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论述和评价刘勰的文学观点时,很多专家都强调指出:刘勰的文学观点渊源于儒家的文学思想,“刘勰的中心思想毕竟重在发挥儒家的现实主义理论”(郭绍虞说)。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仅仅强调这一点是不够的,因为还有一些儒家以外的思想,对刘勰也有相当重大的影响,而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道家思想。说到这里顺便插几句话,去年十月笔者到四川大学访问杨明照教授(《文心雕龙校注》一书的作者)时,他曾提到周振甫先生也认为刘勰颇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因此论述一下刘勰文学思想中的道家因素,并不是一件没有意义的工作。在《文心雕龙》等著作中,刘勰对道家的推崇并不亚于儒家。《文心雕龙·诸子》说:“及伯阳识礼,而仲尼访问;爱序道德,以冠百氏。……李实孔师,圣贤并世,而经子异流矣。这是孔、老并重。《文心雕龙·诸子》:“孟轲膺儒以磬折,庄周述道以翱翔。”《灭惑论》:“得意忘言,庄周所领;以文害志,孟轲所讥。”这是孟、庄并称。又《灭惑论》说:“若命缀俗因,本修教于儒礼;运禀道果,固弘孝于梵业。”“寻柱史嘉遯,实惟大贤,著书论道,贵在无为,理归静一,化本虚柔。”这是儒、佛、道三位一体。从《文心雕龙》对老、庄著作的评价来看,刘勰对老子的著作评价甚高,而对《庄子》  相似文献   

2.
老子的道德哲学及其现代道德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 ,中国古代的第一位大哲学家 ,著作《老子》,分上下篇。上篇以“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起首 ,被后人称为“道篇”;下篇以“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开头 ,被称为“德篇”。故合称《道德经》,其“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1。“道”和“德”是老子哲学中的一对极为重要的概念和范畴。“道”是其最高实体和一切哲学思想的来源 ,离开“道”无从谈老子的道德哲学 ,也无以言道家哲学 ;而“道者 ,道之舍也”2 ,《韩非子·解老》中说 :“道有积而德有功 ,德者道之功。”其意即是 :“道指世界本源 ,德…  相似文献   

3.
<正> 一我国古代文论文道关系中,有个影响深远的传统观点,即文道统一的观点,实来源于孔子的“文质彬彬”观。《论语·雍也》篇载: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的“文”,并非现今所说的“文学”。孔子生活的时代,文学还没有取得独立的品格,也就没有现今所说的“文学”的观念。《论语·先进》中虽然出现过“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发表的一些研究庄子审美观的文章,一般都认为他具有崇尚自然朴素美的思想。本文拟就此问题提出一些质疑。 一 不少论者常常抓住《庄子》一书中“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天地有大美”等个别词句,而认为庄子有“崇尚自然美”,赞美大自然的审美观。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 其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所表现出来的是虚静无为的思想。《天道》篇说:“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成玄英疏云:“无为虚静者,实万物之根本也。故所尊贵,孰能与之争美也!”就是说,天道是无为的,做  相似文献   

5.
魏泉 《东岳论丛》2002,23(1):101-103
在庄子思想体系中 ,言意关系是跟道与物、形与神、实与虚一样 ,是相对应的概念。所谓“言不尽意” ,是有限不能穷尽无限的意思 ,无限不仅仅指无限大、无限多 ,也可以有无穷小、无穷细微之意 ,其极致接近于无。“得意忘言”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庄子所推崇的“忘言”不是对“言”的否定和舍弃 ,而是对“言”的超越 ,是一种“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的理想境界。《庄子》中的言、意概念可以做不同层次上的理解。“言不尽意”是针对表述者而言 ,“得意忘言”则是针对接受者来讲的  相似文献   

6.
老子的虚无     
老子的虚无龙乐山今中外,研究老子的各式各样,但直接研究老子虚无的却不多见。然而,虚无在老子的心目中却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庄子曾这样概括老子的道:“唯道集虚”。可以说,老子一生都在追求虚无,即追求“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四十章,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7.
虚无观是道家道教思想文化重要的基础性观念之一,特别是以人体身心性命修炼实践为特质的道教内丹学理论体系中,几乎篇篇丹经说虚无,虚无乃是无上道之本源。以清代内丹学名著《乐育堂语录》为研究切入点,辅以《道藏》核心典籍,对内丹学语境下的虚无观念作一初步系统考察,可以揭示出在内丹学理论当中,虚无观与内丹学诸多范畴之间复杂深邃的逻辑传承关系;以微精神分析学阐述虚空蕴含无限能量的可能性,可厘清道教内丹学所谓虚与实、有与无之间生命能量转化的脉络与前提。  相似文献   

