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2)
一首诗的内容,主要是景和情.景是景物,是自然现象;情是情感,是心理活动.景是外在的,情是内在的.这两者截然不同,但又很难分开,有时甚至是融为一体的.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诗歌创作,对自然景物着重描写,对内心情感着重抒发.写景与抒情是我们诗歌创作的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对《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始终怀有浓厚的兴趣,从中汲取了许多经验、智慧的养料,这对他的思想和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认为,毛泽东的争取同盟军,结成广泛统一战线、“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等政治谋略,有对三国时代政治智慧和方略的借鉴;毛泽东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卓越军事指挥艺术,受过三国时代战争策略的启迪。本文指出,毛泽东经常援用三国时代(包括中国其它古代时期)的故事和人物来教育、启发干部,成为他领导方法上的一大特色;毛泽东还常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三国时代的一些人物和事件进行品评,显示出他的真知灼见和独特的眼光。 相似文献
4.
《水经注》的写景语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翰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3)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的写景语言是非常出色的。这是中国文学史和文学语言发展史上值得称道的成就。这一成就的取得是与社会环境和作家的主观作用分不开的。南北朝时期,南方的经济繁荣,政治比较稳定。君主们爱好和提倡文学,使文人受到鼓励;他们趋附时尚,倾心于文学创作。他们有游好山林的生活体验,致使描写自然风景成为创作的重要内容。北方,由于外族长期混战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严重破坏,使文学发展陷于停滞。但拓跋氏统一之后的一系列措施,也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又加南方文化的影响,文学创作也渐趋繁荣,南北文学趋向融合。这就使山水文学 相似文献
5.
徐君慧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
小说,历来是被封建统治者认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但清太宗却命大学士达海、范文程把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孟子》、《通鉴》、《六韬》一起译成满文,作为必读书之一;封建士大夫骂《水浒》诲盗,骂《红楼梦》诲淫,却不骂《三国》;而且有的还引用《三国》故事入诗入文入奏章。这当然是因为《三国》讲的是帝王将相的故事,宣扬封建道德忠义的缘故。然而,直到今天,《三国》也为人民群众所欢迎:农民起义,从它学到战 相似文献
6.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三国演义》的地理分析曹诗图,李晴《三国演义》是我国一部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对于文学、历史、军事、政治乃至经济、哲学、地理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曾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众多的著述,对于弘扬... 相似文献
7.
于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6)
《三国志》、《三国演义》与诸葛亮文化现象于平一段风雷激荡的三国纷争历史,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诸葛亮。诸葛亮的人品才智、丰功伟业为后世所景仰,因之演成代代相传且不断拓展的诸葛亮文化现象。诸葛亮文化现象值得研究的内容很广泛,论者尽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 相似文献
8.
王志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117-123
《三国演义》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人物,小说着力表现的是曹操、诸葛亮、司马懿这三个接力式的人物,他们是三国这段历史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强者,其他人物都直接间接地陪衬或烘托这三个人物。 相似文献
9.
《三国演义》和《史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沐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6,(2)
一、《史记》的可比性《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它的艺术成就是惊人的。数百年来一直烩炙人口,为百姓所喜闻乐见。其中一些主要故事和主要人物,几乎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在中国文学史上那些数不胜数的历史演义小说中,《三国志演义》可谓出类拔萃,风格独异。何以会如此呢?对这一艺术现象,作何解释、如何认识呢?前人也曾震惊于《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觉得并非一般稗乘可比,并试图从历史上探求这一艺术巨著的成因,罗绎某些迹象以揭示《三国志演义》这一艺术之宫的奥秘。有的认为民间艺匠的艺术编构影响了罗贯中;有的认为《三国志》等丰富的史料成就了罗贯中;也有的认为元末动乱的现实促进了罗贯中,如此等等,尽管这些看法亦不无道理,但却没有揭 相似文献
10.
子衿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7,(2)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它与陈寿《三国志》、司马光《资治通》有关部分的血缘关系很浓,《三国演义》的不少章节可以说是《三国志》、《通》的演绎,这方面前人已有不少文章论及。笔者觉得《三国演义》与《世说新语》也极为“通家”。在“文学”这一特点来说,可能《三国演义》与《世说新语》之关系所显示的文学上的规律更具吸引力。一、《世说新语》为《三国演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世说新语》给《三国演义》所提供的资料是很多的,依《世说新语》的目录记述顺序排列如《德行》篇有‘’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庚公乘马… 相似文献
11.
刘治立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0,(3):54-55,,59,
《傅子》中收录了大量有关三国纷争及人事沈浮的故事,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将其中的大量篇幅首尾完具地引入,所引达五十三条约六千三百余字,为罗贯中的创作的《三国演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故事都取材于《傅子》 相似文献
12.
