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方案,特别强调要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来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真实情境教学源于真实情境课程,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即创设一种真实情境并以此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世界产生关联。真实情境教学有别于伪情境或虚假实施的情境教学,具有真实性特点;真实情境教学有别于传统的情境教学,具有统整学习过程特点;真实情境教学有别于壁垒分明的分科教学,具有综合性特点;真实情境教学有别于静听式教学,具有活动性特点。教师在开展真实情境教学时要掌握设计策略、实施策略和评价策略等。具体而言:首先,教师要回归生活世界,选取真实情境素材进行整合和加工,创设出真实情境;其次,教师要根据情境素材类型分类开展教学,形成学习成果和教学案例并将其广泛运用于教学中,实现真实情境教学;最后,教师要从生活有效性、主体有效性、学科有效性三个方面,建构三位一体的真实情境教学评价体系,对真实情境教学进行反思性实践。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真实情境教学,可以促进学习范式由“学什么”向“怎样学”转换,从而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多维化与完整性教师培养理念的基础上,设计小学教育专业情境教学模式结构图,并围绕情境教学主题设计、情境教学的实施和情境教学外部条件的构建三大环节开展实践探索。首先,通过实地调研,确定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所涉及的主要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和相应职业情境,各门课程根据所涉及的工作任务,确定本课程情境教学的主题。其次,通过拓展课堂内外情境教学的途径、增加小学真实情境教学体验等方式优化情境教学的实施过程,并通过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建设、改进教学组织形式、完善情境教学评价体系、加强情境教学配套资源建设构筑情境教学的外部支持条件。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情境是师生之间自然的感情交流,结合教学实践,从创设故事性问题情境、生活.性问题情境、趣味性问题情境、实验性问题情境四个方面,探讨了设计教学情境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4.
情境认知理论主张教学应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问题情境.教学设计过程就是情境创设的过程,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已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策略.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 教学情境的创设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一些教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迷失了教学的基本方向,陷入了情境创设的误区,即教学过程形式化误区、教学素材成人化误区、教学组织活动化误区、教学场景虚拟化误区以及教学环境场景化误区.  相似文献   

5.
数学情境教学是一种“知情教学”,包含情境化和去情境化的过程,充当连接抽象数学知识与幼儿生活的功能。当前幼儿园数学情境教学存在着“去数学化”、脱离幼儿生活经验、情境创设不自然等问题,建议通过系统学习情境教学理论,整体把握和设计数学情境教学,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创设真实、自然的数学情境四条路径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剑云 《新天地》2011,(5):44-45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性和能力,强化学习的情感。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创设问题情境、角色表演情境、辩论情境、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再现历史情境。在创设教学情境中要注意材料的科学性、目的性和方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和情境规划理论,论述了开放式教学情境创设的4个基本过程——情境思维、情境开发、交互分享和框架组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情境创设的开放式教学实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职业教育目标,探讨教学情境的内涵与特性,介绍设计教学情境的原则与方法,提出对教学情境设计人的要求以及针对不同教学目标的情境类型的设计要求,并总结有效教学情境的合理结构.同时,介绍基于情境的项目教学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9.
情境教学模式是我国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新成果。本文首次提出了生物教学情境表现形式的分类系统 ,将其分为自然情境、实验情境、形象情境等九种 ,并论述了运用每种形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旨在提高运用怀境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和主动必丰富情境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综合分析情境教学的内涵和理论基础,讨论了情境教学在舞蹈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提出适用于舞蹈教学的情境创设手段,并着重讨论辐射式问题情境与阶梯式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综合运用,提出“课前乐”创设音乐情境的独特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七月流火"是《诗经·豳风·七月》中的名句,历来解释"火"为心宿之大火星,"流"为向西偏下。其意是言七月大火星向西偏下预示七月天已寒凉,是古代天文现象的真实记录。但据《七月》产地北豳的物候特征及《诗经》对"火"字的运用体例考量,以直觉通俗的眼光释"七月流火"为七月天热得像下火像着火,非但与豳地气候相应而未尝不可,或许与古诗的原貌更为切贴。  相似文献   

