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入企业的治理工具--公司治理记分卡(CGSCNK)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评价源于人们对公司价值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不仅关注公司的业绩评价,而且更加关注公司治理的状况,并将其作为最重要的决策因素之一。1950年杰克逊·马丁德尔提出了董事会绩效分析,1952年美国机构投资者协会设计了第一个正式评价董事会的程序,1998年标准普尔公司创立公司治理评分系统,1999年欧洲戴米诺推出公司治理评级系统,2000年亚洲里昂证券推出公司治理评价系统,接下来我们推出了中国公司治理评价系统(CCGINK,南开治理指数)。但从个别企业治理完善层面看,这些评价系统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问题:这些公司治理评价系统虽然对…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的新进展:公司治理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公司治理理论与公司治理原则研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的背景下,公司治理研究和实践的焦点正在转向公司治理评价。开展公司治理评价研究,构建衡量和诊断公司治理状况的科学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对于投资者正确决策,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加强政府对上市公司的有效监管,促使上市公司治理质量的改善,形成上市公司声誉的制约机制和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国际上许多著名的机构与组织都建立了自己的治理评价体系,如标准普尔、戴米诺、里昂证券等。中国上市公司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公司治理的实践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综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估计方法,对2001年至2009年中国1729家上市公司进行回归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降低了公司违规行为倾向,同时增加了公司违规行为被稽查的可能性。该结论在控制了机构投资者变量内生性的因素后仍旧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公司经营违规,机构投资者对信息披露违规倾向的影响更强。另外,相比证券机构投资者,养老保险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持股的公司中违规公司比例更低。除此以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违规的抑制与检举作用并不受其它公司治理变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机构投资者在预防与打击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也为上市公司与监管部门提供了治理和防范企业违规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赵玲  黄昊 《管理评论》2023,(2):306-317
基于沪深交易所交错发布上市公司分行业信息披露指引这一准自然实验,本文实证考察了分行业信息披露对公司股东结构的影响。双重差分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分行业信息披露政策的实施显著增加了公司股东户数,拓宽了公司股东分布的广度。从内部构成来看,分行业信息披露政策的实施主要增加了个人投资者和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境内机构投资者持股随之减少。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上述非对称性影响在业务复杂度较高的公司样本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些结论表明分行业信息披露有助于降低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和境外机构投资者)的信息获取和解读成本,进而建立公平的市场信息环境。本文的研究为深入理解我国上市公司股东结构变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对正在进行的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改革实践也具有良好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马连福  赵颖 《管理科学》2007,20(4):86-96
随着资本市场的竞争和股东维权意识的增强,投资者已不满足上市公司传统的财务信息披露,非财务信息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而投资者关系就是通过公司与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有效沟通,达到发展、维持战略投资者和建立良好企业形象的目的,因此非财务信息披露应该成为投资者关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投资者关系战略视角,将非财务信息披露作为投资者关系沟通战略的重要手段,构建非财务信息披露指标体系,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分析影响中国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唐跃军  程新生 《管理评论》2005,17(10):8-15,33
信息披露和财务透明性不仅影响着投资者的价值判断和决策,同时也会影响到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未按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最为严重的问题。本文借鉴中外有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和法律法规。以信息透明度为核心选择信息披露完整性、真实性、及时性三项评价指标。依据实证调研的数据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进行评价并得出信息披露指数(CCGIIDI^NK)。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信息披露机制虽然对于企业业绩和企业价值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是并不是特别显著。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本身相当薄弱,尚处在建立健全阶段。还不足以对上市公司企业业绩和企业价值产生全面而且显著的影响。因此。我国上市公司亟待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以此提升整体公司治理绩效。提高公司业绩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理论界、实务界对公司价值的评判主要从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现金流等相关财务指标进行,近年来从公司治理视角探求公司价值和财富创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备受关注。“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中国中央电视台,2003,2004)的遴选连续两年在财务指标排行榜基础上导入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将财富创造与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基于中国公司治理指数(CCGINK)的公司治理评价显示,“CCTV十佳上市公司”较财务领先百强公司具有更完善的治理结构,更注重投资者关系和环境保护,有更高的公众信誉和社会价值。通过财务与公司治理评价对公司价值进行综合…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指证券产品发行人及相关人员在证券产品发行和交易过程中,依法向社会公众公开有关会计信息,以供投资者作投资价值判断参考。广义地讲,凡是能对证券市场运行产生影响的信息都可归于信息披露的范围,包括政府、监管机构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是证券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对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也起着重要影响。本文分析我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建设诚信社会﹑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监管力度﹑提高广大投资者的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评价指标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2005年来中国证券市场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全流通变革,证券监管部门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作为重要的监管工作。国外研究发现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保证上市公司质量和证券市场效率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的主流研究方向。通过投资者关系管理,上市公司能够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增强与投资者之间的相互信任,提高投资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融资资本成本(LangandLundholm,1993),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Higgins,1992),从而建立一个稳定而有效率的资本市场。论文架构了中国投资者关系管理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结构化方程模型(SEM)证明其内在逻辑关系和运行机理。基于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结构模型,论文构建了南京大学投资者关系管理指数(CIRINJU),并论证了该指数的有效性。基于该指数,论文对样本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论文提出了提升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政策意见。  相似文献   