8.
魏园 《兰州学刊》2013,(9):210-212
庄子的重要概念“封”所分隔开来的物之间因为还有亲密性从而具有能够再次结合贯通的可能,离开道之路也是返回道之路,而返回道之路即诗化的言说方式.在此区分了两种语言观,即符合论的表达和“语言说”,而后者即诗化的言说方式就是庄子使用的道说方式.“天籁”即诗化言说将在场者留在远处以使之持存,而诗化的言说即道说最终就是一种寂静之音,即庄子所说的“大辩无言”.  相似文献   

9.
列子“贵虚”的人生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先圣先哲,中国哲学史上曾有过一种高度概括的说法,说,孔子贵仁、老子贵柔、墨子贵兼、列子贵虚等。魏晋时期注《列子》的张湛在《列子序》中也说,“列子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我们该怎样理解列子的“虚”?“虚”同等于“无”吗?列子的“虚”与老庄的“虚无”有什么区别?据《列子·天瑞篇》记载:有人问列子,您干吗以虚为贵?列子说,既为虚,就无所谓贵贱;若心存贵贱,那就还不是虚。又说,要排除人为的名义,莫如保持清静,莫如保持虚默。因为恪守清静虚默,就掌握了道的所在;追求得失予取,就丧失了事物的本性。待事物的…  相似文献   

10.
儒道价值观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 ,儒道两家在价值观方面的实际影响最大。儒道两家有许多分歧 ,但也有一些共识。儒道两家都把“道”看成价值的本体论依据 ,儒家侧重“道之诚” ,以“诚”为终极价值目标 ,道家侧重“道之真” ,以“真”为终极价值目标。由此出发 ,儒家承认形式美 ,讲究尽善尽美、文质彬彬、以美比德、以德统美 ,追求中和之美、道德之美 :道家不承认形式美 ,也不承认道德规范的有用性 ,讲究返璞归真、与道为一 ,追求纯朴之美、内秀之美。儒家所说的圣人以诚为本 ,主张超凡入圣 ;道家所说的圣人以真为本 ,主张超凡脱俗。儒家提出“大同之世”和“小康之世” ,大力倡导合群观念 ;道家提出“小国寡民”和“至德之世” ,反对危害群体。在价值观方面 ,儒道两家相互补充 ,共同引导着中国人的总体价值取向。相对而言 ,道家的影响不如儒家大。  相似文献   

11.
读了《江汉论坛》1980年6期吴林伯同志评论拙作《论<文心雕龙>的纲》等三文的大作后,获益良多,无任感佩!然而笔者尚有与吴同志商榷者,特草此文,以答雅谊。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篇》有一句话说:“岂好辩哉,不得已也。”笔者此刻的心情,也是这样的。通读吴同志的大作后,感到我们双方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对《文心雕龙》之“道”的理解。吴同志认为《原道篇》所说的“道”是儒家之道,而笔者则认为是佛家之道,从而也就对一系列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因此笔者决定对《原道篇》之所  相似文献   

12.
"明"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是一个凸显认识论意旨的概念,特别是在原始道家哲学中, "明"更是一个富有意味的概念.道家所说的"明"超乎一般的认识论的意义,既 非感性之"明",也非知性之"明",而是指向"道"自身的显现、显明. "明"也就是生 存的澄明,道家的认识论与本体论是合而为一的.道家所说的"明"既"明"且"暗",这 也应和着"玄冥"的"道体".  相似文献   

13.
试论玄学中“自然”的儒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二宇在先秦就已出现.最早见于《老子》中,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在先秦大都为道家所谈及,儒家则大多避而不谈.《论语》、《孟子》中皆不见“自然”.而“自然”在《老子》中则出现了,《庄子》中出现了七次.道家的“自然”含义主要有二:第一指天然的、万物的本然状态,“以辅万物之自然,而非敢为也.”第二指无意识、无目的、无为无造.“莫之命而常自然”“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自然”是道家手中的一张王牌,用以反对儒家.儒家积极入世,道家则遁归“自然”.老子把“自然”和道联系起来,“道法自然”,而道和仁义是相对的,“大道废,有仁义.”庄子亦云“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他说,古代之人“在混芸之中,与一世而得澹漠焉”.当时“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不得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时的人们“莫之为而常自然.”至是后来的人们破坏了这种“自然”,出现了圣人,发展出了仁义,才导致了人与人争夺,社会混乱.因此道家主张绝圣弃智,遁归“自然”.  相似文献   

