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伟大古典名著《红楼梦》成书过程是怎样的?至今仍是个谜。不过,《红楼梦》毕竟留存下十多种抄本和稿本,也有不少有关《红楼梦》的记述,因此,只要我们从事实出发,还是可以勾画出成书过程的基本轮廓的。爰作《红楼梦》成书边程新论。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的虚幻人物 ,其作用在于表现作品的警梦、警世主旨。设置虚幻人物的写法 ,是《红楼梦》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传奇》文本中人物的内在特质 ,用男人、女人 ,遗老、遗少这样一般的社会学术语难以概括 ,“自我意识”的有无才是区分《传奇》文本人物类型的关键。《传奇》文本中有基本不具有自我意识的一类人 ;有正在寻找自我而内心苦苦挣扎的人 ;也有自我意识相对较强的人。某些中青年人也表现出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而对现实的不同态度和对自我的不同把握 ,基本表现出了他们不同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红楼梦》中贾府男性人物命名的研究,探讨曹雪芹的人物命名艺术。观点有三:一暗含了中国民俗,二暗示了贾府命运,三暗喻了作者的身世,从中可以窥见曹雪芹为《红楼梦》人物命名的高超艺术之一斑。  相似文献   

5.
一一部成功的长篇小说,在其众多人物中,总是自成为一个人物系统。作者是通过一定的人物系统来表达他所想表达的一切思想以及他所反映的特定生活的意义。因此不同的小说由于它们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作者的艺术风格,它们的人物体系也各不相同。例如《水浒传》里的人物就不可能出现在《三国演义》中。前者是草莽英雄、江湖好汉,后者则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帝王将相。李逵和张飞尽管性格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他们毕竟是不同个性的人物。小说的人物系统是一个综合各个因素(包括环境)的有机整体。研究一部小说的人物系统,人物结构,对我们完整、总体地认识这部小说的思想内容,作者的创作意图,艺术风格以及它的社会效应,将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伦理社会,它如同一个巨型加工厂,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按照已定的模式生产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产品——封建皇权的忠臣顺民。无庸讳言,这种方式曾使农业帝国走向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如所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康乾盛世等,都是可圈可点的。但另一方面却导致了它产品——中国人自我意识的不断弱化,他们虽面貌各异,但思想是高度程序化、统一化的——以公众舆论否定自我感受,以社会伦理代替自我思考,以尊长意志取代自我选择,以大众趋势消解自我行动。  相似文献   

7.
陈展  赵炎秋 《船山学刊》2014,(1):143-147
《红楼梦》写了几百个人物,众多人物之间的关系更是纵横交错、千丝万缕。这种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既体现在社会、血缘关系上,也表现为一种修辞关系。人物之间的修辞关系,是通过多种修辞手法的融合与叠加,建立起来的一种人物之间的超因果、超时间、超情节的纯粹美学意义上的关联。它架构起了人物之间关系的立体系统,构成了小说的深层结构。同时,它也饱含着中国所特有的文化和美学的内涵,构成了中国古代叙事作品的艺术神经,成为中国古代叙事作品极富民族特点的艺术手法,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全书以贾府盛衰为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轴心,囊括政治、经济、官场、世俗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人们纷纷从各个角度对《红楼梦》进行解读,时至今日热度仍然不减。《红楼梦》之所以能够至今仍让人称颂,除了其本身的魅力外,还与作者独特的人物刻画手法是分不开的。有鉴于此,本文将着重探析《红楼梦》的人物刻画手法。  相似文献   

9.
以“梦”命名的《红楼梦》充满着对人物梦境的描写.这些梦境描写除了现实主义外,绝大多数是刻画人物的心理特征,可以说,这是曹雪芹独创性地再现人物心理的出色成果.  相似文献   