11.
独立董事责任险(独董险)强化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信息监督动机。董事会独立性的提高有助于机构投资者提高治理效率。实证分析认为,独董险和机构投资者形成显著的共同治理效果。一方面,对于管理层代理问题,独董险与机构投资者的共同机制对管理费用率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形成对显性代理行为的有效监督;机构投资者对ROA有显著的提升能力,一定程度弥补了独立董事对隐性代理行为监督上的不足。另一方面,独董险和机构投资者对国有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有提高作用。独董险可以强化对披露信息的监督动机,机构投资者有助导入国有公司缺失的独立董事外部声誉约束。在信息监督过程需要较多时间和专业知识投入的情况下,两者对独立董事的激励作用形成互补。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证券市场当前仍然存在较大的制度性缺陷,尤其是决定证券市场有效性的信息披露制度.除了历史原因和体制的影响,证券的供求、信息披露违规的处罚、投资者行为等非制度环境因素也是影响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治理信息披露的非制度环境缺陷,同样是建立规范的证券市场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公司治理外部性理论,本文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交叉持股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交叉持股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违约风险。中介机制检验表明,交叉持股主要通过完善的公司治理和额外的信息优势两条渠道对企业违约风险产生影响。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证实分析师监督、审计师监督、企业所在地开通高铁均能够与机构投资者交叉持股发挥协同治理效应,更大程度上降低企业违约风险。本研究打破了传统关注单个企业公司治理的讨论框架,不仅有利于拓展公司治理外部性在资本市场中的应用,也能够为上市公司构建合理的风险管控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监管博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柏 《管理世界》2005,(8):151-152,155
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主要考虑的因素。上市公司在信息方面具有信息优势,这种信息优势给上市公司进行信息披露违规提供了很大的余地。为了防范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本文运用博弈论,建立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监管模型,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产生的条件、机制、制约因素作了分析。(一)博弈模型描述1.模型假设(1)模型有两个参与人:一个是“上市公司”;另一个是“证券监管机构”,包括证监会和各级证券管理部门以及证券交易所,在此博弈分析中简称“证监会”。(2)上市公司和证监会都是追…  相似文献   

15.
蔡志岳  吴世农 《管理评论》2007,19(1):25-33,40
作为公开原则的核心体现,信息披露无疑是规范上市公司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和提高证券市场配置效率的最有效手段。然而,我国一些上市公司无视法纪,信息披露违规屡禁不止,严重地违反了诚信准则。本文基于财务、市场和治理视角.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进行预警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公司治理信息有助于提高预警模型的判别成功率,揭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风险。而且,在违规前一年。基于财务指标、市场指标和治理指标的预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提前甄别信息披露违规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6.
一、 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的决定性因素众所周知,信息是借助一定的载体,按照相应的规则,对特定主体行为所进行的描述。在经济活动中,信息披露不仅影响着投资者的价值判断和决策,同时也会影响到债权人等利害相关者。由于信息披露受多种因素制约,所以,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只有信息披露制度科学合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经济活动的透明度,使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科学的决策,进而全面维护经济活动中各主体的利益。大量事实证明,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公司治理框架又直接影响着信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特有的机构投资者私有信息搜寻数据,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的信息搜寻、透明度与私有信息套利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信息搜寻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降低了私有信息套利,而且机构投资者信息搜寻、信息披露透明度在私有信息套利严重的公司对降低私有信息套利的作用更加明显。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机构投资者信息搜寻与信息披露透明度对私有信息套利存在交互效应,随着信息披露透明度的提高,机构投资者信息搜寻对私有信息套利的边际效应下降。  相似文献   

18.
<正>资本市场形成以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频发,致使投资者遭受巨大经济损失。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不仅影响上市公司经营活动,妨碍中介机构健康发展,也危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扰乱地方经济发展。本文以康美药业为例,通过分析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手段,以及对存在同样问题的上市公司进行总结后,发现行业共性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完善公司内外治理环境、促进中小型股东共同参与进公司治理、完善公司信息披露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6,自引:3,他引:76  
本文根据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环境 ,设置了公司治理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并建立公司治理指数评价模型。在对模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检验的基础上 ,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质量的关键因素 ,国有股一股独大不利于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良好的公司治理将使公司在未来具有较高的财务安全性、有利于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 ,投资者愿意为治理状况好的公司支付溢价;控股股东的行为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董事会治理状况尚有待改善 ,董事会参与战略决策的功能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监事会治理水平对公司治理绩效并没有显著影响;我国经理层治理的总体水平较低 ,激励约束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公司治理水平对信息披露质量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07年盈余预告披露数据为例,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对信息披露的治理作用。结果发现:(1)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管理层采取的盈余预告精确性提高(更具体的形式和更小的误差),及时性也增强;(2)银行、财务公司类机构、一般基金类机构对管理层盈余预告选择的积极治理作用相对较强,而养老、保险类机构对管理层盈余预告选择的积极治理作用则相对较弱;(3)处于不同持股规模时,管理层盈余预告的精确性、及时性均随着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比例增大而提高。但是,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易导致了管理层盈余预告的乐观态度倾向;(4)股权分置改革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管理层盈余预告披露选择的积极治理作用比股权分置改革前有所增强。建议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规模和专业素质以优化投资者结构,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