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确定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关于人口的计划生育的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把人口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指出:“中国对人口增长实行严格的控制,是从我们的切身利益出发的,这是中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多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方针、政策、思路,实践证明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本文将结合90年代以来全国开展的计划生育工作“三结合”,并在总结浙江省“新家庭计划”活动的基础上,就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2.
拜权教衰落中的“拜物教复兴”──当代中国经济关系嬗变十分析之二巫继学一、始所未料:改革迎来了“拜物教复兴”改革唤醒了人们对金钱的重新热望,人们突然感到“权”在衰落中国人在将近半个世纪以来,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如此大胆地表白:我爱钱,谁富谁光荣;从来没有...  相似文献   

3.
重建公平     
重建公平杨耕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公平问题引人瞩目。有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公平的关系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实行市场经济必然导致公平的破坏和丧失;社会公平只能建立在市场经济之外,高尚的道德只能从“场外”灌输给“场内”的人们。在我看来,这是一种...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保障中的二元结构 ,造成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薄弱与不健全 ,这种状况给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 ,也是农村中“多子多富”与“养儿防老”观念的物质根源。要解决“养儿防老”的现实问题 ,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建立一种新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本文就农村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原则、内容、步骤、措施、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一、鄂华创作的独特性在回顾与论述20世纪中国文学时,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先生为这一时期的文学勾勒出大致的框架①,即认为这一时期的文学是:走向“世界文学”的中国文学;以“改造民族灵魂”为主题的文学;以“悲凉”为基本核心的现代美感特征;由文学语言结构表现出来的思维的现代化进程,以及由这一概念涉及的文学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从内容与形式上看20世纪中国文学,这样的评价是中肯的,但从这一评价角度去看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作家鄂华,此人则是这一时期文学的“独一个”。因为无论从鄂华的作品看,还是从其追求看,…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理念”韩庆祥(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哲学博士)“五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对当代中国发展的设计。从哲学角度研究当代中国的发展,使我们首先提出这样一个迫切而重要的问题:哲学应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一种什么样的“核心理念”?这既关系到哲学在当代的...  相似文献   

7.
北京故宫建福宫成富素私人会所,南京宋美龄别墅变身高档餐厅,这一系列事件了中国文物保护与商业开发的现实矛盾。宝责的文化资源被特权与利益裹挟,其根本原因无非是试图通过包装和运作,实现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和公益价值的商业化“变现”。传闻真伪姑且不论,由此引发的一个问题却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思:类似故宫这样以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社会公益机构,是否可以从事追求商业利益的经济运作,即公益机构的经济行为是否存在着法律上的边界?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和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始终关注着我国的人口问题,提出了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战略思想,指导制定了"实行计划生育,合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发动亿万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对中国人口问题认识的深化和大人口观的确立我们曾经在解决人口问题上就人口谈人口,就计划生育论计划生育,这样在实践中难以取得群众的充分理解,致使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一度成为"天下第一难事"。邓小平同志在分析中国国情的时候,深刻地总结和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构想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的成功实践,推进了我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有效地维护了地区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一国两制”构想作为指导我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其理论原则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与统一,即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维护一个中国的原则。早在1983年6月,邓小平就明确地、坚决地拒绝台湾“完全自治”的提法,说“完全自治”就是“两个中国”,而不是一个中国:“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①1990年9月,邓小平指出,台湾某些人想搞“一国两府”,这实际上还是…  相似文献   

10.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方针。提高人口素质与计划生育工作是一致的。如果人口增长过多,势必会妨碍人均消费水平提高,而人均消费水平得不到提高,直接影响人口素质提高。 从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由于全党的重视,各方面的努力,控制人口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从一九七九年以来,农村普遍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虽然打破了过去那种不利于计划生育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但是家庭生产职能的恢复又在一定时期  相似文献   

