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史上,茅盾始终关注着女性创作,他的女作家作品论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说服力。通过茅盾不同时期的女性作家研究,可以探析女作家与中国现代文学史之间的关系,阐释中国现代文学史性别权力的客观存在以及女作家在文学史中劣势地位的成因,进而提出避免单一的社会批评为文学史写作的标准,注重女性创作的某些特质,以期改变女性在文学书写中的边缘地位,为女性创作更多地进入文学创作的主流话语情境提供更大的可能性空间。  相似文献   

2.
关于茅盾的第一篇文学论文,众说不一,现予以比较:其一,叶子铭、孙中田说。叶子铭在《论茅盾四十年的文学道路》中说:“茅盾最早的文学论文”是《新旧文学平议之评议》。孙中田在《论茅盾的生活与创作》中说:“茅盾在他早期文艺论文中”,即“在他一九二○年写的《新旧文学平议之评议》中,……云云。  相似文献   

3.
在茅盾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评论活动中,作家论型文学批评的创作为后世文学发展确立了一定的规范,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和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茅盾的七篇作家论及其创作背景的分析,不但可以辨析这种文体的演进过程,而且能够体现茅盾文学思想逐步溶入左翼主流文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茅盾是以文艺理论的创作步入文学领域的。象他那样既是文学理论家和创作家的人在现代文坛上并不多见。有人称茅盾是中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别林斯基,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作为文艺理论家和作家的茅盾,特别是他二十年代的文学观对文艺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茅盾的资本家系列创作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语境。市民及其文学是茅盾学术研究的关键词之一。茅盾研究了市民、市民文学、两种文学、中国市民文学等概念,认为都市、有产、工商是其基本要素。茅盾《子夜》的思想资源是他的市民文学、小资产阶级文学概念的合理延伸与发展,也是《蚀》的发展,是茅盾心灵中挥之不去的市民—资产阶级现代工商产业意识。1933年《子夜.后记》客观体现诸。茅盾1939年关于《子夜》的创作谈和1977年的后记,是对《子夜》创作思想资源的自我加述,间离与陌生了事实,体现的是中国现当代批判资产阶级思想演变的轨迹与缩影,妨碍了对《子夜》主题的研究及其当代意义的开掘。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茅盾的小说创作主要着眼于表现动荡的社会全局和发展趋向,这就必然重视大工业和新思潮冲击下的急剧变动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现代都市生活。因为这里社会矛盾最为集中和尖锐,现代思潮和革命活动也特别活跃,相应地也引起不同阶层入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的急剧变化,因此,深入地反映都市生活是现实本身向新文学提出来的历史任务。茅盾在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主要提供了两个形象系列:民族资本家、时代女性(《幻灭》中的慧、《动摇》中的孙舞阳、《追求》中的章秋柳、《虹》中的梅)。其中,时代女性形象以其…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文学的第一批评家”茅盾,以他早期大量的文学评论和作家论、作品论,而瞩目于我国五四新文坛;早期形成的文学观、批评观,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以前,大多都重视对作家茅盾的研究,从而忽略对批评家茅盾的研究,即使研究茅盾的文学批评,也只是为了探讨他的创作思想,很少注意茅盾文学批评本身以及所体现出的方法论意义,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探讨研究茅盾早期文学批  相似文献   

8.
茅盾小说创作的母题是时代女性。茅盾从时代女性出发 ,在他的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时代女性形象系列 ,从而形成了茅盾小说独特的艺术世界。茅盾小说时代女性母题的形成主要是受茅盾深刻独特的生活体验、《红楼梦》的女性观和北欧神话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茅盾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翻译家,他的翻译思想继承和发展了苏俄文艺学翻译学派的基本观点,认为文学翻译的要旨在于传"神".茅盾倡导的"艺术创造性翻译"论是他翻译思想的最高成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茅盾“五四”文学理论与“五四”文学的关系,是一个颇有现实深长意味的话题.“五四”新文学运动能够健康运作,向前发展,就与茅盾的“五四”文学理论建树作成相关。1.茅盾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发展到关键时刻,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倡导建设新文学的理论体系.2,茅盾提出了当时最切实可行的“为人生”的”进化的文学”观。3.茅盾在如何创建新文学这一重要问题上.持有当时最先进的态度与方法。4.茅盾是“五四”新文学创作的最早扶植者和宣传者之一,是中国现代文艺批评拓荒者。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新的视角考察并探讨了茅盾对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换的理论建树与创作实践:他主张从传统文学与外国文学里提出“特质”以建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路向之一,以中外现实主义思想所整合的现代型的理论体系作为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创作原则;《子夜》即是实现中国文学现代化所营造的艺术王国。由此说明,茅盾是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宗师与巨匠。  相似文献   

