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魏俊 《唐都学刊》2009,25(5):119-122
山东省地方财政体制的变革主要经历了分级包干财政管理体制阶段、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初步阶段以及所得税、营业税分享改革三个阶段.通过改革不仅规范了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提高了省级财政调控能力,而且转变了地方发展经济的思路,分级分税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得到初步建起.但仍然存在着事权界定不清、省级调控能力偏弱、收入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小政府发挥大作用的机制与条件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舍妤一、问题的提起一般而言,衡量政府规模大小的可比指标是财政规模。对于政府作用的大小,则很难用简单的指标来衡量。因为,政府在经济中发挥作用的大小,一般是就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能力强弱而言。虽然这种能力是...  相似文献   

3.
论当代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战略性重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政府经济职能战略性重构的内涵是 :防止、纠补“政府失灵”和克服、弥补“市场失灵”。相应的对策 :一是限制和约束政府权力和职能 ,包括以政企分开为突破口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规范政府干预职能及行为 ;加强对政府调控行为的监督 ;在政府经济职能重构的基础上 ,精简政府机构等。二是提升政府能力特别是宏观调控能力 ,包括财政宏观调控能力、金融宏观调控能力和行政组织调控能力 ;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程度 ;将成本—效益观念和竞争机制引入政府调控的某些领域等 ,从而积极、适度、有效地行使政府对市场运作的宏观调控职能 ,充分发挥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二元机制的优势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思想,是从价值规律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开始的。指出,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是不能缺少“社会中心”,即政府对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因为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性因素。作者还依据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和财政理论,结合我国现实论证,掌握货币流通规律和制定财政调控政策,对于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也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重要工具,但由于二者调控目标、手段与功能的差异而具有各自的局限性,但同时也形成一定互补性,因此,我们应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和调控目标采取不同的政策组合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累了宏观调控的丰富经验,调控艺术日趋成熟,但全球性金融危机无疑向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在我国经济调整期间,我们首先应理顺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关系,从制度上保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内在传导机制的通畅,然后在目标导向下优化选择二者的组合效应方式,既要注意防止总体经济的大起大落,又要保证调控的动态性与市场化取向,只有发挥优化组合拳效应才能顺利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走出经济调整困境.实现保增长目标.  相似文献   

6.
财政作为政府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在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中承担着责任与风险的双重属性。财政风险根源于不断深化的社会分工、政府干预市场的强度、民主化程度与经济全球化,必然产生社会福利水平下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公共产品数量和质量缺失、财政制度效率弱化等负面影响。在中国公共财政转型中,只有借鉴其他国家化解财政风险的做法,确定合理的财政规模、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建立合理的制度约束和评估机制等,才能提高财政抵御风险能力和财政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7.
闵霞 《江右论坛》2007,8(10):9-13
在现代的经济运行过程当中,国债可不仅仅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一个手段,而且也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工具.国债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的:一是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变化,引起社会商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作用,可称为财政效应;二是通过国债余额规模和结构变化,引起货币和其他资产供求关系变化,影响经济体系,可称为流动性效应.国债的发行数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财政收入总额、财政支出总额、国债还本付息额和财政向银行的借款额等因素十分重要.解决我国国债规模的基本途径有加强对国债的使用监督;建立本息偿付机制;适度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国债作为一种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对加大财政投入,启动内需以拉动,促进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和持续增长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地方财政信用发展速度较快,几乎每个省区都存在地方财政信用。是取消还是发展地方财政信用,理论界和实业界具有较大的争议。我们拟依据浙江省地方财政信用的规模与结构现状,在探讨其存在的根源、作用和弊病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研究设想:在强化中央银行对地方财政信用的调控作用的基础上,有效引导和发展地方财政信用,并将财政信用委托专业银行营运。一、当前的地方财政信用规模和结构近年来,浙江省财政信用发展很快。据调查,1989年一季度末累计发放额达14亿元,其中向企业发放贷款8.94亿元,占64%;财政内部同业拆借3.8亿元,占27%;向专业银行发放临时贷款1.3亿元,占9%。在企业贷款中,流动资金贷款占86%,基本建设和挖革改贷款占14%。从全省来看,省本  相似文献   

9.
过去40年我国在建设开放经济中主动构建适应开放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规则体系,持续提升参与开放经济发展、 合作与竞争的能力,积极有为履行开放经济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当前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正面临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政治格局调整冲击、 开放经济治理能力学习"天花板效应"以及全球长期停滞风险限制宏观调控有效性的挑战.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开放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必须加快从适应规则到参与制定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规则的转变,提高适应开放经济的普惠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及优化财政、 货币与汇率政策调控并加强全球宏观调控政策协调.  相似文献   

