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治理的新进展:公司治理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公司治理理论与公司治理原则研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的背景下,公司治理研究和实践的焦点正在转向公司治理评价。开展公司治理评价研究,构建衡量和诊断公司治理状况的科学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对于投资者正确决策,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加强政府对上市公司的有效监管,促使上市公司治理质量的改善,形成上市公司声誉的制约机制和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国际上许多著名的机构与组织都建立了自己的治理评价体系,如标准普尔、戴米诺、里昂证券等。中国上市公司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公司治理的实践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综合…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评价中的监事会指标体系设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善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是当今公司治理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其实现形式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性。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监事会设置的特殊性决定了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中监事会评价的特殊性。在借鉴国际上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中内部监督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自身环境条件及改革进程进行的制度设计与适用性探索,才是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及其评价体系创新的关键。一、上市公司治理中有关监事会评价研究状况综述相对于公司治理体系中的其它组成部分而言,目前国内对于上市公司的监事会的评价指标研究上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目前…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也只有建立起现代企业才能参与国际企业间的竞争。但是,国企的现代企业制度仍不健全,差距很大。认清这个差距,对于我们今后的企业改革很有必要。国企制度与现代企业的差距1.产权制度缺少必要的产权基础。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企业产权清晰是建立在各市场主体产权清晰之上的。企业固然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但不是惟一的,抛开众多市场主体孤立地谈企业产权清晰意义不大。产权基础缺失、没有整体的产权制度造成:(1)公司的治理机制不健全。公司治理机制是以投资者权益为目标的,产权界限不清,治理就难…  相似文献   

4.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6,自引:3,他引:76  
本文根据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环境 ,设置了公司治理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并建立公司治理指数评价模型。在对模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检验的基础上 ,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质量的关键因素 ,国有股一股独大不利于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良好的公司治理将使公司在未来具有较高的财务安全性、有利于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 ,投资者愿意为治理状况好的公司支付溢价;控股股东的行为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董事会治理状况尚有待改善 ,董事会参与战略决策的功能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监事会治理水平对公司治理绩效并没有显著影响;我国经理层治理的总体水平较低 ,激励约束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公司治理水平对信息披露质量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上市公司整体治理水平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上市公司2007年的公司治理整体状况比上一年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理状况较差公司的数量明显减少、质量有所提高,是上市公司整体治理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样本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基本呈现正态分布趋势,但公司治理状况在不同维度上的发展并不均衡。股东行为进一步规范,公司间差距逐年缩小;上市公司间股东治理质量的差异开始缩小,总体的股东治理质量倾向于向中上等水平集中。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公司董事会治理指数的地区差异越来越明显。监事会治理总体水平得到稳定提高。相比较去年数据,经理层各项评价指数呈现增长趋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状况方面仍要好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但两者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平均值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评价中的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一、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随着美国安然、世通等大公司财务丑闻的爆发,公司治理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其中作为公司治理核心机制的董事会治理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着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董事会与经理层两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其中董事会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代理人又是委托人,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公司治理链”中处于枢纽位置。如果董事会能有效进行决策并监督管理层的经营行为,公司的价值将充分放大,股东利益也会得到有效保护。法玛(1980)将董事会描述成为公司的最高控制系统,并认为拥有良好董事…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评价与治理指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跃军 《管理科学》2005,18(4):14-21
利益相关者的相关问题已成为现行公司治理框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设置公司员工参与程度、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与公司监督管理部门的关系、公司诉讼与仲裁事项等利益相关者治理评价指标,考察中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和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状况,并得出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较低、治理机制较为薄弱、治理机制在不同上市公司之间差异较大.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较好的上市公司只是少数,多数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特别是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有待加强.建议在公司治理中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鼓励利益相关者适当而有效的参与公司治理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为依据,基于2004年的样本,从中国公司治理指数及其所涉及的六个维度控股股东治理指数、董事会治理指数、监事会治理指数、经理层治理指数、信息披露指数、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和年度差异.2004年公司治理状况较之2003年有较大改善,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产生了积极作用,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利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并有利于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本文对公司治理评价与指数未来研究提出了规划.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民营企业大部分是家族式管理,产权界定不清,且股权结构不合理,缺乏对经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无法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只有坚持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建立对职业经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成功地改善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何廷玲 《管理世界》2005,(12):148-149,169
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由于还存在着国有股“一股独大”并且不能上市流通、中小投资者消极对待公司治理等问题,所以,养老基金入市对于稳定我国的资本市场和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探讨养老基金在改善我国公司治理中所面临的问题、对策及所发挥的作用。(一)目前我国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密切的联系。股权过分分散或过分集中都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一方面如果股权过分分散,所有股东都怀着"搭便车"的心态,对公司经营状况不问不管,对经理层的监督也变得软弱无力。另…  相似文献   

