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灵感的研究在美学研究领域是一个难题,因为它具有特殊的美学特征,这几个特殊的美学特征分别为:亢奋美、独创美、瞬时美、神奇美。  相似文献   

2.
论形象思维的普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哲学家认为形象思维是不存在的。许多美学家认为形象思维仅仅存 在于艺术创作之中。本文对这两种传统理论提出质疑,初步认为,形象思维 与抽象思维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二者是相辅相成,结 合为用的,艺术创作与科学研究尽管在思维实践中各有特点,不过,它们同 样都既需要使用抽象思维,也需要使用形象思维,而不是各有一套独特的思 维方式;形象思维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各种实践之中。本文对形象思维的特征 也作了一些新的探索,认为它不是感性认识,而是理性认识中的思维方式之 一;形象性、概括性、创造性、运动性是它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旅游景观的特征入手,分析论述了自然旅游景观的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嗅觉美、巧合美,人文旅游景观的造型美、协调美、风情美、意境美等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随着地域性文学意识的觉醒与强化,近些年来,黑龙江省文艺界、学术界,就“北大荒文学风格”、“黑水诗派”、“北部文学”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讨论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尚未得出明确结论。为推动学术讨论深入发展,本文仅就北大荒小说创作的美学特征谈点粗浅看法。毋庸讳言,就目前态势来看,北大荒小说创作,还未形成一种文学流派,甚至有人  相似文献   

5.
论“共鸣”的美学特征赵连元文艺欣赏中的“共鸣”现象,历来是文艺理论中争议较大,且至今尚无定论的问题。尤其是在“文革”中,“共鸣”曾被当作全民文艺的来源而倍受挞伐。这样,就使这一本来就十分复杂的问题更加讳莫如深了。其实,“共鸣”问题并不神秘,它是文艺欣...  相似文献   

6.
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这已是没有疑义的了。而和作家创作相联接的是文学欣赏活动,它是作家艺术实践在读者方面的继续和延伸,是文学作品作用于现实生活的中介。没有这个中介,文学的社会功用和美学价值就只是潜在的东西。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是认识社会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论诗词的形象和形象思维●袁第锐一在文学艺术上有些词义向来含混,界说不清,或无界说,造成了理论上的困难。其实,这些名词混乱,往往导源于文的繁简或使用上的问题,概念上本无差别或差别不大。例如意与象,实即意识(诗意、观念)与形象(境界、意境)。《周易》说:...  相似文献   

