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炯权 《社区》2005,(24):40-42
王大爷太寂寞了,总是希望家里来个人。知道哪天该收水电费了,他就早早在门口等着,只要听到动静就立刻把门打开。为了能有人跟他说说话儿,王大爷还想出了一个绝招——把家里的马桶弄坏!房管所的水暖工小方怎么也不明白,王大爷家的马桶为什么老是坏。一次,小方给王大爷修好了马桶,两天后又去敲门问“:大爷,您的马桶没坏吧?”王大爷一愣,随后一把抱住小方,抽泣起来。他把实话告诉了这个水暖工:“如果不是你来修马桶,我就连说话儿的人都没有!”这是作家曲兰在报告文学《老年悲歌》中的一段描述。说话原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可是,现今的老年人别…  相似文献   

2.
杨荣  张西贝 《社区》2012,(28):34-35
【案例】一大早,遛弯出门的王大爷就看到一辆救护车停在小区2号楼1单元门口,从楼门口里急匆匆地走出来一位年轻人对急救车上下来的护士说:“快点吧,我爱人晕倒了。”护士跟着年轻人迅速走入楼里。王大爷纳闷,这不是小齐吗,家里出什么事了?王大爷跟着也走进单元门。刚上到二楼,王大爷吓一大跳。只见二楼楼梯口的墙上涂满了红漆,还写着骂人的话。这是谁干的啊?楼上楼下的邻居们聚拢起来,纷纷议论着。王大爷心想,得赶紧把情况通报居委会,没走两步,迎面碰到匆匆赶来的居委会书记和主任。  相似文献   

3.
由甲 《社区》2014,(10):57-57
最近,辽宁省大连市海军广场社区的老王夫妇闹起了分居。原因其实十分简单,就因为养花的问题。原来,王大爷退休后开始在家养花。他尤其喜欢养兰花。可是,王大爷的老伴晚上总是失眠,无意间听说兰花会导致失眠,就说啥也不让王大爷继续养兰花了,最后在儿女的劝说下,王大爷将兰花搬至客厅,老两口才停止闹分居。  相似文献   

4.
关注老年人的老年空巢综合症心理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大爷为什么自杀? 王大爷王大妈老两口几十年来一直与儿子一家生活在哈尔滨。几年前由于工作的原因,儿子一家迁居海南,只留下一个正读大学的孙女与两位老人做伴。虽然与儿子媳妇团聚的时间有限,但孙女常在身边,老两口为她忙忙碌碌,倒也其乐融融。半年前,孙女大学毕业后,也去外地工作了,王大爷老两口就像换了个人似的:王大爷喜欢做的木工活不再碰了,大妈每天的秧歌也不再扭了,以前当作生活点缀的打趣斗嘴没有了,就连做饭吃饭也成了应付差事。短短几个月,王大爷王大妈就显得苍老了许多,终于有一天,70岁的王大爷穿戴整齐,服下了过量安眠药。…  相似文献   

5.
刘好为 《社区》2011,(15):26-27
在老伴儿的陪同下,84岁的王大爷3月23日在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的社区卫生站里接受了年后的第一次常规检查。当天负责给王大爷体检的小吴介绍,王大爷患有肺气肿、高血压等多种病症,自两年前在大医院治疗得到缓解后,就—直在这里进行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6.
宗禾 《社区》2011,(10):26-27
在老伴儿的陪同下,84岁的王大爷3月23日在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的社区卫生站里接受了年后的第一次常规检查。当天负责给王大爷体检的小吴介绍,王大爷患有肺气肿、高血压等多种病症,自两年前在大医院治疗得到缓解后,就一直在这里进行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7.
问:最近,王大爷只要到室外跑上一圈,或者晒一会儿太阳,被太阳晒过的皮肤就会发红发痒,于是只好去医院检查。王大爷很纳闷儿,自己以前没有皮肤病啊,为什么会这样呢?答:王大爷患的是光敏药物皮疹,由于患有高血  相似文献   

8.
刘晓祯 《社区》2008,(36):56-57
王大爷是社区里有名的倔老头,还特别能说会道。退休以后,他每天到院子里晒太阳的时候,总是高声地发表自己对各种事情的见解。但是老伙伴们发现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别人不能说他不好,只要别人有一句话说他不好、不对,即使没有恶意,他也会马上暴跳如雷。这老爷子的个性着实鲜明,使周围的老邻居见了他,都畏他三分。  相似文献   

9.
退休在家的王大爷,是位善于思考的人,订了许多报纸,脑子里的信息量大。由于经常看报,法制观念强,警惕性也高。一天下午,他一个人在家练习书法,突然听到有人敲门(他家住在三楼),热情好客的王大爷赶忙放下毛笔,离开书房,打开里层门,隔着防盗门仔细看着来人。只见来人是位20来岁的年轻人,头发长长的,穿着一身干干净净的牛仔服,手中拎着一个公文包,他的脸和手都很干净。年轻人(浓厚的口音):“大爷,就您一个人在家吗?”王大爷开口问:“您有事吗?”年轻人说:“大爷,我是煤气公司的管路检查员,听说你们这一带住宅楼里管道漏气,所以挨家挨户来检查一…  相似文献   

