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柳宗元从小就受到以舜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他把尧、舜之道当成自己毕生奋斗的政治目标,无论是为子、为夫、为父、为人、为友,还是为官,都恪守孝道,努力付诸实践,不愧为舜文化的忠实传人.学习和借鉴柳宗元,大力弘扬以"孝道"为核心的舜文化,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文素质,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必将起到巨大的良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起源于黄河流域的舜文化,到了湖湘地区产生了多元性文化意义,即包括政统、道统、文统、神统的多重文化意义.多重意义的舜文化一直参与着湖湘文化的建构过程,对湖湘地区的各个层面的文化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舜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它的产生和发展已绵延了四千多年。舜文化中的一些精神仍在历史长河中发扬光大,它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积淀为一种民族心理。构成了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精神,同时,也为今天我们当代文化的构建提供了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4.
作为五帝时代舜帝认知行为的概括,舜文化已经成为我国自古以来一面有凤来仪的道德旗帜.舜文化的性质、价值和意义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文明传统,展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舜文化的精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用濡染舜文化的社会主义棱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思潮,并通过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实现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优化.  相似文献   

5.
杨增和 《理论界》2007,(8):165-167
舜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在道德文化上,建立在对现代文明负面效应的批判之上的后现代与舜文化在生态伦理观上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循环伦理,人与动植物循环相生的生命价值伦理,万物一体的整体生态思维图式。  相似文献   

6.
舜故事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即舜死苍梧,葬于九疑,这是汉代以后对于舜死及葬地的主流说法,也得到后世各王朝的普遍承认.但作为华夏集团的首领,其葬地远在长江珠江分水岭地区,难免令人生疑.分析可知,舜故事的定型文本整体呈现嵌套、混合的双重结构,可能是由北、南两个地方性版本发展而来的.舜葬九疑说是南方版本关于舜葬地的描述.舜故事南方版本在春秋时期因陈楚交往而产生,随着南岭北部边缘潇水流域战国到汉的政治进程而日趋流行,其中秦始皇派10万大军戍守九疑、汉武帝在零陵置郡,都起了关键作用.司马迁撰写《五帝本纪》时选择了九疑说,在文本上对其进一步强化.王莽在九疑山修建舜陵舜庙,最终将之实体化.国家祀典确立,舜葬九疑说遂成历代正统.  相似文献   

7.
主流意识形态需要良好的文化生态来滋润涵养,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和精髓,引领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从历史和现实的逻辑来看,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一直具有深远的文化渊源和鲜明的文化旨趣、文化取向;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使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复杂的文化生态;新时代,繁荣兴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良好的文化生态,可以不断拓展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舜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之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唯一延续 ,是华夏文明本质的表现。上古时代虞舜的思想和政治作为 ,使古代东方人类社会从野蛮时代过渡到文明时代。以舜为主体形成的道德文化 ,主要表现在家庭人伦、为人行事、仁德政治诸方面 ,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之源。在实施法治的同时加强德治 ,必须继承并发扬优秀的道德传统和民族精神 ,推动世界文明的交流与融和  相似文献   

9.
舜帝形象历来较为复杂,从逻辑上讲,他至少具有三张面孔:一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二是神话传说中饱含幻想与想象的主人公;三是诸子百家所阐释的文化符号。自先秦以来,诸子百家对舜帝形象及舜帝事迹广有阐释.论及影响则以儒家为最。儒家的阐释呈现出以家为核、以孝为先、以和为贵、以礼为绳、以利为归等价值倾向。由于舜的传说广为流传,舜的事迹被反复阐释,舜的故事成了民间故事反文人创作的母题.舜的形象成了众多文学形象的范本,舜的文化性格影响了民族性格的形成,因此,深入推进舜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友爱还是公正?面向物事本身来分析“舜父杀人”案例之后人们必须做出各自的选择。而舜作为天子的表率作用使得他可能的任何选择都将对整个社会伦理与律法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孟子为舜所做出的选择实质上反映了其时个人所依恃的家族与国家之间的势力博弈,而现代社会中失去家族庇护的个人在与国家的直接交往中其任何选择都无法摆脱公正的控制,儒学试图在现代社会中重新提升友爱地位的努力显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1.
吴钧 《齐鲁学刊》2008,(2):144-146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叛逆的勇士",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无疑对鲁迅的精神世界和文学创作及翻译活动产生了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鲁迅的"中间物"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鲁迅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开拓出一条使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鲁迅创作与晚清学术思想存在某种承传关系。"在古书里摸索",以至于"从字缝里看出字来",从而发现了礼教"吃人"的本质,这是鲁迅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路。鲁迅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性态度,得益于他对"西学"的认识,通过接受"西学"的科学观念和方法,鲁迅最终走出清代学术的理路而进入了新的文化境地。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全集》中有四次提到《支那人气质》。可见,在鲁迅终其一生的关于中国国民性的思考、批判、重建和实践、选择之中,斯密司的《中国人气质》一书自始至终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阿Q所代表的中国国民性的核心就是“精神胜利法”,但这种“国民性”却并没有直接受到道家文化传统的影响,它是民间道教思维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衍化。鲁迅的怀疑与否定精神明显可见道家传统的影响,怀疑与否定精神本身并非只有消极、破坏的功能。从反面来看,正是怀疑与否定,才推动了积极、正面、建设的形成与发展。鲁迅经由与老庄道家非常接近的思路构建了“鲁迅式的沉默”世界,表现出他情感的丰厚博大。  相似文献   