8.
李唐  董天时 《学术交流》2020,(3):166-174
在中国诗歌史上,王安石为从"唐音"到"宋调"的嬗变起了重要枢纽与奠基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宋诗面目,王诗的艺术成就是在其将自己的诗学思想不断进行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取得的。王安石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经世致用的文化观念,其诗学思想中既把"适用"作为诗歌创作及传播的目的,同时又立足于对诗歌自身艺术规律的挖掘,并重视诗歌的审美特性,讲究情感充沛,强调自然清新,主张意味隽永、提倡琢炼工巧,对诗歌艺术有着比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论“趣”的美学特征和表现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趣”是与腐、板、呆、俗等相对立的一种存在。它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态灵活多样 ,本文从“生趣”、“机趣”、“谐趣”、“奇趣”、“天趣”、“远趣”、“拙趣”、“雅趣”等八个方面对之进行概括和把握 ,以期对“趣”这一中国美学范畴作一个比较深入和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金雅 《浙江学刊》2004,(5):110-116
从现存资料看,梁启超的美学思想活动主要为1896至1928年间.其间以1918年欧游为界,可分为1896至1917年的萌芽期与1918至1928年的成型期.前期以<变法通议·论幼学>为起点,借<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和<惟心>奠定了审美、人生、艺术三位一体的美学思想的基石,并通过"力"与"移人"的范畴突出了艺术审美的功能问题.后期以<欧游心影录>为起点,借<"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等一批论著,论释了"趣味"这一极富特色的核心范畴,并通过"趣味"将美的人生价值层面与艺术的情感实践层面相联结,延续、丰富、深化了前期的美学思想.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前后期发展呈现出"变而非变"的演化特征,凸现了其人生论美学的基本学术立场和由社会政治理性观向文化人文价值观迈进的基本轨迹走向.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就庄子美学和柏拉图美学关于美的本质、审美观照以及艺术美的范畴等问题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东西方两大浪漫精神渊源的共同本质和共同追求;也提出了东西方艺术美差异的根本美学原因,从而主张张扬中华固有美学之精神,采撷西方美学之精华,以发展中国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12.
温克尔曼通过对拉奥孔雕塑的分析,提出了希腊的美在于“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这一观点奠定了德国新古典主义的美学基础.希尔特则认为拉奥孔雕塑不是为了表达“美”,而是为了表现人物濒临死亡时所感受到的剧烈痛苦这样一种“特征”.希尔特的“特征论”由此引发魏玛古典主义与德国其他文化流派之间一系列的美学论争.歌德认为,希尔特的特征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他只注重现实的真实性,而忽视从艺术真实的角度去理解人物所遭遇的痛苦可以被崇高和优美所软化这一艺术规律;拉奥孔是一曲悲剧的田园诗.歌德关于艺术真实与现实真实的辩证分析,不仅解决了希尔特的疑难,并且为德国新古典主义打下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论体育运动美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世纪后半期,体育运动得到迅猛发展,成为最令人瞩目、最受欢迎的文化现象之一。体育运动的高度美学价值显然也在于竞赛中的愉快精神和带有技巧性的雄姿气概。首先,社会上对体育运动的广泛兴趣和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群众性,使体育运动成为培育美感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并且也成为不论男女老少都迫切需要的事物之一。第二,体育运动的美学内容日益显示出它的特色,当然对于体育运动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然而,如果我们不了解什么是体育运动美的本质,我们就不能准确地观察到左右该过程的规律及其趋向。第三,今天,体育作为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观赏节目出现了,它吸引着成千上万的  相似文献   

14.
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李洲良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综而论之,豪放飘逸,这已成为文学史上的定论;若析而论之,这种豪放飘逸的美学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目前学术界尚未取得一致的或令人满意的结论。本文拟从诗歌美学的角度,对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作一番具体考察,以期得...  相似文献   

15.
“元曲”发展与时代特征如果进一步把它凝缩,从时间上划分可以前期杂剧为代表;从流行区域看,又可以大都杂剧为主体。而前期杂剧实际上是以大都及周边地区的兴盛发达为标志的,所以,大都杂剧体现了“元曲精神” ,……  相似文献   

16.
古代哲学是建筑于实体观念之上的本体论哲学,古代美学则认为美是实体——本体的某种属性。近代哲学是建筑于实体——本体论基础上的认识论哲学,近代美学则视美为感性认识的对象。现代哲学是抛弃了实体观念的意义论哲学,它认为世界是作为意义对象而存在的。现代美学认为美不是实体的属性,也不是感性认识的对象,而是理性面对着的意义世界。审美消除了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因而美在主客观范畴之外),超越现实世界,领悟存在的意义,使人真正进入自由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8,(1):91-94
柏拉图在其著名的回忆说中提出理性与思维能否直观的问题,从而构建出审美活动中理性直观的理论,对西方哲学史和美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桑塔耶那的自然主义美学袁义江,赵廉乔治,桑塔耶那(Georgesantayaha)(1863-1952年)是现代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还是一位文艺批评家、小说家和诗人。他写了许多关于哲学、美学、文学和文化问题的著作,对美国思想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美学研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做到与时俱进,应面向大文化、面向精神和物质层面、面向应用。大文化将自然科学技术及人文科学完全包容,是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文化的整合。美学研究在关注精神层面的人文精神的同时,也应面向生活的物质层面,为科学与艺术、科学与美的结合,做出自己的贡献。美学研究面向应用,是从理论的高度分析解决这两个层面的实际问题,去创造美、宣传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