10.
好人王大爷     
陈鲁豫 《可乐》2010,(10):39-39
王大爷是谁啊?王大爷就是院长。那院长又是谁啊?院长就是凤凰卫视执行副总裁兼中文台台长王纪言。在全情投入凤凰之前,他一直是北京广播学院副院长,大家院长院长叫习惯了,很难改口,以至今天凤凰上上下下张口闭口都是院长。偶尔谁叫出个王台长,不用问,不是外人就是新来的。这准能让人呆呆地愣上一会儿,搞不清楚在叫谁。  相似文献   

11.
《社区》2008,(24)
王大爷是社区里有名的倔老头,还特别能说会道。退休以后,他每天到院子里晒太阳的时候,总是高声地发表自己对各种事情的见解。但是老伙伴们发现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别人不能说他不好,只要别人有一句话说他不好、不对,即使没有恶  相似文献   

12.
戴军 《社区》2012,(9):47
2010年6月,北京市通州区北苑街道帅府社区开展党员公开承诺活动,老党员吕杰当时很发愁,承诺什么呢?正巧前不久他居住的那栋楼的看门师傅不干了,丢车、乱贴小广告的现象时有发生,于是吕老当即表示以后这大门就归他负责了,他要守好这道安全门。  相似文献   

13.
人老了,千万别唠叨,这是我老伴年轻时常告诫婆婆的一句话。可是,在老伴老了的时候也变得唠叨起来了,早晨她总爱念叨,被子要叠好,地面要打扫,去菜市场买菜要买新鲜的;晚上睡觉前则老是说,锁好防盗门呀,睡觉被子要盖好啊。老伴的这些唠叨就像是设定了回放功能  相似文献   

14.
江太发 《山西老年》2013,(12):61-61
邻居王大爷今年70多岁,数月前开始感到头晕和疲乏无力.自以为是一种年老体衰的必然现象,就没有去医院看病,自己在附近诊所配了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但服用后似乎没有什么疗效。  相似文献   

15.
房前屋后     
《社区》2008,(19)
家住上海棚户区的王大爷对外地人一直有偏见,认为他们是不安全因素,还经常找他们的麻烦,甚至因一些小事到居委会去告他们的状。令王大爷没想到的是,在他家遭遇意外时,竟是这些他看不上的外地人含命救了他和他的老伴。  相似文献   

16.
著名作家王蒙在《我的人生哲学》中说:“我们常常讲不服老,该不服的就不服,例如人老了一样能够或更有条件学习,不能因一个自命的‘老’字就满足于不学无术。该服的就一定要服,我年轻时扛过200斤重的麻袋,现在扛不动了,我没有什么不安,这是上苍给了我这样的豁免,我可以不扛200斤的麻袋了,我感谢上苍,我无需硬较劲。”这话说得很有哲理,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有这么一位老同志,退休之后,坚信“人老骨头硬,越老越中用”,决心“大干一场”。他制定了一个宏伟的计划:3年内要出5本书(两部回忆录、3部长篇小说),其中一部要获全国大奖。于是他埋头写…  相似文献   

17.
《可乐》2006,(12)
听过一个很无聊的笑话,说是一个老教士临终前感慨这辈子没有沾过尘世中的女子,一个年轻的教士听着可怜,就给这个老教士找了一名妓女。一切结束之后,这个老教士依然长吁短叹,年轻的教士以为他要忏悔,没想到老教士的新感慨是:这跟修女有什么两样?我常常听朋友张口闭口都是"艳遇",我就在想他们是不是像那个笑话中的老教士一样,渴望  相似文献   

18.
王瑞卿  张可 《社区》2014,(24):8-9
王大爷住在北京二环边上,出家门不远就是北京的护域河。没事儿的时候,王大爷会到护城河边走走。不过王大爷空闲的时间并不多,他是社区里的积极分子,每天忙于组织社区活动队活动,往往还要代表社区参加各种比赛或者是汇报演出,这些任务都是“上面”派下来的,不能推脱。所谓“上面”,对于社区居民来说,就是社区居委会。当然,社区活动队开展活动,或者是参加比赛,社区居委会是会提供经费的。  相似文献   

19.
孙卫利 《社区》2013,(28):47-47
“老伴快来看,这上面讲的故事跟咱们遇到的一样。”王大爷一边看着防骗宣传板报一边叫着老伴。这是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焦西街道综治办在辖区开展的治安防范及法律知识集中宣传活动现场。  相似文献   

20.
要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就必须转变落后的观念。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促进南北文化的整合,使东北人吸纳南方人特有的商品经济意识,重新建立符合时代特征的思想和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