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是现代世界各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 ,其实质是 :金融资本的跨国流动。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是经济转轨时期的国际化 ,从本质上说 ,是市场制度的变迁过程。基于上述认识 ,本文在分析过程中 ,建立了资本市场制度变迁的“两阶段模型” ,指出了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应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来进行 ,初级阶段是以引进外资为主的资本市场国际化阶段 ,高级阶段是资本引进和资本输出并举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以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对上市公司国际化范围、国际化速度、有规律国际化节奏存在正向影响.研究显示,国际化董事会显著调节了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国际化战略之间的关系;资本市场开放通过改善信息环境或者缓解融资约束的途径影响企业国际化战略,且这种作用机制在信息环境较差、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应坚持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使得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养老保险基金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营运,将会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借助"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人民币初始国际化、人民币汇率浮动、资本账户未完全开放和人民币完全国际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资本账户完全对外开放两种情形,分析了中国资本账户对外开放资本市场可能遭受的风险以及风险传导的机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整等因素在两种情形下都会通过利率和汇率变动引致资金的大规模流动,借助资本市场需求的追涨杀跌,放大或缩小我国资本市场的需求,加大我国资本市场的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金融一体化与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那么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银行业会产生什么影响?而银行业的发展对资本市场的开放又有何助力?  相似文献   

6.
论资本市场全球一体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资本市场全球一体化是当前全球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指相对独立的全球各主要资本市场日益融合形成的统一市场网络组织结构体系。表现为市场组织形式的全球网络化 ;筹资主体的国际化 ;投资者的机构化及投资活动的国际化 ;资本流动的全球化 ;同质的金融资产价格趋同化 ;金融机构经营业务的混业化和全球化。资本市场全球一体化降低了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 ,提高了市场效率 ;为一些国家调节国际收支失衡与国际储备的保值增值提供了便利条件 ;有利于长期资本的优化配置 ,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同时也使各国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有效性降低 ;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增大 ;金融监管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跨境结算和离岸人民币市场是在资本管制条件下的人民币国际化措施,有其自身局限性。受制于内外部条件的约束,我们对人民国际化不可抱有过高期望。只有加快国内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开放,才能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坚实基础。盲目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甚至以人民币国际化来倒逼资本账户开放不仅对人民币国际化无益,而且会导致内外均衡冲突,损害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会计准则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但会计准则国际化其背后的实质是一场利益之争,我们必须在全面推进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维护我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一、资金短缺困扰着CNPC开展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经营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CNPC)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旨在积极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进程中发展和壮大企业的实力。然而,在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CNPC的突出问题。因此,寻找多方面的融资渠道,是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出路之一。由于国内资本市场的容量限制和发展的不完善,现阶段在国内资本市场进行大规模的融资,市场难以承受。而国外资本市场发展已经成熟,市场容量非常大,能够满足大规模融资的要…  相似文献   

10.
会计国际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国公司及资本市场的发展正推动着会计的国际化,会计国际化的过程就是各种利益较量的过程。中国在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不能放弃国家利益,这也是中国会计保留中国特色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投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养老基金的客观投资环境存在各种问题和隐患 ,主客观上要求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应采用循序渐进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边界确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现代经济中,大量的资本配置行为都是在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完成的。大量的内部资本市场运作并非百益而无一害。尤其在我国转轨经济阶段,原本是基于效率动因而存在的内部资本市场部分地异化为进行“利益输送”的渠道。如何科学地界定内部资本市场的边界不仅直接影响到关联企业间资金调配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还影响着内部资本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为此,该文重点讨论了我国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主体与方式,边界确定合理性的双重视角,影响我国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边界确定的法规因素,以及禁止性规则和有效契约在内部资本市场边界确定中的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企业并购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 ,资本市场为企业并购提供了一个操作平台。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提供的有效融资手段 ,公开的信息披露制度 ,对上市企业的甄选机制以及资本价格的形成机制的完善 ,从而加快并购的速度 ,提高并购效率 ,规避并购中的风险。资本市场对企业并购起到了催化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境外抢注中国金融资源为基础的衍生品对中国境内市场的影响,提出监管目标是:发挥境外中国金融衍生品对我国资本市场补充的功能,有效防止其对我国境内现货市场的有害冲击.监管方针:跨境联合监管境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积极稳妥发展境内衍生品市场,整合监管力量,强化企业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构建MS-VAR模型实证分析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稳定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1)由于我国资本账户仍处于较严格的管制状态,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资本市场的直接影响较弱且不显著;(2)在间接影响机制中,短期跨境资本流动通过货币供给渠道的传导冲击作用较为强烈,而通过银行信贷和汇率变动渠道的传导作用较弱;(3)当受到外界突发事件冲击时,各变量波动性显著增加,并形成非对称效应。针对金融开放进程下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风险,应构建宏观审慎视角下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并促进宏观经济政策、宏观审慎监管和结构性改革间的协调配合,从而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资本市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应该有层次性。既应该有主板市场,也应该有二板市场及三板市场。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缓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区域资本市场发展滞后。深化西部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必须抓住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区域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7.
中国资本市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各项改革措施沿着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方向稳步推进。本文回顾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国利用外资的场所既包括本国国内 ,也包括境外 ,而且在境外市场利用外资显得更加重要。针对中国利用外资立法的现状与特点 ,文章论述了WTO规则不仅对我国 (当然也包括其他所有成员国 )的对外贸易立法 ,同时也对我国的利用外资立法提出了基本要求 ;分析了国内这方面立法与WTO法制之间的差距 ,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剖析 ;最后提出了按照WTO规则完善国内有关利用外资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价值相关”的角度,通过考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对中国资本市场会计规范的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两者联合对股价的解释力度自1999年起呈逐年增强的趋势;1998-2000年度和2001-2004年度比较显示2001之后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对股票价格的联合解释程度有了显著提高,这表明更严格的会计规范使得会计信息质量有了实质性提高,进而增强了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和股价的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是必要的和可行的。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从投资政策、投资环境等方面分析和探索中国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