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稻田种草。水稻收割后,高厢、深沟、排水,种植一年生黑麦草,第二年三月收割4—5次后打田种水稻。黑麦草在春天10—20天左右可割一次,亩产鲜草达6000—8000公斤。2、果草间作。在果园、桑园种植优质牧草,不但收获大量优质鲜草,而且覆盖地面,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水果产量和品质,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  相似文献   

2.
镉是198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的具有全球意义的12种危害物质之一。已披露的资料表明,稻田土壤中镉含量大于0.87mg/kg,稻米中镉含量大于1.13mg/kg,长期通过食物链可导致人出现镉中毒病症。洞庭湖区浅层土壤中镉含量均值为0.36mg/kg,深层土壤中均值为0.14mg/kg;稻米中镉含量早稻均值为0.06mg/kg,晚稻均值为0.16mg/kg。洞庭湖区农田按现镉水平及种植的现水稻品种来看,稻米食品是安全的。但是如果稻田土壤镉还在累积,又种植富集镉强势的超级杂交稻,那么难免有一天会出现稻米食品不安全,因此不使现在水稻土壤有镉的累积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西部稻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省西部不同季节稻田土壤微生物区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开发稻田的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明显高于未开发稻田的数量,春季稻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多于秋季收割后稻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微生物数量以细菌的数量占优势,在8.25×107-1.31×108cfu/g之间;放线菌数量在6.21×106-9.16×106cfu/g之间、真菌数量在4.50×105-9.16×105cfu/g;稻田土壤的pH变化不明显。盐碱地saline land开发水田后的土壤肥力高、质地好,适于三大类微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针对安宁河流域稻田主要种植模式进行了多年定点的试验研究,并采用反映“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10个指标对其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种稻田种植模式的效益大小顺序为麦+菜—玉—稻、麦=玉—稻、豆+菜—瓜—稻、麦+菜—瓜—稻、麦=瓜—稻、豆=瓜—稻、麦—稻、豆—稻,而且稻田多熟种植的光能利用率均在3%以上,总产值超过3.3万元/hm2,净产值在2.7万元/hm2以上,纯收益2.4万元/hm2以上,是攀西地区有条件的地方选用的高产优质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
能友 《小康生活》1996,(6):49-49
近年来,由我站从外地引进的一个优质高产鱼饲料新品种——黑麦草(又名黑青草),从1992年两年的栽培试验情况看,表现十分良好。这是我省继大力推广种植牛鞭草之后又一个适宜南方各省区推广种植,用于饲喂鱼的“宝草”。黑麦草在南方各省区种植可确保高产稳产,从4月中旬开始,每隔30天即可青割1次,年可割6—10次,每亩鲜草产量可达3—5万斤、肥水好的地区亩产高达10万  相似文献   

6.
是多投喂鲜嫩草料。鲜嫩草料营养丰富,纤维素少,草鱼喜食、易消化,长得快、少生病,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草料的种类,应是平行脉的长叶青嫩草,不宜投喂草鱼厌食的网状脉的团叶草料。以种植黑麦草、苏丹草等和采集野生的长叶嫩草投喂为好。  相似文献   

7.
在南方三熟制地区,以早稻草直接还田作晚稻田基肥,无论在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通气透水性方面,还是在降低生产成本.增产增收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涂一龙 《老友》2014,(4):47-47
正手竿浮钓具有省时、省料、上鱼快的优势。笔者积10多年垂钓之经验,摸索出在池塘手竿浮钓应掌握四宜与三不宜。四宜一是常喂青饲料的鱼塘宜浮钓。塘主喂鱼一般用颗粒鱼饲料,但多数塘主也会去割种植的黑麦草或春夏季田边地角长出的嫩草喂鱼。这样的鱼塘用嫩草浮钓,十拿九稳。如果鱼塘周围种有蔬菜、红薯,菜农把菜叶、薯藤丢在塘里,鱼儿也会吃。用空心菜芯、红薯苗浮钓,鱼儿最喜欢吃。如果鱼塘四周是稻田,农民把稻草丢在塘里,用稻穗浮钓也是不错的选择。二是鱼儿饥饿时宜浮钓。鱼儿饥饿时,不在水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的改造,我身边的稻田变成了高楼,我也是那些高楼中的住客之一.而我记忆深处的迷人稻田已难觅踪影. 记忆里的那些稻田,其实就是久负盛名的"京西稻"稻田,只是那时的我还小,不知道它们有多珍贵. 京西稻,也称京西贡米,用玉泉山泉水灌溉,素有"稻米白中泛绿,一家煮饭半街香"之说.1692年,康熙帝南巡后,将带回来的稻种在玉泉山试种,这是京西水稻种植的开始.历经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130多年的经营,完成了京西稻的形成过程.至乾隆后期,京西稻的种植面积已达到一两万亩.新中国成立后,京西稻在海淀区的种植面积增大,高峰期达到了10万余亩.进入21世纪,北京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京密引水渠不再供应农业灌溉,京西稻面积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印度尼西亚修复退化了的斜坡地的经营实践的调查,表明了窄带种植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窄带种植和覆盖作物对培肥土壤具有有益的作用。1990年,覆盖作物黎豆(Mucuna)的循环利用大体返还给每公顷土地283kgN,21kgP和222kgK,两年中千斤文同(Fleminzia)成排种植的灌木碎料的循环利用大体返还给每公顷土地495kgN,35kgP和195kgK。在没有肥料补充的情况下,绿豆(Vignaradiato)和早稻收获较差。P肥的施用增加了土壤态P,K肥对土壤态K没有作用。每年施入2t/haCa,连续三年,增加了土壤Ca含量,Ca达到饱和状态,土壤PH值上升…  相似文献   