14.
王学谦 《齐鲁学刊》2007,1(2):93-96
中国的道家文化是鲁迅生命意识最重要的传统思想资源。道家文化对价值自然的体认对鲁迅创作构成重要的影响。鲁迅对自由境界的体验,对自然人性的道德理想的追求,具有鲜明的道家文化精神。鲁迅强旺的自由意志承续着中国道家文化“疏狂”的酒神精神。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遗产与胡风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宇 《齐鲁学刊》2008,6(3):136-143
作为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事件,胡风的悲剧与鲁迅的遗产密切相关:鲁迅生前结怨甚多,胡风承载了许多恩怨;在鲁迅精神已经不合时宜的时候,胡风执著地继承着鲁迅精神;在文学的发展日益远离鲁迅的时候,胡风执意坚持鲁迅的方向;在知识分子独立人格日益失去生存空间的时候,胡风仍然试图像鲁迅那样立足于文坛。这一切构成了胡风与时代环境的矛盾,从根本上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历史上,鲁迅先生受人们崇敬。他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以及文学家,更是第一个倡导图书装帧并在自己的书籍中实践的作家。本文从鲁迅的书籍装帧艺术的时代背景、风格理念、视觉要素以及鲁迅对图书装帧设计思想的贡献等方面作了分析,旨在站在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客观分析鲁迅图书装帧设计风格理念以及对民族性的继承和图书装帧设计思想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鲁迅:启蒙路上的艰难持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新宇 《齐鲁学刊》2001,3(3):47-55
作为五四新文化的主将之一,鲁迅在五四高潮过后一直处于各种矛盾和冲突之中。他有过彷徨,也曾经游移,但鲁迅的思想无论怎样发展变化,都始终守护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立场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现代知识分子话语。考察鲁迅在五四之后面对的矛盾和介入的论争,每一次都与五四新文化和现代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面临的危机有关。从鲁迅走过的路,可以看到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艰难,同时也可以看到现代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顽强持守。正因为这样,鲁迅才在20世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心目中树起了坚不可摧的雕像。他的光辉不属于跻身于庙堂之侧的文人,也不属于走向民间的鼓动家或隐居者,而是属于获得了独立人格并意识到自己的先驱者使命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8.
鲁迅翻译观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梅 《学术探索》2012,(8):125-129
业内对鲁迅翻译的研究大多聚焦在他的"硬译"风格和异化理论。然而纵观鲁迅的翻译生涯,可知鲁迅的翻译观经历了曲折的流变过程,从编译、意译,到直译乃至"硬译",最终他强调应视受众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每次流变都揭示了鲁迅在思想上的转变和对中西文化与文学的重新思考。本文缕析鲁迅翻译观的发展脉络,梳理他翻译策略的变迁,描画了鲁迅作为一个建构新文化的现代主义者和备受争议的翻译家的本真面貌。  相似文献   

19.
士大夫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社会现象,这一群体的存在,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使中国精神命脉得以传承。士大夫用手中的笔去记录事件,还历史一个公正清白,以其刚正不阿的性格去监督限制皇权的滥用。鲁迅凭借犀利之笔,直指社会病灶痛处,对中国人的劣根性进行了无情批判。在鲁迅身上折射出的社会责任感正是鲁迅对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传承。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的文化镜像与符号:孔子与鲁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和孔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标志性人物,体现了在中国社会文化发生重大转折时代的文化诉求和创新,其意义和地位的形成不仅与某种社会文化的转型期的特殊语境相关,而且经历了一种长期反复的符号化过程,是一种被建构的文化镜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