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从关注民生问题到确立社会主义民生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社会主义民生观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概念,具有一个独立的理论概念指导实践所表现出的基本特征.全面深化和推进改革开放,必须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深化对社会主义民生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民生观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关于如何认识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等问题上所形成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及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民生观具有三大理论特质,即中国传统民生思想是社会主义民生观的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社会主义民生观的理论依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原则是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的生态民生观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发展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现实,酝酿于丰富的地方基层治理实践,主张于生态与民生的联系工作,体现为如何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与民生基础、民生保障、民生福祉、民生未来的关系。习近平的生态民生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丰富了我国民生建设的理论,为新时代我国民生建设和生态民生建设的提供思想指引。  相似文献   

4.
周朗生 《兰州学刊》2010,(10):20-23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民生政治史。民生问题在中国历史上未曾圆满解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翻开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新篇章,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政治观。因此,探讨民生政治观的思想渊源、内涵特征和重大意义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共富观与共享论,虽然都是立足于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把握,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两者在时间界定方面又有着明显的不同."共富观"提出时间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指向是21世纪中叶;而"共享论"提出的时间则是在21世纪初,它将伴随着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生态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日益恶化的全球生态环境和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日益显现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在续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厚道发展观;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制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法治观;以"生态红线"为生命线的生态安全观。梳理习近平的生态思想,对我们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性视野下,中国改革发展观经历了具有否定之否定意义的三重转换:以民族独立为主题,以激进革命为手段的道义性"追赶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民富强为目的,探寻体制性财富增长的功利性"渐进改革观";当代"以人为本"、以建构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共识性"科学发展观".这三重发展观的转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伦理价值取向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约束条件和方法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政治发展具有自主性,更具有很强的受动性,脱离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探讨中国的政治发展,不能局限于政治发展自身,错综复杂的客观情势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逻辑起点。理性辨识其科学定位就在于: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化收益是原则定位,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是目标定位,客观务实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道路定位。这三重维度的科学定位,既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框架,又内在预设了战略选择应从优化政治参与结构,建构治理型民生政治参与入手。民生政治参与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江苏是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突出典型.30年来,江苏探索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彰显改革创新时代要求、体现东部沿海地域实际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之路.这是一条特色鲜明的"江苏发展之路",深刻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与区域发展实际全方位的成功结合,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社会主义建设乃至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宝贵探索,对于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从目标话语、理念话语、方法话语、依靠力量话语四个维度进行构建,其民生话语呈现话语目标明确性、话语内容全面性、话语情感亲民性的特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建构的时代价值体现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实践走向纵深,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不断完善,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创新与精神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岳论丛》2017,(7):12-21
习近平社会建设思想直面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个制约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结构性因素和深层次问题,在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既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包括大民生观、大治理观、大安全观等在内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初步回答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民生与发展的关系、人民与国家安全的关系等重大理论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提升到一个新境界。习近平社会建设思想的核心立场和精神实质是人民中心主义,人民中心主义是发展观与社会观的有机统一,包括民本论、民权论、民利论、民安论、民为论等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金侠 《兰州学刊》2004,20(1):50-51
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建构了科学的、系统的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的建构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九海 《新疆社会科学》2012,(3):99-103,142
近几年,"城市精神热"悄然兴起,但是个别地方也有不少"走偏"之处。我们应该理性思考城市精神的建构:其理论的抽象性与层次性,其天下情怀与地域特色,其历史性、现实性与前瞻性,其践行性与草根性,其人本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精神建构的良性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提升文化品位、抵制低俗文化,挺立主流意识形态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民生政治史和民生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经历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历史演进,民生思想与时俱进,日益成熟,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民生改善的进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城管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产物,现行城管执法上具有严重的"运动化"色彩,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方式不仅有悖于行政执法的基本理念,而且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以人为本"、"社会和谐"、"改善民生"等诸多理念大相径庭.对此问题应进行客观的分析,运用制度的规范范式,建构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现有城管制度的基础,克服现行城管体制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习仲勋认为,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必须要改革开放;在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要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重点,要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习仲勋主政广东的改革开放实践,为广东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特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总结习仲勋的改革开放思想,对推动党的改革开放事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民生"是老子政治哲学关注和讨论的核心."天道"、"自然"、"无为"是老子民生观的基石;"圣人人格"、"圣人治国"是老子民生观的展开;"小国寡民"的大道世界是老子民生观的逻辑归宿.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学术路径与现实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遵循我国政治发展的内在规律,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越来越强有力地影响着人类政治文明的进程,增强了世界各国的政治传播研究对中国政治传播实践与发展的关注度。因此,建构适应政治发展所处的特定国情与时代环境,与中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邓小平理论之所以在当今的中国与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是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实践思维方式.邓小平的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完美结合的产物,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点,具体体现在求实性、人本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内在统一.他的这种特有的实践思维方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推进,绿色民生建设越来越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并彰显出巨大的时代价值.然而,绿色民生是一个具有多重意蕴的复合概念,需要放在广阔的政治哲学视域中考量.绿色民生以人的基本权利为底线,注重客观数字与主观感受同步提高,注重可持续发展,并以“法律介入民生”、“法律根据民生”为表达方式.因此,绿色民生的政治价值取向必然聚焦于以人为本、普遍正义和民生幸福.由于具有意识形态、规则和有效性三者结合的散布性支持,绿色民生具有最广泛意义上的政治合法性,也就具有行为的正统性或正当性.从政治哲学层面对绿色民生观解读,有助于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更为清晰的目标和动力,为持续实现民生幸福提供合理性说明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