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日本的财政投资制度,也叫做财政投资贷款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一种比较独特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这一制度在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财政投资是通过国家财政进行的投资贷款活动,这种活动独立于一般会计(日本的中央预算)之外,由日本大藏省采取财政性的信用手段,以贷款、认债等有偿资金形式,按照国家的政策目的,向特定的金融机构和企事业提供资金,以推进国家经济政策和任务的实现。这种活动早在战前就已存在,但当时基本上从属于对外扩张需要,而且比重不大。战后,在1953年确立了财政投资制度,按年度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进行运用。1972年以前,该 相似文献
3.
在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中,日本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干预程度较深,范围也较广。利用财政杠杆进行干预,则是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环。一个国家的财政活动,显示了这个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和趋向。第二次大战后日本财政管理的体制,适应于它的社会经济诸条件的需求,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4.
战后,日本重整军备问题曾引起国际舆论的指责,日本国内舆论也分为赞成和反对的两种意见,执政党和在野党为此也曾发生过激烈冲突。为什么要重整军备,至今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想就1972年以前日本重整军备的原因和内容略加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关于战后日本地价暴涨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战后日本地价暴涨的几点探讨同济大学日本学研究所周雪兰日本地价的水准之高居世界之首,进入80年代在以东京为中心的首都圈地区又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地价暴涨,这就使本已十分严重的“土地问题”,亦即“地价问题”变得更加深刻。由于地价暴涨,致使大城市的住宅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日本国宪法几个问题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宋长军今年11月3日是日本国宪法制定50周年纪念日。50年来,关于日本国宪法的修改一直存在着明文改宪和解释改宪的两种意见,解释改宪占事实上的统治地位。①改宪问题虽属一国内政,但由于日本国宪法修改与否... 相似文献
7.
1945年8月15日日本的战败,使日本人感到精神极度沮丧。战前天皇制度及其思维方式垄断了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权力和权威,把昭和军国主义时代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全部纳入它的范畴。它的崩溃则给日本的统治精英们带来了不堪回首的挫折感,同时又成了普通日本人从残暴的军国主义下求得解放的起点。下限定在60年代的关于主体性的论战,是日本现代史上一场重要的思想争论;是战后日本的特殊精神状态的产物。对于日本人来说,战败意味着昔日占统治地位的一切价值体系的瓦解,尤其是天 相似文献
8.
自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的近二十年时间,日本经济以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0%的高速度向前发展,使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击,战后经济刚刚复兴的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本世纪的"奇迹"。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始终重视发展教育,为经济发展培养了必需的人才。本文仅就日本在这一时期采取的教育对策的几个特点谈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直到七十年代初,日本始终存在着资本不足的问题。然而正是在这个时期,日本经济取得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其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加强投资管理,提高单位资本的生产效盆是一个不 相似文献
10.
对战后日本政治保守化问题,应作为一个过程来全面把握。战后日本政治保守化,经历了四个高潮:(1)1951年旧金山片面和条约签定后,美军结束了对日本的军事占领,大批被解除"褫夺公权"处分的战前政治要人纷纷重返政治舞台。在1952年10月举行的众议院选举中,解除褫夺公权处分的人大量当选,使保守党议员在众议院超过总议席数的2/3。在战后第一次保守化高潮中,保守政治力量在政界确立了对革新力量的绝对优势地位。(2)1960年以社会党为代表的革新力量所支持的"反安保斗争"以失败告终,从此,群众性的政治斗争走向低潮。日本政府成功地把… 相似文献
11.
在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对整个经济的影响作用是显著的。日本战后从1948年重新走上技术发展道路以来,年年为科技研究投入的资金远比欧美发达国家为少。为什么科技基础雄厚,科技费用多的国家,反而不如科技底子薄,科研费用少的国家在经济上取得更多的实效?原因是很简单的: 相似文献
12.
战后日本的历史教科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初期日本对战前历史教科书中历史事实与神话故事相结合、历史教育为政治目的所左右的弊端有着较深刻的认识,并对历史教科书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但日本政界、财界及学界保守势力一直试图通过历史教科书来进行“爱国心”教育,从而引发了三次历史教科书事件,而日本现行的审定教科书制度为其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以“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为代表的日本保守势力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动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战后日本汉字的平民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日本汉字的平民化问题,是近代以后日本为脱亚而全力摆脱中国文化影响的一桩个案。自明治维新前后,为废除汉字、实现国语的言文一致,日本政府与知识界便一直保持着共识。然而,最终能够做到的只是限制了汉字的使用数量,并且在战后以“汉字假名混合文体”作为国家统一的书写模式,推向社会的终端。 相似文献
14.
战后日本的劳动体制是在战后初期美军占领体制下,进行了一系列劳动改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次劳动改革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措施摧毁了日本战前家务制的、半封建的军事的劳动体制,搭起了新的战后劳动体制的框架,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日本出版了不少研究战后改革_的书。.有些论述白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著作对战后改革作了过高的评价。有不少论文纠缠在派系性的李说论辩之中,进展较慢。我在这里提供一些粗浅的意见,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论日本商业银行的几个问题吉林大学于永达对日本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在当今世界各国的银行界、学术界可谓褒贬不一,有的认为日本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是先进的,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而有的则认为其中封建因素太多,是一种落后的、陈旧的模式。那么,对此究竟应当... 相似文献
17.
日本战后的历史是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而如何划分日本战后历史时期的问题就成为研究这段历史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对此,日本学者提出过许多精深之见。但由于言论的角度不同,或者说由于对日本战后历史发展理解的不同,使我不敢苟同。在此,我愿将自己浅陋之见略作披陈,以就教于各位学者、同行。 相似文献
18.
历史认识问题是影响中日两国正常交往的障碍之一。本文以对日本国民历史认识产生重大影响的日本媒体为例,分析了能够表明其历史认识问题的诸多言行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在当前媒介化社会和全球信息一体化进程中,拥有广泛而巨大社会影响力的媒体可以起到促进国家之间正常交往或影响国家之间友好关系的重要作用的论点。认为日本媒体的历史认识问题也是影响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一直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把培养产业界所需要的人材作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出发点。日本在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训练更是政府所经常研究的问题,日本国会还通过工业技术教育促进法,明言“日本工业教育成为发展我国工业和经济的基础”,并代表日本主要经济团体呼吁:“日本的教育必须改革,才能适应日本的经济发展。如果日本在这个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里,不是有目的地发展培养工程师和专业技术教育人才的训练计划,以确保未来工业科技的继续进步,我们的工业科技将会一天比一天地落后于国际水平,使日本无法和其它国家竞争”。 相似文献
20.
战后日本的稅收制度是由一整套稅法和一系列特殊稅收措施构成,它对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了解和研究日本的稅收制度及其特殊措施,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试图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