10.
赵新娘曾是受压迫的偏房,其争逐"扶正"的"反抗"并不因此而具有正义感.她明以弱者忠仆的假象泣血殉主,暗操软刀催命谋位,是王氏、严监生两条孱弱生命事实上的杀手,强烈的荣身诉求扭曲了她的人性,泯灭了残存的良知.她与匍匐在"荣身"路上的儒林群丑相互为表里,同属需要拯救灵魂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是一部诗化小说,在其众多意象中,"桃花"意象有着丰富的涵义,它与全书着力塑造的重要人物林黛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探索桃花意象与林黛玉人物塑造的关系,利于深入揭示林黛玉人物塑造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2.
试图通过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霍译及杨译版本的译文进行举例对比,分析归化与异化策略在原著人物的姓名、外貌、言语、行为等方面的体现,并指出运用归化与异化策略进行翻译均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13.
陈非 《广西社会科学》2006,(11):152-155
以往对阿Q的诸种解释都不能说明阿Q身上所体现的人性的丑陋具有普遍性的原因。如果把阿Q纳入以个体生命为本体的框架中重新进行审视,阿Q的诸种行为方式以及隐藏在这行为方式背后的人性负面特征,则不仅是阿Q所具有,而且也存在于每个个体生命之中———阿Q是人性丑陋的化身。鲁迅正是通过阿Q荒诞的人生结构与变形的精神状态,完成了一部关于人性丑陋的寓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分析《哈姆莱特》,认为它是文艺复兴时期激烈的思想冲突的形象反映,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15.
现代作家张爱玲以冷静和同情的笔调在她的代表作《金锁记》中深刻地剖析了主人公曹七巧的情爱欲、生存欲和财物欲被扭曲后所产生的破坏力 ,刻画了现代女性在旧式大家庭中痛苦挣扎以及沉沦的轨迹 ,塑造了一个性格乖戾的抗争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红楼梦>语料库为基础,采用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对<红楼梦>中人物的"哭态"作了全面、系统地分析统计,探讨了影响作者选择不同"哭态"的因素及"哭态"描写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正>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的这场笔墨官司,据说是由胡适开头的,六十多年来一直在红学界聚讼不休.近年来,不少红学家认定后四十回并非高鹗所续,乃是无名氏的续作;也有红学家认为就是曹雪芹的原著,胡适早年提出的曹雪芹作前八十回,高鹗续后四十回的论断缺乏科学根据;有的人还认为后四十回中包含有曹雪芹的某些手笔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新近据新华社上海1987年9月18日电文称:复旦大学统计学系副教授李贤平采用计算机科学中的模式识别法和统计学中的探索性数据分析法,并结合过去红学家发掘的资料对《红楼梦》进行研究,认为它的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据《石头记》增删而成(前此另有人作《石头记》,成书于1732年前后,约三十万字),其中插入他早年著的《全瓶梅》式小说《风月宝  相似文献   

18.
蔚然  文革红 《江汉论坛》2003,(2):112-114
《红楼梦》取得了中国古代小说前所未有的艺术成就,历来为评论家激赏。然而人物容貌描写却存在明显的不足。《红楼梦》中人物容貌描写沿袭前代小说,以“只见”引出骈偶句,生硬插入文中,阻断行文的流畅自然,而且描写时大量袭用陈旧意象,缺乏个性特征。虽偶有精彩之笔,但前代小说中也不乏此例。因此《红楼梦》人物容貌描写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与作品整体艺术成就相比,可谓碧玉微瑕。  相似文献   

19.
路翎小说中描述的疯癫诸相,如自虐、极端狂妄自大、虚妄的幻觉体验、道德上的自我惩罚、情欲绝望的兽性等,既是社会真实情状的书写,又是他的挖掘人物“原始强力”和发挥作家“主观战斗精神”文学观念的集中体现;这不但强化了作者对造成疯癫的黑暗丑恶社会愤怒的控诉,而且拓展了人性书写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试论《红楼梦》中人物对话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红楼梦》中人物对话的功能曹金钟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作家都是驾驭语言的圣手,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更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曹雪芹驾驭语言的卓越才能,主要是通过《红楼梦》这部千古名著表现出来的,而且主要是通过其中的人物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