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的葛兰西就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从国内的研究情况来看,80年代关注的是葛兰西的实践哲学,这一关注与80年代的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紧密结合在一起。90年代之后,葛兰西的政治哲学思想受到学界的青睐,其市民社会理论构成了90年代国内市民社会一般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大众文化研究的兴起,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相似文献   

2.
哲学研究的转向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 ,我国哲学研究在研究意识、研究内容、研究趋向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客观变化的需要 ,使之更好地承担起“反映和表达”时代精神、“塑造和引导”时代精神的双重使命 ,恢复哲学“爱智”的本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应树立以实践为核心的哲学新观念 ,立足于解决当代社会实践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着眼于对大学生的理想教育。  相似文献   

3.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完成了划时代的哲学革命,作为其结果,又创立了崭新的革命哲学;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这一不朽勋业的辉煌结晶。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新创,实践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深刻的哲学底蕴,只有实践唯物主义导致历史唯物主义并与之相结合,才构成马克思完整的哲学革命观,真正反映马克思哲学革命变革的实际历程。所以我们看到,在1844年以前,马克思虽然在许多论著中都阐发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但由于缺少实践唯物主义作为其内在的哲学根基,因此,这些思想始终是零散的,一直停留在经济与政治关系的第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实践过程辩证法视野中的发展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发展哲学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一方面.发展哲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另一方面,发展哲学研究也存在着困境,主要是对发展做社会发展狭义解释,从而使发展哲学既难以与其他发展学区别开来,又难以从形而上学维度把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贯穿起来.超越上述困难在于应用马克思实践过程辩证法,以实践过程为基点的思维方式从对象意义上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并试图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构成一种哲学解释原则.  相似文献   

5.
一、一切真理都是一个系统哲学是随着社会实践和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每当具体科学产生划时代的发现时,哲学必然随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并在整个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实践发展中产生巨大影响的系统论,也同样对哲学产生强烈的影响。虽然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是对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和发挥,但系统科学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历了研究范式的转换。在这一过程中,高清海先生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念的变革为主线,以批判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为起点,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重新阐释,进而提出了实践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具体的人"的观念和以人和人的活动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观念。这种围绕着实践概念而展开的多层面、多方面的哲学研究,从逻辑行程上看,是从现实的具体的实践出发,进到对实践的思维抽象,再上升到逻辑的具体层次上再现以弘扬人的主体性的实践的总体,揭示了20世纪80—9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转换的内在机制;从历史的行程上看,充分地展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0世纪80—90年代自我革新的思想历程。在这一思想历程的每一个阶段,高先生都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留下了自己的思想足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高先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我革新的探路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三重意蕴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认为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 ,马克思哲学是一种现代实践哲学范式 ,它超越了作为理论哲学的实体性哲学与主体性哲学两种范式 ,构成了现代哲学之典范 ;其次 ,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超越于与市场经济实践方式相匹配的主体性哲学的现代实践哲学 ,能够通过社会批判而起到一种使现代市场社会健康发展的作用 ;再次 ,马克思哲学与作为古代实践哲学之典范的中国传统哲学同属实践哲学理路 ,在思维范式上所具有的亲合性 ,使之可能构成中国哲学重建的一个积极的、非常重要的中介。  相似文献   

8.
<正> 哲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又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服务。但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又有区别,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并以其特殊方式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服务。哲学是以世界观的理论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它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根本方法。这就是哲学所独具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实现了哲学视域的转换1.从“一切存在”转换到“人的社会存在”;2.从“人的类本质”转换到人类的生产交往共同体;3.确认“人类活动”是实践人类学哲学的思考框架;4.明确了哲学的目标理念人类的个体自由、生存合理性与发展规律性;5.强调了哲学的理论旨归从实践上改变“非人世界”,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6.创立了哲学的实践批判原则以实践作为观察世界和社会历史批判的本源;7.确立了实践人类学哲学的边际关系与中心法则等。这几方面共同形成了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实践人类学哲学,这是马克思一生理论关怀的总体特质。  相似文献   

10.
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 ,中国社会已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无论是观念层面 ,还是实践层面 ,中国均进行着重要的转型。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 ,面对生动新异的社会实践 ,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旨趣 ,或围绕哲学理论体系本身、哲学元问题进行争论和建构 ,或试图走出纯思的、“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 ,就哲学在现实社会的功用进行探究 ,即应用哲学研究。应用哲学自上世纪 80年代提出后 ,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多年来 ,应用哲学研究成果纷呈 ,观点林立 ,许多学者或提出应用哲学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或尝试建立应用哲学的学科体系 ,或探究应用哲学的基本原理 ,新见迭出 ,争鸣不断。本组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就应用哲学展开研讨 ,这无论对哲学理论自身来说 ,还是对应用哲学来说 ,都是一种思。  相似文献   

11.
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 ,中国社会已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无论是观念层面 ,还是实践层面 ,中国均进行着重要的转型。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 ,面对生动新异的社会实践 ,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旨趣 ,或围绕哲学理论体系本身、哲学元问题进行争论和建构 ,或试图走出纯思的、“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 ,就哲学在现实社会的功用进行探究 ,即应用哲学研究。应用哲学自上世纪 80年代提出后 ,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多年来 ,应用哲学研究成果纷呈 ,观点林立 ,许多学者或提出应用哲学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或尝试建立应用哲学的学科体系 ,或探究应用哲学的基本原理 ,新见迭出 ,争鸣不断。本组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就应用哲学展开研讨 ,这无论对哲学理论自身来说 ,还是对应用哲学来说 ,都是一种思。  相似文献   