12.
南朝咏物诗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咏物诗的发展历程中 ,南朝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由齐到梁 ,咏物诗开始独立成体 ,进而初具规模。这一诗体的日渐繁盛是南朝诗坛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南朝文人集团的兴盛及其群体文学活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李商隐的无题诗含蓄、幽丽、深邃、隽永,代表了其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借喻、用典、双关、映衬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无题诗的语言给人以多种美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唐代诗坛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4.
自17世纪到20世纪中期世界文学史有三次大的中国潮:17-18世纪的中国戏剧《赵氏孤儿》与《图兰朵》、20世纪初中期的中国古典诗歌与中国“禅宗诗流”进入欧美,在文学接受与改编创作等多种雏度产生巨大影响。这是欧美文学的一次重要转型,从中可以看出东方文学在世界文学进程中的思想与艺术贡献,正是在这种文学交流中,才真正实践了歌德与马克思所提倡的“世界文学”观念。作者从辩证理性层次进行阐释,认为东西方文学的互相融合是世界文学新阶段的主体标志。  相似文献   

15.
《木兰诗》“扑朔迷离”的现代解读众说纷纭,都因未能读出扑朔即扑击朔鼙的本义而陷入望文生训。根源何在?当与现代反传统而崇西洋的时代文化大潮之下,古文解读背离传统的既定意义诉求、文本语境诉求、文化话语诉求的解读方式,走向立足词句分析、立足词句的主导与中心意义、立足意义假设、归纳与演绎的“西化”解读方式不无关系。在追求民族文化创新的当下语境中,作为知识创新三维,基于横向共时性的文化外求与本位当下性的开拓创新,纵向历时性的传统传承也是无条件的选择,因此,古文解读方式的传统回归与中西会通也就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从人类的认知行为过程出发,把基础设计的学习分成两个大阶段学习掌握方法的阶段和创造的阶段.对应到基础设计教学又可以细分成五个阶段准备阶段、辨认阶段、联想运用阶段、规划阶段、应用阶段.基础设计教学方式比较适合实行合约制,强调学生自学,老师辅导.  相似文献   

17.
宋代诗话中的诗韵论主要从两个维面展开:一是作为诗法层面的诗韵论,着重探讨“韵”作为韵律、韵格之义与诗歌创作的关系;二是作为诗歌批评与理论层面的诗韵论,着重从“韵”作为风致、韵味的基础上生发,它体现出宋人对诗歌审美的本质要求及对韵作为诗歌审美范畴的认识与提升。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出现了世界性的现代诗歌运动,其中以"自由诗"革命为具体体现。对诗的艺术性的重视是法国现代诗歌得以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法国现代诗歌运动及自由诗革命比中国稳健得多,既追求诗体解放和作诗自由,出现了诗的散文化、自由化倾向,又重视诗艺的探索,尽管也有激进的改革,但更多是较为稳健的改良。法国的自由诗革命的目的与中国为了推翻传统诗体的目的颇异,更没有中国新诗革命所承担的政治革命重任,只是从诗艺的角度对已有诗体进行改良,因此达到的效果也迥异。法国的现代诗歌运动也对中国的新诗革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散文诗与杂文异同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诗是诗与广义散文的一体化融合,而广义散文包括着杂文。学界却存在着混淆杂文和散文诗文体的现象。本文试论散文诗与杂文的异同;提出了杂文式散文诗与散文诗式杂文等重要概念,并进行了说理论证。  相似文献   

20.
代绪宇  王珂 《南都学坛》2003,23(1):80-85
世界散文诗已经有了 1 5 0年历史 ,对散文诗进行文类研究 ,不难发现散文诗已经成熟为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由于散文诗文体的易变性 ,散文诗被认为是诗或者散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散文诗文体的稳定性确定了它的文体独立性。中国散文诗创作和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都源于没有确立散文诗是一种独立的文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