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宏伟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6):100-102
行政知情权有基础性和普遍性的特点,法律保障应具备全面性;行政知情权以知悉和索取为行使方式,行政公开是保障行政知情权的根本方法;行政知情权既有积极功能又有消极功能,所以法律在保障行政知情权的同时,也必须给予必要的限制;行政知情权有程序上的和实体上的之分,相应地,法律保障也有程序法保障和实体法保障之别。 相似文献
2.
陈清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4):87-90
隐私权与知情权之间的冲突,是利益双方的博弈过程,当其冲突导致矛盾时,应该在最小范围内披露个人隐私,满足相关人员的知情权;扩大的隐私披露会对个人生活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国家官员和公众人物的隐私保护要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为他们牺牲隐私可以换来普通人难以得到的利益,这是利益衡量的结果,是一种相对的利益平衡。对于某些非自愿的公众人物,法律应恰当保护其隐私权,保护其生活安宁不受侵扰,尊重其人格尊严。 相似文献
3.
4.
公民知情权法律保障之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情权是现代民主国家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在我国有关保障公民知情权的法律制度已初步建立。但是,公民知情权宪法地位尚未明确;知情权法律保障制度还不能形成一个系统而完善的体系,其法律保障效力难以发挥。确立公民宪法和法律上的知情权,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是完善公民知情权法律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公司管理制度中,由于我国公司治理机制的失灵和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导致股东知情权在实践中难以得到有效的实现,引发的知情纠纷不断涌现。文章通过从股东知情权行使的主管和客观要件,行使方式以及合理限制等方面进行纵向阐述,同时对其权利的各方面进行横向剖析,结合我国现行公司法中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总结我国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规定的不足,提出继续完善我国公司法中关于股东知情权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疾病患者知情权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0(3)
患者的知情权和同意权是两个独立的权利,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权利的保障缺乏上位法的支撑,目前在操作层面起主要作用的大多是一些行政法规或者部门规章.立法层面从某种程度上似乎忽视了医方所应履行的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道德义务.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将患者知情权与患者同意权揉杂在一起,模糊了两者的差异和不同之处.促进医疗机构履行告知和说明义务的规范化有利于患者知情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中对纳税人知情权的尊重与否体现了一国政府的民主程度,凸现了该国税法的现代性。而在我国,由于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纳税人知情权的法律保护相当滞后,由此引发了我国纳税人知情权保护的现代性思考。 相似文献
8.
尹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72-76
大多时候,我们的恐惧不是新事物本身,而是"不知情"。对于转基因食品这种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其引发消费者普遍关注的最主要原因是其标识不清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当然,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和检测评估体系不完善、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机会少,也是公众对转基因食品产生恐惧的原因。我们应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欧盟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相关经验,健全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和检测评估体系、加强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管理、强化政府信息披露力度和公众参与机制,从而更好的保障我国转基因食品消费者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9.
王静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4,13(2):58-62
当今,知情权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民主权利,其核心是信息公开请求权.许多国家因此制定了关于政务信息公开的法律,以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但在我国还缺少这样一部统一的立法,相关问题在其他基本法中也没有具体、完善的规定.无论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我们都应当借鉴国外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上的一些有益做法和经验,争取尽快将政务信息公开纳入法制化轨道,这对我们深化政体改革,进而推动我国的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试论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和法律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晨旭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1):68-71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是现代法治国家对公民人身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必然与公民的另一项基本权利———知情权发生冲突。隐私权与知情权的立法刻不容缓,解决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