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期刊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在科技高速发展、信息不断更新的信息经济时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化时代给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要求科技期刊的编辑具备信息化意识,提升信息素质,同时向专业化的科学定位转变。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搭建和完善期刊的信息化网络化平台;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科技期刊编辑的信息素质;转变编辑定位。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数字化的时代,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构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945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尝试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目前,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已取得一些可喜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3.
后立法时代的伦理和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与现代伦理受立法思维支配而落入伦理立法不同,鲍曼认为伦理领域是道德个体的自决领域,后现代伦理或后立法时代的伦理是回归个体道德自决的伦理,它接受他者作为道德守护者的地位,悦纳他者,承认道德难题的乌托邦性质,不用立法的方式,而用道德的方式解决道德问题,故此,与现代伦理追求立法基础上的伦理和谐不同,后现代伦理或后立法时代的伦理将追求基于道德基础上的伦理和谐。  相似文献   

4.
李涛 《东方论坛》2004,(4):43-44
马克思主义将存在于今后的社会,是不会终结的.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包括其文艺观如何保持思想的敏锐状态,对数字化时代的社会现象加以创造性的阐释,进而完全地置身于“历史”,置身于“时代”,这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存在和发展上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与建立和谐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是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根本前提条件。这一时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时代主题是大势所趋,具有客观性。中国领导人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前提性大观念。坚持和丰富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观是中国和平发展理论的基础。中国走和平兴起道路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中国实施和平发展战略的大背景: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相互依存的深度,大国关系的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制约了霸权主义,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国际合作机制正在发展,一些新的安全观念正在形成并为广泛接受。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但实现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数字化的时代 ,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构想渊源可以追溯到 194 5年。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 ,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尝试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目前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已取得一些可喜进展 ,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7.
在专业、集约化生产越来越发达的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可能?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层旨趣不仅仅是指能力的发展,更是追求社会的和谐.针对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劳动异化的状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变革旧的生产关系,促进人的发展.在现代化向纵深发展的当今时代,人的和谐发展则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时代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艺术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数字化艺术设计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的分析,提出了如何改进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从而跟上数字化时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英语翻译教学无论是对于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英语的教学而言都至关重要。数字化时代的英语翻译教学中仍然存在教材与时代脱节、教学方法陈旧、测试方式较为单一等问题,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应该通过重新定位翻译教学、数字化时代的翻译教师能力的提高、构建数字化翻译教学的平台等方法建立数字化时代英语翻译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的发展观,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任务,和谐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重要目标,也是当前全国人民力争实现并必须为之付出努力的历史任务。和谐社会的建立必须落实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发展观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时代对传统书法艺术的生存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的电脑和互联网等新技术成果的出现也为书法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数字化时代中国书法将逐步走向泛化、大众化和纯艺术化。书法泛化、大众化能满足人们的装饰心理和趋雅心理,而书法纯艺术化将使中国书法更接近书法艺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媒介形态的变化 ,而与媒介紧密联系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数字化新媒介迅速发展的环境下 ,也有了新的发展领域 ,新媒介视觉传达设计成为新时代的主题。新媒介视觉传达设计具有历史延续性 ,也具有协同设计、综合、交互、高技术、视频化的特征 ,具有不同的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3.
高校尤其是高等师范学校图书馆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进而增强其在学校乃至社会当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是摆在图书馆的一项重大任务。为此需要:一、强化传统图书资料搜集整理的功能;二、强化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功能;三、以服务质量来扩大图书馆在教研中的话语权。具体说来,包括有效购置必要图书资料满足相关学科高层次研究之需,提高数字化文献资料的服务功能和功效,在文献采集、传递、检索和复制等方面为学校师生和广大读者提供更加快捷和细致的服务,并以此来增强图书馆在高校发展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从和谐文化视角看媒介品格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文化是和谐价值与和谐精神主导下的社会文化模式,和谐文化建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壮大,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具有积极意义。媒介组织是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机构,是和谐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推动力量。谨从和谐文化建设的背景中展开媒介责任与品格的探讨,提出一些切实的应对措施,并籍此提升媒介的社会品格,使其能在推动和谐文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与经济社会的高度重合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而受大数据推介技术所宰制下的很多消费者进行网络消费时变得不再基于其现实需求,消费行为渐渐变为一种消极的异化偏离。在本质上,那些被符号化的商品价值与层出不穷的消费陷阱深刻影响着“赤裸的”消费者,陷入被动的消费环境中产生虚假的自我认同。而消费主义甚嚣尘上带来的消费异化现象,将不利于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要打破“资本逻辑”的宰制,在数字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实践过程中促进技术开发与应用者内在德行的培育,督促市场监管部门用好“看得见的手”加强市场管控,广大消费者还应树立绿色消费理念主动构建理性思维抵御网络消费异化。  相似文献   

16.
在后疫情时代数字化生存表现出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对数字化生存的技术哲学分析作为理论支撑,从技术本质、技术价值、技术异化和技术实践四个层面对数字化生存进行技术视角下的全面认识,既要肯定数字化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意义,又要警惕数字化技术应用对人本界限的跨越,一旦越界,就会产生技术焦虑、人类经验被取缔和群体性孤独等社会问题,技术力量异化为技术权力.因此,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积极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人类自由全面发展价值,从而保证数字化生存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应用,人类进入智能化时代,社会治理数字化开启新纪元。社会治理数字化以数据平台为关键基础设施、以数字技术为重要驱动力、以数字政府为领导核心,帮助解决我国城市治理过程中的问题、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并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赋能。当前,社会治理数字化创新面临多元主体自觉性不足,协同不充分、治理体系建设不完善,发挥作用一般、人才培养机制滞后,数字人才短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难度较大等现实困境。为此,应采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完善数字化治理体系,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以及积极参与全球数字化治理,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等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古籍数字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缺乏规划、重复建设、准确性和兼容性不理想、使用率不高等一列问题,要解决这一困境,就必须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合作共建,资源共享,从而为古籍数字化工作创建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9.
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专业、集约化生产越来越发达的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可能?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层旨趣不仅仅是指能力的发展,更是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针对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劳动异化的状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变革旧的生产关系,促进人的发展.在现代化向纵深发展的当今时代,人的和谐发展则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后改革时代多党合作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共事关系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多党合作的主题内容直接体现为和谐与发展,同时多党合作也呈现出全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人民幸福成为直接目标,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和参政能力是突出任务,不断强化制度化建设是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