陶剑平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4)
金圣叹有云:“写景是填词家一半本事,然却必须写得又清真,又灵幻,乃妙.”(见《圣叹全集》卷六)清真灵幻,意当包含清丽粹真与空灵洒脱两个方面.我国诗文,素尚清真;空灵的境界,亦为人们所乐道.李白怀古:“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既指其人,兼指其书法,明白拈出了“清真”二字.清人钱咏《履园谭诗》说的诗写景物“太切”则“粘皮带骨”,不切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则实可谓是对“空灵”亦即灵幻的具体注脚. 相似文献
13.
宋维迪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97-198
<水经注>虽是一部地理学著作,在文学史上却有着较高的地位.其写景语言更是峭丽峻洁.鄙道元在<水经注>的写作中选词精审,构句简练整洁,修辞逼真,而又具有切入景物深邃的语言表现力.因此,研究探讨<水经注>中写景的语言艺术,对于提高文学语言的艺术水平,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永良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4)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构成了一个千古不朽的艺术典型群。诸如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孙权、周瑜、鲁肃等,都给人以血肉丰满、栩栩如生之感。对此,人们已经研究得很深入了,尤其是人物性格的鲜明性,更是研究得非常透彻。本文只就其中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发展性,略陈孤陋,是谓“别论”。典型的性格都应是多样化的有机组合。《三国演义》的人物性格并非抽象单一,而是很丰富的。已故学者傅继馥同志在《类型化艺术典型的光辉范本》一文中曾说:“《三国志演义》人物的主要特征,绝大多数是某一道德品质的典范的表现。例如,曹操的奸、诸葛亮的忠贞、关羽的义、刘备的 相似文献
15.
章培恒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88,(2)
沈伯俊、谭良啸同志合编的《三国演义辞典》就要出版了。这在《三国演义》研究史上,实在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三国演义》这部书的文学价值,已无庸赘言。仅从“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之类的俗语的流行,也足可看出它在社会上的影响;因为诸葛亮之所以广泛地被人们作为智慧 相似文献
16.
杜贵晨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4)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在戎马倥偬日理万机的革命生涯中,他又是一位异常勤奋的读书人。在一定的意义上,书给了毛泽东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因此,研究毛泽东的读书是我们认识这位伟人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研究的一个新的课题。毛泽东博览群书,用力最勤的有两大类:一是西方的马列著作,二是中国古代的文史经典。在两类书中,他对中国古代文史典籍更为熟稔。这点,许多了解毛泽东读书生活的同志都注意到了(参见龚育之、逢先知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毛泽东著作中引用最多的是中国古代文史人物、事件和名言,这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他是一位有中国传统文化涵养的巨人。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与《三国演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1)
《三国演义》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具有政治、军事、外交、管理等多方面的价值和相当高的美学成就。它的好处之一,是能在如何做人应世方面给人提供参考,给人以斗争的智慧和力量,使处于不同时代、不同环境的人们变得聪明起来。毛泽东——这位新中国的缔造者,他的一生是从事伟大革命实践的一生,也是刻苦读书自学的一生。但世人可能只知道他终身喜读马列、鲁迅作品、经史子集和《红楼梦》,不一定知道他喜读《三国演义》,今就此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8.
李冲锋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三国演义)第106回:“却说柯晏闻平原管辖明数术,清与论(易)。”数术,又叫术数,是探讨未知宇宙力量及其同人的关系的一门潜科学,今天通称之为神秘文化。数术在我国已有漫长的发展历史,是炎黄文化百花园中最富神秘色彩的奇株。其主要功用是预测以达趋合避凶之目的。数 相似文献
19.
李泮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4)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可是,武侯祠里,北固山上,宛洛遗踪,日益引起游客的留连、凭吊!这当然与《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文化价值越来越被重视有重要关系。时代变易,思想不同,认识事物也异。近十年来,由于极左思想被逐步消除,人们开始摆脱教条主义的禁锢,敢于用自己头脑去思索,于是,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正在形成。在这种学风的影响下,《三国演义》研究推陈出新,出现百花齐放的景象。尽管《三国演义》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说已尽窥这个艺术宝库的奥秘,对此还是任重而道远。如何进一步深化《三国演义》的研究,这本身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梁汉皋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2)
读《三国演义》,宛如进入中国古代人才展览画廊。正如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所指出的那样:“古史甚多,而人独贪看《三国志》(指演义小说)者,以古今人才之众未有盛于三国者也。”作为一部凝集着古代中华民族丰富智慧和政治军事斗争经验的杰作,《三国演义》蕴含着多种多样的价值。本文仅从人才学的角度,对《三国演义》进行初步探讨,以便为今天的企事业领导提供一些在竞争中识别人才,使用人才的一点经验。一、得才兴邦与尊重人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