12.
茅盾既是著名的小说大师特别是长篇小说大师,又是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特别是新文学早期的理论开拓者。他的小说创作与他的文学理论素养和前期的文学经验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从诸多原始材料出发,详细探讨了茅盾从事小说创作之前和从事小说创作之初的文学理念和实践,此中蕴含着茅盾和整个新文学创作的诸多要义。  相似文献   

13.
论茅盾的"实践型启蒙文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盾前期的启蒙文学观不但具有浓厚的社会意义和现实针对性,而且富含系统性的建构趋向和深刻的内涵,在中国现代启蒙主义文学思想的发生发展中表现出十分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是一种"实践型的启蒙文学观"。强烈的启蒙意识使茅盾文学观的启蒙负载与启蒙内涵极度膨胀,并潜在地影响了他的文艺观与创作。  相似文献   

14.
内在的契合──茅盾早期的婚恋观与时代女性在两性关系上的现代开放性翟耀茅盾早期小说中时代女性的最为引人瞩目之处,在于她们在恋爱婚姻和异性纠葛中所表现出来的惊世骇俗的现代开放性。这种现代开放性,是时代女性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时代女性被公认为成功的系列形象...  相似文献   

15.
在“五四”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现代文化的激烈冲撞中,“人的发现,即发展个性”成为“新文学运动的主要目标”(茅盾《关于“创作”》),随之茅盾提出了“人的文学”观念;一九二七年以后他开始致力于小说创作,并把研究“人”他作为“写小说时的第一目标”(茅盾《谈我的研究》);尤为可贵的是,在他接受唯物史观后不仅深  相似文献   

16.
探析茅盾创作“时代女性”母题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盾在他的小说中成功塑造了时代女性形象系列,为他的小说增添了不尽的艺术魅力。时代女性成为茅盾小说创作的一个母题。茅盾小说时代女性母题的成因是多元的,主要是受他的家族女性、早期妇女观、古典名著《红楼梦》和北欧神话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小说大师与文化部长--茅盾建国后的心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大师茅盾 ,以其丰富的文学经验与深广的社会阅历 ,本应取得更为辉煌的创作成就 ,但成为新中国的文化部长之后 ,由于国家意志与艺术良心的冲突 ,以及自己的脱党经历等方面的隐忧 ,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终于窒息了自己的艺术生命。此外 ,原有生活积累与“工农兵方向”的相违 ,也使茅盾的创作难以为继了。这不只是茅盾个人的损失 ,也是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茅盾早期的文学选择有过从"新浪漫主义"退回"自然主义"的变化。学界在论析其更换的原因时,缺乏从一种学理性内质———科学主义的视角进行探讨,所以未能完满地释解之。强调精确观察、科学实证、冷静解剖、客观叙述的自然主义文学的创作原则,与推崇科学的五四时代精神合拍,与科学主义思潮的导引有内在逻辑联系,从而成为"为人生的艺术"创造的基础,这是茅盾选择自然主义文学的主要原因;而胡适按科学进化理论所创立的"历史的文学观念论"也对此选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的“国民文学”理论话语衍化经历了发轫期、成熟期、异化期等三个发展阶段。茅盾的“国民文学论”是“国民文学”概念变得明晰而成熟的标志。茅盾“国民文学论”主张国民文学应该是一种关切现实人生、面向国民大众的“人的文学——真的文学”。它既真实反映中国全社会全民族人生境况和国民性,又反映并沟通人类普遍情感和生活;它映射中国国民性的正面和反面;它涵摄民族国家的当下现实,呈现出自主性特质,同时体现出交互性的面相:它吸纳传统文学和外国文学的营养,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场域的交互对话中成长壮大。从比较的视野看,茅盾的整个“国民文学论”显现了明确性、开放性、辩证性的思维特质。茅盾在文艺民族化领域中的理论探索,是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史上不可忽视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茅盾的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从“文学为人生”的文学观出发,要求文学反映“全般”的社会生活。他通过“缩影式”的描写,把广泛的社会人生熔铸在长短篇小说的艺术建构之中,并且以多种艺术手法对社会人生进行理性评价。在实现再现社会人生和评价社会的过程中,茅盾极其注意小说本身的文学因素,着意突出它的审美个性。他的小说,精心结构故事,潜心描写场面,注重塑造人物。此外,题材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艺术手法的多种追求,又使其作品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