12.
从哲学中分离出应用哲学的根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 ,中国社会已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无论是观念层面 ,还是实践层面 ,中国均进行着重要的转型。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 ,面对生动新异的社会实践 ,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旨趣 ,或围绕哲学理论体系本身、哲学元问题进行争论和建构 ,或试图走出纯思的、“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 ,就哲学在现实社会的功用进行探究 ,即应用哲学研究。应用哲学自上世纪 80年代提出后 ,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多年来 ,应用哲学研究成果纷呈 ,观点林立 ,许多学者或提出应用哲学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或尝试建立应用哲学的学科体系 ,或探究应用哲学的基本原理 ,新见迭出 ,争鸣不断。本组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就应用哲学展开研讨 ,这无论对哲学理论自身来说 ,还是对应用哲学来说 ,都是一种思。  相似文献   

13.
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 ,中国社会已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无论是观念层面 ,还是实践层面 ,中国均进行着重要的转型。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 ,面对生动新异的社会实践 ,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旨趣 ,或围绕哲学理论体系本身、哲学元问题进行争论和建构 ,或试图走出纯思的、“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 ,就哲学在现实社会的功用进行探究 ,即应用哲学研究。应用哲学自上世纪 80年代提出后 ,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多年来 ,应用哲学研究成果纷呈 ,观点林立 ,许多学者或提出应用哲学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或尝试建立应用哲学的学科体系 ,或探究应用哲学的基本原理 ,新见迭出 ,争鸣不断。本组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就应用哲学展开研讨 ,这无论对哲学理论自身来说 ,还是对应用哲学来说 ,都是一种思。  相似文献   

14.
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 ,中国社会已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无论是观念层面 ,还是实践层面 ,中国均进行着重要的转型。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 ,面对生动新异的社会实践 ,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旨趣 ,或围绕哲学理论体系本身、哲学元问题进行争论和建构 ,或试图走出纯思的、“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 ,就哲学在现实社会的功用进行探究 ,即应用哲学研究。应用哲学自上世纪 80年代提出后 ,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多年来 ,应用哲学研究成果纷呈 ,观点林立 ,许多学者或提出应用哲学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或尝试建立应用哲学的学科体系 ,或探究应用哲学的基本原理 ,新见迭出 ,争鸣不断。本组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就应用哲学展开研讨 ,这无论对哲学理论自身来说 ,还是对应用哲学来说 ,都是一种思。  相似文献   

15.
哲学应用的制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 ,中国社会已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无论是观念层面 ,还是实践层面 ,中国均进行着重要的转型。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 ,面对生动新异的社会实践 ,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旨趣 ,或围绕哲学理论体系本身、哲学元问题进行争论和建构 ,或试图走出纯思的、“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 ,就哲学在现实社会的功用进行探究 ,即应用哲学研究。应用哲学自上世纪 80年代提出后 ,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多年来 ,应用哲学研究成果纷呈 ,观点林立 ,许多学者或提出应用哲学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或尝试建立应用哲学的学科体系 ,或探究应用哲学的基本原理 ,新见迭出 ,争鸣不断。本组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就应用哲学展开研讨 ,这无论对哲学理论自身来说 ,还是对应用哲学来说 ,都是一种思。  相似文献   

16.
继《真理与方法》一书之后 ,伽达默尔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其致思的重点由哲学解释学转向了实践哲学。伽达默尔建构实践哲学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 ,其中与哈贝马斯等人的论战是最重要的契机 ;在与古希腊思想家的对话过程中 ,逐步厘清了实践、实践哲学等概念 ,这是其建构实践哲学的逻辑前提 ;致力于消解科学和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则是其实践哲学的中心话语 ,实践哲学的理想内含于这种消解过程当中  相似文献   

17.
布洛赫重建的马克思哲学的希望本体论 ,通过对 2 0世纪 3 0年代原苏联哲学界建构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之自然本体论、机械论和静态思维等严重缺陷的冲击 ,在很大程度上阐发了马克思哲学内在的现代意义 ;若与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哲学界提出的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体论相比 ,则又显露出忽略唯物史观的客观性、规律性和真理性的重大不足  相似文献   

18.
实践在什么意义上可以成为本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鹏 《东岳论丛》2005,26(2):29-33
实践既是马克思哲学的逻辑旨归 ,也是马克思哲学的逻辑起点 ;在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中 ,世界是人的世界 ,即人的活动创造的、包含自然、思维于自身的社会历史 ;作为社会历史本源的实践与绝对不变的惟一无涉 ,而与生成变化不可分割。在上述逻辑意义、社会历史意义和生成意义上 ,实践可以成为本体。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创立了“新唯物主义”。在哲学对象上,马克思由“一切存在”(整个世界)的形而上学本质,转向了“社会化了的人类”即人的社会存在这一具体境域,创立了以“人的社会存在”为对象的人类学哲学;在哲学立场上,马克思从自然物质本体论转向社会的实践本源论,创立了实践世界观;在社会历史动力观上,由精神意识动力观转向物质生产实践动力观,创立了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唯物史观即实践史观,从而为人类学哲学奠定了基础;在哲学功能上,由传统的追求“解释世界”的认识论哲学,通过实践和人对世界的实践关系,而转向了追求“改变世界”,即改变人类的不合理生存状况的人类学哲学。  相似文献   

20.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最大特色在于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实践问题。它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将使中国社会主义的全部社会生活,社会实践发生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大变革,也必然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具有跨世纪的新形式的哲学。因此现代哲学面向现实、面向经济、面向实践、面向发展、面向未来,是哲学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我认为市场经济大实践对现代哲学提出的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