11.
也释“末业”和“倚市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月刊》今年5月号刊登曾维华先生的《释〈史记·货殖列传〉中的“倚市门”》,文中指出“倚市门”应作商业解,总的来说是能够成立的,但其论证有不尽恰当之处,故作本文提一些修正意见。《史记·货殖列传》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因为“刺绣文”属于末业的范围,所以曾文花较多篇幅来证明“‘末业’在古代是很清楚的,是指‘工商业’”。这结论好像没有什么问题,很多论著都这样说,简直成了定论,实际上是有问题的。因为并不是中国古代所有时期或所有人所说的“末业”都…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中国以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实践 ,是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广泛的一场社会变革 ,其内涵与特征只有用“社会转型”这个概念才能最恰当地反映和概括出来。现阶段的社会转型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当然也对计划生育与人口控制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如何使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工作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问题作出初步探讨。一、我国现阶段社会转型的特点  从世界范围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的角度考察 ,当今中国所进行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3.
“文学是人学”这一由高尔基所开创的学术命题,不仅在前苏联的文论界遭到了践踏和歪曲,而且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也成为中国文论界讳莫如深的话题。为此,钱谷融等人在逆境中所进行的理论探索,至今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新时期以来,此一命题从作为一个颇富政治色彩的文学观念被重新提出,到对文学的“人学”内涵的反封建意义的强调,再到文学的人类本体论哲理内涵的揭示,充分显示了其不断扩大的理论空间和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宇宙本体论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心问题。古典美学中的所谓审美心胸、艺术观照方式、艺术创造本质以及形神关系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围绕着宇宙本体论这个中心展开的。离开了这个中心,上述问题都会失去它的最终根据。不过,对此,古时一开始并不是从美学角度加以探讨,而是从哲学意义上加以探讨的。在先秦时期,老、庄哲学首先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宇宙本体论的问题。“本体”(。ntology)一词本源于西方哲学,先秦哲学中并没有“本体”这个范畴。但却有与之内涵大致相同的范畴,即“本报”。庄子说:“好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富而不知…  相似文献   

15.
论孔子的经济伦理思想及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活动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人类各历史时期均存在的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孔子的经济伦理思想包括哪些内容?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与社会影响如何?以及对我们今天的市场经济建设又有何启迪意义?本文试就这几个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大家.孔子经济伦理思想的内容大体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欲富恶贫”的人性前提.孔子认为“欲富恶贫”是人的一种共同的普遍的倾向。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l’这是孔子从自己的经验、阅历出发,用他深造、睿智的眼光洞析人性而得出的又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对邓小平理论的阐述,试从理论学术上谈一谈邓小平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特征问题。一、邓小平理论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原则性邓小平同志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原则性,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是邓小平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他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1页;以下凡弓I自此书,只注页码)“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207)这个原则建立在中国社会现实和历史进步规律基础之上。首先,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十几…  相似文献   

17.
朱雨 《家庭科技》2008,(11):19-20
《塔木德》箴言:“没有能力买鞋子时,可以借别人的,这样比赤脚走得快。”浙江商人的成功大都是借别人的钱来成就自己的梦想。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人有三种,一是天才,二是人才,三是蠢才。花大钱办小事是蠢才;花小钱办大事是人才;不花钱办大事是天才。”在浙江商人中很多人是在“零资产”、“零资源”的情况下善用别人的资本富起来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论:“失语”与阐释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今,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意义——或者说是否有意义——正在成为一个愈来愈醒目的焦点。许多人迫切地渴望启动这一笔理论遗产,从这里发现重大的理论资源。他们已经同时意识到这样的危险:如果无法重新赋予生命,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具文化的木乃伊。另一方面,“现代性’制造的历史转折设置了巨大的文化隔阂,解开这一笔理论遗产之上的密码困难重重。人们可能遇到哪些问题?现今,人们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复杂心情集中体现为两个症状:“失语”的焦虑和“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呼吁。①这似乎是相互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一位朋友要出任地方行政长官,就跑来问孔子:“你是一位智者,你说我这个地方行政长官该怎么当啊?”孔子说,搞管理很容易,也很不容易,我只能告诉你9个字:“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对这9个字我是这样理解的: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华文化乃至整个东方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的话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自成立一年以来,为了推进本学科的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围绕现实的热点、理论的焦点和学术的前沿,在人民大学领导和学术界同行的关心、支持下,已经举行过多次学术活动。2001年年底举行的一次学术会议,之所以定名为“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学术研讨会”,大体出于这样几点考虑:第一,中国社会学和中国社会转型结下了不解之缘。它是由中国社会转型的需要和推动而引进和产生的,并经历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各个时期:从1840年至新中国成立109年慢速转型期中的后50年,到建国后至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