似文献   

9.
一、对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运行调节机制的认识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中国市场取向改革实践的深化,随着人们逐渐抛弃传统的将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观念,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运行调节机制的认识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从我们党的文献中有关论述可以看出,其也大体反映了当时我国主流经济学的观点。(1)改革伊始,在计划经济中引进市场机制的理论框架下,“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是这一时期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调节理论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反映在当时经济学界的讨论中,并…  相似文献   

10.
<正> 经济调节作为极其复杂的有序性协调活动,需要充分发挥各种调节手段的综合效应。因此,经济调节在主要地运用经济调节手段的同时,还要注重配合使用非经济调节手段,非经济调节手段包括行政调节手段、法律调节手段和伦理道德调节手段。一、行政调节手段运用行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即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凭借国家政权力量,通过制定和发布政策、命令、指示、规定等形式直接干预和控制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调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要运用行政调节手段协调经济运行过程,首先是由社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既是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又是一种经济体制.作为经济运行模式的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资源的主要配置者,以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调节社会的经济活动.作为经济体制的市场经济,则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不仅包括了市场经济运行模式,而且包括了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及与经济运行有关的上层建筑.做为经济调节系统的宏观调控,自然也包括在这个大系统之中.当今世界上凡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无论其社会制度的性质如何,无一例外地都把宏观调控作为其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也是社会经济生活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其运行有哪些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2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一、中国区域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计划调控和市场体系是不同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物质和能量流通的基本手段。在转轨时期,市场运行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政府行政的干预,同时由于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等原因,导致区域经济运行中面临着种种矛盾。1.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矛盾。政府行为在实践中要实现两大目标:管理社会和调节经济。就政府的社会性职能而言,各级政府的社会功能没有质的区别,而政府在履…  相似文献   

13.
一、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运行调节机制现代社会经济运行存在着两种基本的调节机制: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机制。前者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后者则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在社会化商品经济社会里,根据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调节方式,可以区分出直接计划调节机制、直接市场调节机制、计划——市场调节机制、市场——计划调节机制四种子系统。后二者是计划调  相似文献   

14.
目前,经济学界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价格是一种有效的经济杠杆,国家可以通过这一调控工具间接调节微观企业的经济运行,把握社会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这种观点注意了以往国家直接规定价格,制约商品经济发展的弊端,力图摆脱过于僵硬的价格管理体制,促使价格比较灵活地调节经济运行。但它也唯恐灵活的价格导致市场时常发生波动,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一种不稳定因素,因此,它强调必须把价格的最终控制权掌握在国家手中。  相似文献   

15.
市场机制问题实际上主要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动力和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在商品经济中 ,利己心是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和出发点 ,经济主体根据利己原则决定经济活动的内容和决策 ;而在社会经济过程中产生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等问题是通过“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并最终得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市场改革与建设中的错位现象李含琳中国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已形成雏形,市场调节对经济运行和经济生活的调节控制作用在不断加强。同时,由于改革的某种程度的战略失误和调节手段失灵,在市场发展中形成了许多不协调的经济现象,我们称之为“市场错位”。本文就这...  相似文献   

17.
虚拟经济介稳性与全球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衡并不是虚拟经济运行的常态.在一定时期内,虚拟经济运行往往呈现出远离均衡点,但又在一定范围和区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即介稳态.要维持虚拟经济的介稳状态,虚拟经济系统就必须与外界不断进行货币和能量的交换,这种交换一旦中断,虚拟经济运行的介稳态就会被打破,金融危机就是对虚拟经济介稳态的一种强制性调整.在经济虚拟化的今天,经济运行方式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反思我们对现代经济的理解,并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8.
我们国家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虽然在其具体构成及作用过程上要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但是它作为现代化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事实上是实行现代化商品经济体制的东、西方国家共同追求的经济运行机制目标模式。不过,由于东、西方国家所处的经济环境及面临的经济困难不同,因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过程不同。就西方国家来说,由于长期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市场的充分作用使市场本身的内在缺陷真正暴露了出来,客观上要求国家调节市场以克服市场的缺陷,因而其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变迁方式的转换与对策朱晓峰一、八十年代我国农村经济运行机制的变迁在我国农村经济中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相应地缩小计划机制的作用范围,或者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寻求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机制的有机结合等,从本质上看,都属于一种制度变迁的过程。对...  相似文献   

20.
论经济波动与政策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经济运行总是表现为周期性波动——良性循环或非良性循环。在最近的二十年内,我国经济运行已经历了四次周期性波动。从以往政策调节的实践来看,“硬着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良经济循环过程中速度与效益以及比例关系上的矛盾,而“软着陆”则为今后长期保持良性经济循环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