14.
一种古老而权威的美学理论——标举和提倡含蓄美:仅以文学领域为例,刘勰称含蓄能使“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皎然称之为“诗道之极”;张表臣说:“篇章以含蓄天成为上”;苏东坡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姜夔说:“语贵含蓄……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魏  相似文献   

15.
儒家与道家对“道”的论述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 ,通过在本体论意义上的“道”和在认识论意义上的“道”的比较 ,可以发现儒家、道家哲学具有两个特征 :一是缺乏理性 ;二是经验色彩浓厚。因此可以认为 ,儒、道两家哲学的价值重心是人而不是物  相似文献   

16.
一《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庄书问世两千多年来,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过巨大的不可磨灭的影响。魏晋时代的嵇康公然宣称:“庄周吾之师也。”(《与山巨源绝交书》)宋人叶适说:“自周之书出,世之悦而好之者有四焉:好文者资其辞,求道者意其妙,泊俗者遣其累,奸邪者济其欲。”(《水心文集》)章炳麟说:“命世哲人,莫若庄氏”。(《庄子解故》)鲁迅先生对《庄子》有很高评价:“其为文则汪详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曾说:“庄子固然是中国有数的哲学家,但也是中国有数的文艺家,他那思想的超脱精微,文辞的汪洋恣肆,实在是古今无两。”(《今昔蒲剑》)侯外庐先生在《中国思想  相似文献   

17.
刘勰认为文学起源于“道”。而学术界对“道”的含义多失其解。本文认为 ,刘勰所说的“道”含义先后不同 ,首段指自然之道 ,二段和三段前半指神道 ,三段后半指社会政治之道。刘勰的文学起源理论是 :文学起源于圣人上秉天意、下合自然创作的《六经》 ,而《六经》同时又阐发了封建社会政治体制、人伦道德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明”休乎天钧的意思不是跟着是非乃至一切对立的变化去旋转,而是因任是非在旋转,自己却不谴是非,得其环中,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这叫做“两行”;达到这种认识境界,就叫做“明”。“明”是道家认识论的最高范畴,是指达到了对道的认识的一种精神境界。但在怎样才能达到对道的认识、怎样才算达到了对道的认识上,道家内部各派的理解,却浅深不同。老子说:“知常曰明”(十六章、五十五章)。常就是道,尤其指道的绝对性。老子认为,从相对的事物中,认知了主宰它、创生它的绝对,便是知常,便是明了。譬如生物中,牝常“以静胜牡”,所以老子要“知其雄,守其雌”;这就是知常,就是明。器物中“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不知常的人“皆取实”,知常的人“独取虚”。社会中“福兮祸之所倚”,不知常的人“皆求福”,知常者“独曲全”,等等。老子还认为,对于绝对的道的认识方法,不同于对于相对事物的认识,他说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形而上的艺术理论,氤氲着道家、禅宗的玄远灵动的精神,脉脉相通,息息相应。道家哲学认为“目击而道存”,空静明澈的纯粹主体只有以心灵的直觉才能与大化的生命流动相应合,所谓“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在中国本土生长发育起来的禅宗,大量融会了道家(包括儒家)虚静以致明等思想,主张由定生慧,以心印心,泯灭自我与存在的界限,重视整体把握、直觉悟入,反对支解分析、概念思辩。道与禅,是沧浪诗论两大主要的  相似文献   

20.
姚丹 《船山学刊》2012,(3):91-95
老子哲学思想中最核心的就是道论。而与道密切相关的就是"有""无"问题。老子论"有"、"无"可分为两个层面:道体的有无和现象界的有无。其中,包含三个重要的观点,即有无统一、有无相生和有生于无。它一方面阐明了有无的相生与统一,成为中国古典美学虚实说的源头;另一方面又以虚无为本,对中国艺术创作中崇尚虚境的审美理想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为了实现对"虚无"的道的体悟观照,老子提出涤除玄览,也是后世主张虚静的审美心胸理论的源头,因而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