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小二黑结婚》确系赵树理婚恋小说优秀之作,但非最杰出的作品。稍后的《登记》无论是题材的典型,情节的真实必 或是结构的精美性,人物的丰满性,以及反映生活的深广性较之《小二黑结婚》均有实质性的超越,蓁我赵树理婚恋小说的顶峰之作。  相似文献   

2.
明徐渭的《四声猿》自问世以来,以其奇绝的文字和离奇的情节给人留下许多扑朔迷离的悬念.本文结合当时史料、传说以及徐渭一生行事对这四部杂剧之本事进行考证和补证,并对《四声猿》之冠名、四剧的先后顺序,以及体制风格,也作了必要的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3.
李亚明 《云梦学刊》2000,21(2):87-88
包遵信先生刊于《文史》第五和第六辑上的《读荀子札记》(上)、(下)文章中,对于《非相》、《非十二子》、《儒效》、《君道》、《大略》篇中的训诂与句读有多处可疑略作辨析,以供商椎。  相似文献   

4.
从<<通雅>>看方以智的同源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以智在《通雅》中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研究同源词,将同源词分为异类之同名的词和声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相同或相关的词两类.对第一类词他着重探索同源词的内部形式,对第二类则主要考察同源词之间的音义联系.这种分类和研究揭示出同源词的两个重要来源一种是在一个共同的词的内部形式的作用下,词义指向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同源词;另一种是在时间和空间变化的作用下,词的语音形式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同源词.  相似文献   

5.
戴锡琦 《云梦学刊》2000,(5):8-9,,21,
屈原《九歌》以“九”作题名,以“九”作歌节名,以南楚巫乐的九大神曲构筑《九歌》的整体篇章,塑造了南楚九大神灵形象,其哲学内涵皆出于《周易》  相似文献   

6.
意境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张若虚的《春红花月夜》是意境创造的典范。该诗情、景相谐,意、境相融,虚实相生,形神兼备,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7.
《岭·格萨尔王传》这部藏族英雄史诗,被西方学者誉为“东方的《伊利亚特》”,它深刻地反映出藏族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奋发崛起的民族精神。其基本传播方式有两种:一是靠民;司艺人口头传唱;二是靠手抄本与木刻本保存和传播。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是前一种。这种集“诗、歌、表”为一体的说唱表演艺术形式区别于纯文学性的诗体.采用散文与诗歌相结合的“散韵合体”。散文部分介绍故事的背景、情节、内容;韵文部分则以长篇抒发人物感情、对白等,比重大于散文部分,是史诗的主要部分。其中音乐又是它的核心部分、是灵魂。广大藏区地…  相似文献   

8.
谭坤 《兰州学刊》2015,(2):46-50
徐渭《四声猿》代表明代杂剧最高文学成就。《四声猿》发抒作者狂放不羁的才情,具有强烈的个性精神,也表达对儒家伦理思想价值的认同。徐渭在《论中》系列文章中全面阐述了他对中庸思想的认识,认为中庸即"酌其人之骸而天之之谓也",也即个性价值与儒家伦理价值之间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四声猿》体现个性价值与社会伦理价值之间的谐调,与《论中》两者之间构成一种异质同构关系。《四声猿》主旨契合儒家中庸思想,是对儒家中庸思想的形象阐释。  相似文献   

9.
《高丽记》佚文是一份详细的军事地理报告。它不仅对东北亚历史地理、东北边疆史地、高句丽史地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在地名学研究方面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10.
《雪国》是川端康成最为成功的作品,它标志着川端康成的创作已达到了成熟的阶段。川端康成的作品始终笼罩着一种感伤与非衰的情调,把悲与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川端康成认为人的存在是一种徒劳,他一方面追求人性的美,一方面又地其失云信心。  相似文献   

11.
王理 《北方论丛》2000,(2):68-70
《三国演义》在三个层面上塑造一个复杂丰满的人物形象。当曹操以治国安邦为目标时,是一名“能臣”,以争霸天下为目标时,便是一个“奸雄”,而以一己私利为目标时,则成为一名骂名千古的“奸贼”。  相似文献   

12.
日本政府制订的《中小企业基本法》 ,是一部以改变以往中小企业政策的分散性和不整齐性而加以体系化为目标的法律 ,在战后中小企业法律体系中占核心地位。它的实施 ,对战后日本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它的多次调整与修改 ,又使它能够不断地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 ,发挥作用。这对于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逐步建立和完善即将步入世贸组织的我国 ,在制定和完善各种扶植中小企业的法律、政策方面 ,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行政复议制度是与行政诉讼制度并行的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提供救济、监督和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法律制度。199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基本确立。《条例》对有关行政复议制度的基本原则、性质、行政复议申请与管辖、复议机关的受理与决定、法律责任等均作了原则规定。为行政复议活动提供了基本的依据。1994年10月9日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行政复议条例〉的决定》发布了《行政复议条例(修定)》。考虑我国目前行政复议立法时机已经成熟,顺应立法要求,1999年4…  相似文献   

14.
《四声猿》主题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声猿》的主题是否具有统一性,是否具有悲剧性,是理解《四声猿》的关键问题。本文引用比较翔实的文史资料,阐述《四声猿》主题各自独立并以喜剧色彩为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屈原《九歌》“二湘”中的“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鸟何萃兮频中,罾何为兮木上”,“糜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等诗句,运用了倒反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有意颠倒事物之间的正常关系和正确特性,具有内容上的荒诞性、逻辑上的反常性、让的离奇性、功能上的趣味性等特征。在湖湘民间,流传着大量颠倒歌,这种民歌中运用得最多的修辞就是倒反。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进行考察,屈原《九歌》“二湘”中的倒反辞很可能是受  相似文献   

16.
陈思坤 《云梦学刊》2000,(5):86-88,,98,
《水浒主》中“鸟”用作詈骂词的例子共有一百七十八个。对这此最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鸟”作詈骂词使用的情况不仅《水浒传》中存在,其它同时代著作中存在,而且在现代汉语口语中也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7.
法国现代小说《火线》真实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人民的觉醒,揭示了正义战争终将战胜非正义战争的历史辨证法。  相似文献   

18.
达.芬奇之前,欧洲画家笔下的人物肖像呆板、僵硬,缺乏生气。直到《蒙娜丽莎》问世,技法上有了空前的飞越。达.芬奇的创造性表现在哪里,他的创造精神又是如何成的?本文主要就这两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9.
徐渭《四声猿》之《狂鼓史》、《雌木兰》、《女状元》有一共同的"换装-脱装"结构模式。通过换装,剧情进入虚拟世界,脱装后回归现实世界。脱装时,悲声随之而起。《玉禅师》则写玉通和尚受迫害与反抗的故事。《四声猿》是一部悲喜转化,悲中有喜、喜中有悲,悲即喜、喜即悲的独特的悲喜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