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法治的界域:由“法治××(区划)”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在某些地方在套用"依法治×"模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建设"法治××(行政区划)"的地域性口号或决策,这不仅仅是提法上的不当,更可能使"法治"的精神与内涵发生错位.法治的实现固然有赖于地方的法制化,但法治的行政区划化却可能导致架空国家法治以及悖离我国政体的恶果.行政区划化"法治"存在着一系列危害和弊端,因而必须予以否定.为了推进法治以及保证法治的统一,在地方法治建设中,地方化不得进入司法的"领地",而只能在立法和行政的空间内展开.但法治国家的建设,除了建构法律制度之外,更少不了民众对法治的认同,因此更要注重民众法治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从“法制”到“法治”毛泽东、邓小平法律思想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制”和“法治”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文章分析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法律思想,并对两者进行比较,强调指出只有从“法制”走向“法治”,把法治作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共同追求,依法行政、依法执法,才能真正实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实现主权在民。 相似文献
3.
自1949年建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民主。由于政治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民主实践经历了初创期、曲折期、恢复期、全面建设期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同时也是一定历史和政治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文章对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民主实践的这四个阶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每个阶段的重要历史事件以及产生的影响,为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民主的完善对策提供研究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法社会学的视角对当下流行的关于西部开发中法律制度建设和发展的理路及范式进行了反思.认为从制度建设的向度看,在西部开发过程中,西部坚韧的传统法律文化观念与"活法"必然将与现代性的法律制度发生一场历史性的全方位的遭遇.这场遭遇可能孕育着中国法治模式从整体上实现本土化,即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模式的历史契机.故对西部开发中的法治建设的模式和路径的选择上,不宜一味地在初始阶段就强调以单纯的立法形式进行制度建构.这样可能会忽视或扼杀西部开发中富有原创性的各种本土性制度萌芽.当务之急是抓好现有政策和法规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5.
6.
7.
伊斯兰教具有悠久的历史,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作为一种宗教信仰,伊斯兰教在中国有着广泛的传播,目前它在回、维吾尔、哈萨克等10个少数民族约2000万穆斯林的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清真寺是传播伊斯兰教思想和广大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和礼拜的场所,清真寺经济在历史上有过独特的作用和影响,本文侧重对历史上清真寺经济产生的历史背景、收入来源和经营形式进行考察,说明这种经济的局限性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十七年,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专业化的文物保护行政体系,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建立了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中央政府颁布的一系列重要法规和政令,在国家建设中的各个历史阶段适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促进了文物保护与国家建设的相互协调。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使数以千计的中华文明中最宝贵、最精华的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这些成就是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体现,表现了新中国在现代国家构建进程中强大的国家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法制”与“法治”的关系,认为从“法制国家”到“法治国家”的转变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建设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我国陶瓷业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了瓷器业发展对我国国际交往、贸易的历史作用。目前,加入世贸组织已成定局,在此之后,如何重现我国陶瓷业的历史风采,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仅是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之上的精神现象,而且也存在于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化传统中。中国传统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扎根于中国的历史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的心理结构之中;当代中国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构建同样需要坚持这一原则,只有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才能在文化的深层次上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共走向世界的内在逻辑关系,以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长久的课题,启示后人。 相似文献
13.
大寨精神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富国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5):10-13
大寨曾经是中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农业学大寨的是非功过党中央早已作出明确的定论,但大寨精神的时代意义不应否定。大寨精神的时代内涵可概括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知难而上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爱社会主义的革命精神;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考察大寨精神的时代内涵,把握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对于解决目前的"三农"问题及战胜农业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文祥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英、美、日工业化时代及其前奏期的企业与社会间的联系状况表明并证明这样一种逻辑:企业为社会所塑 造——特定社会塑造特定状态的企业,相同社会环境带来相同的企业状态,不同社会特色形成不同的企业 性征;企业状态既在横向上因社会环境而互有同异,又在纵向上呈现出一个因社会发展而渐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16.
回顾我们党治理四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过程,并总结其基本经验,对于新时期治理日益凸显的四风问题,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所谓双向考察方法,是指依据历史过程的走向而展开的不同向度的把握历史过程的方法,它包括逆向考察和顺向考察两类共四种。它们分别是从“现在”向“过去”和从“未来”向“现在”的逆向考察,从“现在”向“未来”和从“过去”向“现在”的顺向考察。马克思运用该方法,分别对历史过程中的自然次序、因果关系和发展次序进行了考察,而非单纯由果溯因的“从后思索”。在建构其理论体系、进行社会批判中,双向考察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解决中国农民土地问题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根本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将关系到中国革命的成败。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方针政策,并付诸实践,较好地解决了旧中国难以解决的农民土地问题,这不仅使中国革命获得了成功,而且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起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战略高度统筹考虑把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从而促进了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回顾各五年计划和规划可知,教育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指导,但又要防止完全依靠计划,把一切统得过死的倾向。教育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必须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必须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各级与各类教育的全面协调、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