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杨燕 《职业》2009,(12):54-55
现在无论是城里的父母还是乡下的爸妈,大都因为忙于生计,很少顾及孩子到外面“看世界”的心灵渴求,乡下的孩子少有机会去看城市的样子,城里的孩子也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大自然。聪明的女孩曲静欣看准这一商机,专门做起进城下乡带孩子到外面“看世界”的独门生意。  相似文献   

2.
乡下老鼠     
北岛 《金色年华》2007,(3):49-49
美国有这么个童话故事:一个乡下老鼠请城里的老鼠到乡下做客,用玉米、土豆和谷子招待他。饭后城里老鼠不吭声,只是请乡下老鼠到他那儿去做客。有一天,乡下老鼠进了城。让他惊讶的是,城里老鼠吃的比他好十倍:干酪、奶油、火腿、蛋糕等。正大吃大喝,城里老鼠惊呼:“快逃命,恶猫来了!”四爪狂奔,刚逃过一劫,又差点被满街飞跑的汽车轧死。最后,乡下老鼠喘着气说:“我还是在乡下过太平日子,总比这好吃好喝可处处担惊受怕的生活强。”  相似文献   

3.
目击:不养父母的儿女越来越多 我的老家在安徽乡下,前段时间我回去看了一下,心情非常沉重:年轻力壮的人都出去打工了,满村就剩十几个老头老太太,带着几个学龄前的娃娃.我问一位老人为啥不跟孩子到城里去,他说:“孩子到城市要租房住,跟子女租一间小房子就可以了,我们去了就不方便了,容易闹矛盾.再说咱也过不惯城市生活,不愿出去.”  相似文献   

4.
更正     
刘洁  浏泓 《现代妇女》2005,(12):31-31
我不是城里的孩子,却从小就跟姑姑住在城里。因为我是女孩子,爸爸总想要个儿子,所以我还不记事儿的时候,已经过继给了小城里的表姑。我一直都称姑姑叫妈妈,我的亲生母亲,却叫她大娘。姑姑是很疼爱我的。她膝下没有孩子。她和姑夫都很开明,不曾刻意隐瞒过我的身世,逢到好时节,还送我回乡下玩几日。几乎每年春天我都回乡下。乡下的小弟比我小五岁,嘴儿特甜,一口一个姐姐,对我很亲热。我不记恨父亲,回家来还叫他爸爸,可他很少跟我说话。倒是大娘,时常赶着跟我拉家常,嘘寒问暖,什么都顺着我的意思办。对于这乡下,感情总还是有的,踏上乡间小路,遥…  相似文献   

5.
乡下的呼噜     
老父几天前往城里捎信,说要来城里小住几日. 我妻生得小巧玲珑.跟我刚结婚时回乡下老家,被老父的呼噜搅得夜不能寐.  相似文献   

6.
快活林     
《老年人》2013,(7):46
漫画踏青周末,一帮城里年轻人到乡下游玩,正玩得高兴,忽听一农民高喊:"帅哥,你踩到麦苗了。"一个年轻人瞟了农民一眼,不屑地说:"没文化,这叫踏青。"农民听后非常气愤,一脚  相似文献   

7.
陈方霞 《老年人》2013,(5):35-35
公公去世十多年了,婆婆却还是一个人住在乡下。每次丈夫回家看望婆婆,回来后总是闷闷不乐,有很重的心事似的。我知道丈夫是惦记乡下的母亲。可从结婚到现在,婆婆从未来城里跟我们住过十天半月。平日里我在家自由散漫,不想做家务,如果婆婆来了,看到我一副"懒婆娘"的样子肯定心生不满。就是因为这个顾虑,我  相似文献   

8.
孝敬的误区     
到朋友家做客,见到了朋友的父亲,一个脸色土褐满脸皱纹的乡下老人。朋友是从农村来的,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扎下了根.这几年事业小成生活安定,这才将老父亲从乡下接到城里来安度晚年。就我的印象,农村老人初到城里居住,是不习惯的,从意识形态到生活习惯再到没有熟识的人进行交流,他们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乡土乡情,进入到陌生的城市,往往显得孤独,郁闷,真正开心的并不多。但朋友的父亲却是例外,他很开心,话也多,特别是吃饭的时候,朋友拿出一瓶酒,给大家斟上,告诉我们,这酒是因为父亲的手艺,楼下那家便民店老板特意送来孝敬老人家的。老人家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一边咂吧杯中的  相似文献   

9.
接娘进城     
妻子进修前说不用请保姆,就把娘接进城里照看孩子。我想也是,便抽空去乡下接娘。自从进城工作后,回家的时间愈见稀少,但是爹娘总盼着我或者儿媳回去走走。我们也想着能把爹娘不时接进城里,但他们总是谢绝。他们说还能养活自己,城里人的日子也不容易,因而只好作罢。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的岁末,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着圣诞前夕特有的喜悦气息。然而,在这本该拥抱快乐的日子里,总有一些不为常人所熟知的角落被遗忘,总有一些"特殊"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感受不到平凡的快乐。成都成华特殊教育学校的李任捷就是其中之一,自闭症将他的内心与外面的世界全然分隔开来。  相似文献   