11.
对绵阳市稻田 7种种植方式的产量效益、经济效益、能量转换效益和养分平衡效益进行了分析 ,并进行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 :7种种植方式中小麦 (油菜、大麦 )—中稻至今为主要的种植方式 ,综合效益较好 ;小麦 (油菜、大麦 )—中稻—蔬菜这一新型种植方式综合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2.
土壤选择 苦瓜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喜肥沃,选保肥水性能好的粘性壤土或沙质壤土种植。不能与西瓜、黄瓜、甜瓜等瓜类作物连作,需轮作3年以上。  相似文献   

13.
花菜,也叫菜花,学名花椰菜。是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根系较大,对土壤要求不严,耐酸又耐碱。山下、平川、江边、湖畔、菜园地、水稻田等皆可种植,故全国各地都可种植。今将其田间管理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符龙强 《小康生活》2005,(11):10-10
广西省南丹县里湖瑶族乡里湖村王尚屯瑶胞何建高.今年采用不同种植方法耕作了两块稻田。日前,县乡农技员把这两块田里打下的稻谷过秤对比.结果显示,采用无盘抛秧新技术种植的水稻.比常规水稻每亩高出52.5公斤。闻此喜讯.何建高激动说.想不到无盘抛秧技术这样好.不但免除了农民插秧弯腰躬背之苦,而且还能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5.
晓玲  淑勤 《小康生活》2002,(9):36-37
黑麦草是我国春秋季节主要栽培牧草品种之一,成功地解决了我国冬春季节青饲料不足的弊端。下面介绍几种性状优良的黑麦草品种。(一)、澳洲黑麦草。澳洲黑麦草是我国最新从澳大利亚引进的一年生速生型黑麦草品种,在河南省民权县特种动植物良种试验场进行多点对比试种后发现:其产量、营养含量、适口性均远高于其它黑麦草品种。澳州黑麦草一般株  相似文献   

16.
松香草属国家A级高蛋白饲草,自国外引入试种效益十分显著,特别是随着畜牧业的全面发展,饲料主粮玉米、高粱、麸皮、豆饼价格不断高涨。专家们呼吁;我国乡村推广种植松香草已势在必行。松香草种植不受土壤、气候影响,  相似文献   

17.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水稻生产的地域分布和环境制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河流域(历史时期包括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所及的海河流域和黄淮平原)种植水稻大致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由于气候、降水、土壤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水稻生产始终没有在当地的粮食作物中占主要地位。不过,黄河流域开发较早,耕种技术比较先进,唐代中叶以前是我国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所以水稻生产曾有过相对发展的时期。以后,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变化,水稻生产渐趋衰落。今天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长江流域、华南和西南诸省,稻田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90%以上,而黄河流域仅占2—3%。这种南北悬殊的比例,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本文即就黄河流域水稻种植地域分布的历史变迁和兴衰问题,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阔叶十枝苋,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称为人仙菜。其叶、茎、籽均可食用,产量高,又可饲养畜禽,开发前景广阔。一、大田种植1、整地。人仙菜沙壤土、黄土及土壤肥沃、贫瘠均能种植,播前先浇透水,施足底肥,深耕整平。2、播种。秋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广西部分地区稻田耕作已实行三犁三耙;学会根据一些自然现象预测气候的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并对农时进行比较合理的运用;推广双季稻种植并进行比较严格的施肥和田间管理。所有这些都标志着广西的稻作农业在这一时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作物轮作的增产效应与其水分吸收增加和高效利用有关,假设轮作生长的作物比单一种植生长的同样作物消耗更多土壤水分。因为轮作使单一种植作物的一些因素的负效应被减弱了。轮作亦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MUE)。本研究旨在确定,当玉米(zeamaysL.)和大豆(GlgcinemaxCL.marr)轮作时,是否改变水分吸收或使水分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在1987年和1988年,测定了玉米一大豆轮作试验中,至地表下1.5m深处季节性土壤水分状态。被测试内玉米和大豆处理顺序为:连续种植,种植5年一类作物后第一年种另一类作物;种植5年一类作物后第二年种植另一类作物,两种作物每年轮换种植。同单一种植方式相比较,收获玉米后种植大豆,增产30%。收获大豆后种植玉米,增产11%。第一年种植玉米处理中,在其生长种植季节内总的土壤消耗水分是16mm,高于连续种植玉米的耗水量,玉米的土壤水分利用率与种植顺序相关达中等显著水平(P=0.14)。种植顺序不改变大豆的季节性土壤耗水。但第一年种植大豆的处理的总的水分利用效率比连续种植大豆的要高(P=0.05)。1988年,降雨稀少,与大豆相比,玉米耗水更多,而且吸收更深层的土壤水分;轮作时,两种作物都表现出耗水量增加。1987年,频繁的降雨量足以湿润地表0.3m以内的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