10.
红色预警——两位留美学者的一份国情报告: 1993年6月,两位留美学者王绍无、胡鞍钢博士曾向高层提交了一份国情分析报告——《加强中央政府在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关于中国国家能力的研究报告》。首次运用全新的概念对中国国家能力做了科学的严谨的评估。报告指出:国家能力包含4种因素,即汲取财政能力、调控能力、合法化能力和强制能力。而汲取财政能力是最主要的国家能力,是实现其它各项国家能力的基  相似文献   

11.
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级政府对国有资产规模的追求远远比对资产质量的追求更为热衷。因为国有资产规模往往与政府的行政权力、各级政府部门乃至各个企业的行政级别直接相关,手中掌握的国有资产越多,权力越大,级别越高,对经济的控制力也就越大。但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庞大的国有资产似乎变成了十分沉重的包袱,压得……  相似文献   

12.
分税制下的地方财源建设问题崔生金分税制是世界各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国家与地方分配关系的~种通行的财政体制。我国实行分税制后,虽然强化了中央财政的调控能力,提高了中央收入占国家财政收人的比重,但财政分配关系发生了新变化,给地方财政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同...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折射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财政理论的演变史折射经济社会制度的变迁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国家财政论,强调财政是凭借国家权威,通过强制性、固定性与无偿性的手段参与分配,以实现国家职能;市场经济条件下孕育的公共财政论以社会契约理论为基础,其核心是政府通过合理限度的财政活动来调控经济,以达到纠正市场失灵,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目的;新时期社会转型与经济转轨阶段,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错位与失衡,则呼唤"人本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民生财政走上历史前台,它顺应时代与社会,必将承担起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而护航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4.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中国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债券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债经济效应研究的基础性命题即李嘉图等价定理受到国内学者的密切关注.在借鉴李嘉图等价定理相关国外文献基础上.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对其在中国的表现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存在预期的情况下,李嘉图等价定理在中国是渐进成立的.因此,国债发行数量的确定应考虑当前财政风险状况、国债的逆经济周期变动特征和货币政策调控要求等实际因素,并要对国债的期限结构进行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15.
资本账户开放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具有双向性,一定程度的资本账户开放有利于提高中国经济安全能力,但也会影响甚至威胁国家经济安全.实证研究也表明,在经济安全条件系统中,衡量指标具有逆向性,即观测值越大,越降低中国的经济安全条件;在经济安全能力系统中,衡量指标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正向性,即观测值越大,越有利于提高中国的经济安全能力,为此,必须确保资本账户开放对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发挥积极效用.  相似文献   

16.
财政以发行国债方式为扩大政府支出筹集资金,在我国现阶段产生的挤出效应是不明显的,其经济效应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总需求的扩张和经济的增长.根据我国现阶段国债对非政府部门投资和消费的挤出效应的特点,笔者进一步分析了其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我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的根源可以划分为货币政策冲击和宏观经济冲击两个层面,通过检验我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主要由宏观经济冲击所引致;1998年以前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比较剧烈,1998之后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明显减弱;由货币政策冲击导致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这意味着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但2003年以来,由宏观经济冲击导致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这说明以国际金融危机为代表的经济冲击对我国经济稳定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消极影响,需对此进行积极的国家经济风险预警和防范。  相似文献   

18.
国家预算是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具体分配计划。它是国家财政指导和干预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具体手段。预算政策是国家对预算收支安排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节分配关系总体意向的体现形式。国家预算具有总量调控和主导调控作用,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印度从独立后就采用复式预算方法,经常帐户与资本帐户分立,资本  相似文献   

19.
国家预算是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具体分配计划。它是国家财政指导和干预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具体手段。预算政策是国家对预算收支安排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节分配关系总体意向的体现形式。国家预算具有总量调控和主导调控作用,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印度从独立后就采用复式预算方法,经常帐户与资本帐户分立,资本  相似文献   

20.
新冠疫情的暴发蔓延使世界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其中日本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失业率上升,消费显著下降。为应对疫情冲击,日本政府迅速实施了规模空前的财政刺激计划。在低利率时代,财政政策成为主导经济政策具有合理性,但在财政支出刚性、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的条件约束下,赤字高企、债台高筑严重制约了日本政府持续实施财政扩张行为。从中长期看,日本有必要进行财政整顿,实施财政规则及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社会保障改革等增收减支的改革路径。中国应以此为借鉴,保持适度财政政策空间,避免债务增长过快,及早应对老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