11.
孩子的母亲要去外面打工,孩子的父亲去送她,孩子也跟着.孩子牵着母亲的手,问着说:"妈妈,打工的地方很远吗?"  相似文献   

12.
竞孝     
刘吾福 《老年人》2007,(1):29-29
我们兄妹5人全都住在城里。我是个退休教师,3个弟弟经商,也把户口迁到了城里,妹妹则找了个城里老公.好多年前就到了城里。父母养育了我们5兄妹,吃了不少苦,为了感恩.我们几个做儿女的总是隔三岔五地回老家看望两位老人,要不就将父母接到城里来住一段时间。但在乡下住惯的两位老人,总说在城里住不惯,  相似文献   

13.
一个向往城市生活的乡下女子嫁进了城里,本以为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梦想破灭了。丈夫是个"暴君",婆婆不近人情。觉醒后的她毅然走出痛苦的"围城",靠在街边补鞋为生。然而,不久"婆婆"被其忤逆不孝的儿子扫地出门,流落街头。"婆媳"相遇,回首一幕幕愁肠百结的往事,乡下女捐弃前嫌,一腔真情孝敬老人,演绎出一段感人肺腑的亲情故事。  相似文献   

14.
一场车祸将我送进医院后,是乡下的父亲始终陪伴在我的身旁。 小时候,母亲因病去世,是父亲一手将我抚养成人。为了我的成长,父亲吃尽了苦头。他靠给人织篾货,供我念完大学,又拿出多年的积蓄,帮助我在城里买房,娶妻。婚后,我曾多次让父亲搬来城里与我们同住,但他却说乡下住惯了,宁愿一个人清清静静过日子。其实,我明白,他是怕城里的儿媳嫌他,所以宁愿选择乡下。  相似文献   

15.
秋思 《老年世界》2008,(17):15-15
小刘的母亲原来在乡下,每天上山爬岭,喂猪打狗的,脸晒得皱巴巴黑乎乎,可精神气儿十足,说起话来就像唱山歌,能传出二里地。小刘在城里当了大干部后,就把老妈接进了城里,一是怕把老妈扔在乡下让老亲少友们笑话,二来也想让老妈到城里享享清福。刘大妈住在28层的高楼里,没几天就病了,浑身酸软,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儿子媳妇工作都忙,没时间陪她,平日里也没有邻居来往,闷得要命。勉强住了一个月,就急着回乡下。  相似文献   

16.
一盘剩菜     
很多年前,我和母亲住在赣北老家。我的祖父留下一幢很大的老房子。我和母亲住了其中两间,还剩几间空房就租给了一些从乡下到城里来揽活的民工。 住在院东角那间原来堆放杂物的尾间的是位30多岁的女人,她带着3个不满1O岁的孩子,都是女孩。听说她男人因为她没生出儿子而嫌弃她,一个人跑到外地去了。女人白天在  相似文献   

17.
乡下的婆婆来到城里,城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她从心底里排斥着城市生活。她根本无法让自己走出那片土地,那个她为之辛苦劳作了几十年的家,那才是她的根啊!  相似文献   

18.
乡下老家过周末袁仕友盛夏,烈日炎炎,城市里酷热难熬。一天,六岁的女儿晶晶向我要求:“爸爸,现在城里太热了,我想到乡下爷爷奶奶那里去。在那儿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到溪里洗澡、打水仗、看小鱼游泳,可好玩啦!”嗬,到底是我的女儿,小小年纪就对那给过我无限温情的...  相似文献   

19.
乡下婆母     
老实说,自结婚那天起,我就对乡下婆母抱有偏见,嫌她这样不好、那样不行。可她总是任劳任怨,每次我们从城里回到乡下,她便忙前忙后,为我这挑剔的媳妇做各种好吃的。  相似文献   

20.
丁香 《伴侣(A版)》2021,(9):42-44
大手牵小手,互助带来温暖 "共享奶奶"源自于杨琼的一次偶然经历.杨琼在四川成都武侯区晋阳街吉福社区工作,她有两个孩子,一个读幼儿园,一个上小学.夫妻俩都是上班族,偶尔家中老人有急事回乡下,每天到点接两个孩子放学便成了令她头疼的事. 2019年6月初的一个下午,提醒接孩子的闹铃滴滴地响个不停,杨琼正忙于处理手中的一份紧急报告.她一把抓起车钥匙,又放下,接孩子要紧,工作也要紧……一旁准备下班的清洁工李姐看见她焦急的样子,便问:"要不我帮你去接孩子?"杨琼顿时松了一口气,孩子经常来办公室,和李姐很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