11.
债权治理处于公司治理体系的内核,债权治理评价是公司治理系列评价的重要受体。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构建中国中小上市公司债权治理评价指数,并籍此从偿债能力、债务融资、资产期限、债务期限四个纬度对205家中小上市公司样本的治理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并从不同企业特征因素的视角,对债权治理状况进行分组研究。同时,匹配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体系,对两类指数进行综合相关性和回归研究。结果显示债权治理总体状况偏低,不同所有制下有较大差异,债权治理与公司成长性呈倒U型关系。高偿债、低债务融资均不利于公司成长,债务期限和资产期限结构的不平衡使其对成长性影响不显著。公司规模、公司质量和实际所得税率是影响债权治理水平和公司成长性的重要特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经理层激励缺失及其矫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率低下与经理层激励机制缺失具有直接的关系。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要注重提高经理层薪酬水平、完善薪酬结构、抑制经理层在职消费、重视经理层的声誉激励。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研究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入手,结合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找出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优化股权性质来完善公司治理内部机制,优化股权集中度来完善公司治理外部机制,以求打造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的产权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为依据,基于2006年的样本,从中国公司治理指数及其所涉及的6个维度:控股股东治理指数、董事会治理指数、监事会治理指数、经理层治理指数、信息披露指数、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进行分析,总结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本文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公司治理整体状况较前两年有一定的改善。决定公司治理质量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差异较大,信息披露的质量相对较好,监事会治理评价则最低,董事会治理在专门委员会建设、董事激励等方面需要改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在合规性方面好于民营上市公司。近3年来上市公司的整体治理水平呈现提高的趋势。公司治理前100家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显著好于其他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5.
选择"英美",还是选择"德日"--我国公司治理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日益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及学术界的关注。公司治理是一种机制。这种机制被用来解决因委托——代理冲突而产生的代理人问题。通俗的说,公司治理是有关公司利益相关者关系、决策体制、控制和激励机制的制度安排。一个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其前提与关键在于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以适应现代产权市场和优化人力资本配置的公司战略决策需要,同时又能解决好对代理人的优化选择和激励问题。研究公司治理结构既具有实践中的巨大经济价值,又具有理论上的复杂性。公司治理结构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  相似文献   

16.
董事会治理评价、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优化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状况进行指数化评价,并对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数及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董事会治理质量趋于改善,独立性有所增强,但整体治理指数仍然较低;行业因素、控股股东性质对董事会治理产生重要影响,即行业的竞争性越强董事会治理质量越高,当控股股东为职工持股会和民营企业时董事会治理指数较高;不同董事会治理机制间存在替代效应,董事会治理水平的提高对公司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由于替代效应的存在,单一董事会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缺乏显著性和一致性,但作为一个整体,董事会治理质量的改善显著地提高公司绩效.据此提出改善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公司内部控制权的配置状态、寻租主体及治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深入分析了作为公司治理效率基础的内部控制权配置,不仅考虑到了股东的投票权及其顺延的控制权特征,还注意到了人力资本带来的控制权。在此基础上总体考察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控制权配置状态及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然后依据董事会层面控制状态的不同,分类剖析不同控制权配置模式的寻租主体和重要的治理机制,以期对公司控制权配置状况与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做较深入的诠释,为我国公司控制权配置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流行的终极所有权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私利进行了量化,并在此基础上采用2004和2005年1099家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检验了公司治理状况对于大股东控制私利的约束效果.我们的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整体上与大股东控制私利呈现倒U型的曲线关系,这种公司治理的总体效果是监事会治理和经理层治理两种治理机制对于大股东控制私利作用的叠加,除此之外的四种治理机制并没有起到约束大股东控制私利的显著作用.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的公司特征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股东控制私利.  相似文献   

19.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核心。针对当前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加快政府机构改革步伐,在产权清晰和政企分开的基础上,通过健全企业内部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加强和完善外部监督,发展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一揽子公司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育华 《管理学报》2011,8(7):1081-1085
为深入理解独立董事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治理功用,并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理论借鉴,运用双重委托代理理论对独立董事治理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为监督CEO而提高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CEO会越不愿意与董事会共享公司内部信息,使得独立董事难以直接降低第1类代理成本;另一方面,为监督大股东侵占而必须进行的独立董事"独立化"有可能在抑制第2类代理问题的同时,削弱大股东治理机制的有效性,诱发严重的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间接增加第1类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