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翻译中的误译现象试析——小议《骆驼祥子》Evan King译本中的“误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翻译家Evan King的名译本Rickshaw Boy.(洋车夫》,源自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该译本在老舍研究中意义重大。文章主要从“无意误译”与“有意误译”两个层面评析了King译本中的“误译”现象。 相似文献
2.
基于《骆驼祥子》两译本的平行语料库,以视觉行为动词为切入点,探究视觉行为动词翻译与译者风格的关系。研究发现:1)翻译过程中两译者都倾向于将视觉行为动词进行明晰化翻译处理,尤其体现在心理层面视觉动词的翻译上;2)两译本的明晰化程度不同,施晓菁译本较葛浩文译本明晰化程度更高;3)翻译明晰化程度不仅体现出译者对源语理解的差异,也体现出译者风格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詹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4,(2):169-175
从精神分析学的视角分析祥子与虎妞、小福子、夏太太3个女性人物的情感纠葛以及祥子面临她们时截然不同的心理结构,并透析祥子心域中力比多投射、反向表现、阿尼玛原型及其集体无意识、认同与对象丧失性认同等心理运动、演变的过程和发展态势,是解读祥子人格异化、呈现人类心理发展某种趋势与规律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周霞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90-92
小说以大众阅读为目的,同时蕴涵许多文化特质。小说的可读性和文化传递性导致其翻译中的一对矛盾:适应目标读者的改变与忠实传递文化特征。拟从功能的角度分析这一矛盾,通过分析比较《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认为以“目的”为中心的方法对解决该矛盾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5.
李莉辉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
维什尔伦(Jef Versehueren)提出顺应理论,指出语言的使用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了顺应交际的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我们用顺应理论来研究翻译,可发现顺应论对翻译有着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拟从语境关系顺应来研究《骆驼祥子》中的文化翻译。 相似文献
6.
冯波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9(1)
在《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乡愁既有虚构的乡下想象,也有老舍寓居青岛时对故乡北平的现实经验,即一种双重乡愁。祥子乡愁对象的城乡杂糅性不仅质疑了作品的城乡叙事框架,而且流露出老舍超越城乡叙事,意在思辨个人主义的深层意旨。反观同期老舍创作的《文博士》与《骆驼祥子》在创作时间、内容上相似相关的文学史实,则进一步彰显出老舍基于个人主义反思基础之上的跨文化焦虑感。 相似文献
7.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把翻译看做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在目的语环境中来考虑翻译文本.文学翻译作为一种异质文化传播的中介,促进着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在这样的场景下,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过滤现象日益突出,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研究对象.文化过滤的产生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常通过具体的外显形式得以表现;尽管在具体文本中文化过滤程度各异,但它却是文学翻译中一种必然的文化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8.
《骆驼祥子》:承认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克龙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1):10-12
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说,《骆驼祥子》可以被称为"社会悲剧"、"性格悲剧"。但是从人物自身内在的精神—心理结构而言,《骆驼祥子》更应该被认为是"承认的悲剧"。文章通过对小说两个主人公祥子、虎妞悲剧成因的具体分析,阐明了这一结论。它有助于我们转换视野,从一个更隐秘而内在的角度重新认识《骆驼祥子》。 相似文献
9.
王震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5):100-103
现代汉语语法功能包括组合功能和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两个方面。研究发现,《骆驼祥子》中的形容词重叠式有一些特殊的组合功能:与程度副词同现、与否定词同现、与助词“着”和“了’’同现。与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相比,《骆驼祥子》中形容词重叠式的组合功能更强,充当句法成分也更为自由。 相似文献
10.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彭勃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传世名作,这部作品中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祥子和虎妞婚姻的悲剧,他们的结合真实地再现了特定时代下特定人物的命运之悲剧性。在这一婚姻悲剧中,不但虎妞丧失了生命,祥子更是因为虎妞的出现而被彻底打倒并最终完成了堕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孟庆澍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5)
<新青年>与章士钊主编的<甲寅>月刊虽有深厚渊源,却是和而不同,前者从创刊伊始就将读者群定位为知识青年,文章导向、栏目设置乃至刊物定价皆以服务青年为出发点.同时,较之<甲寅>,<新青年>减少了政论的比重,转而寻求从思想文化角度发表议论、影响社会.<甲寅>的边缘作者胡适在<新青年>一跃成为主角,则推动<新青年>逐渐摆脱了<甲寅>的论政风格,打出文学革命的崭新旗号,完成了从青年励志刊物向新文化舆论载体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张鲁高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4):70-73
老舍《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形象,堪称中国现代市民个性主义形象的典型代表,但是,由于小说本竭力强调祥子性格悲剧中的社会悲剧意味,因之,从本中所显示的现实图景来看,祥子作为市民个性主义所应该具有的性格力量,并未被本充分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14.
副文本理论为文本内外研究架起了一座衔接的桥梁,从多角度、全方位发掘文本的内涵与外延,为文学作品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以老舍《骆驼祥子》英译本的副文本为研究对象,从内副文本与外副文本两个视角,探究跨越半个世纪之久的各个英译本所呈现的历时与共时面貌变化:1945年,伊万·金将其改写成一部实现美国梦的浪漫主义小说;1979年,詹姆斯打造成了解中国社会的窗口;2010年,葛浩文构建了一部世界经典文学.《骆驼祥子》英译本的副文本研究不仅更好地诠释译文,探究译本的接受和传播问题,更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正文本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金宏宇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5):13-18
《骆驼祥子》经过多次修改,有众多版本。从初版本到节录本是一种简化处理,从初版本到修订本是一种洁化叙述,而文集本在还原初版本时又有遗漏。这些版本变迁其实带来的是文本的变异,能唤起新文学研究应有的版(文)本意识。 相似文献
16.
从目的论看小说语言风格的翻译——以《骆驼祥子》两英译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霞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2):51-55
语言风格是翻译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信息传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的论认为源语文本并非处于权威的中心地位,而是具有无限可能的开放实体,是译者使用的多种信息源中的一个。根据目的论理论,目标文本与源文本之间一定存在文本间的连贯,译者要决定在多大程度上译改原文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以《骆驼祥子》两译本为例着重从语言层面进行分析小说语言风格的翻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3-78
老舍《骆驼祥子》的研究历来以祥子为核心,对在祥子人生奋斗历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人物如虎妞、小福子也有一些精辟的评论,但是对二强子这个人物却很少论及。其实二强子这一人物形象,在文本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叙事功能,他不仅是生活在都市社会底层的平民代表,更是祥子个人主义奋斗的人生历程的一个镜像。通过对二强子及其家庭悲剧的解读,可以看出二强子这一人物在祥子形象的塑形、性格变异与堕落历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8.
李周映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62-62
《骆驼祥子》与《好运之日》,这两篇小说分别是中国作家老舍和韩国作家现真建的代表作品。都反映19世纪20、30年代下层劳动人民人力车夫的悲惨遭遇。 相似文献
19.
文学翻译是语言再现的艺术,需用另一种语言(译语)去再现原作的美。本文选取了《骆驼祥子》的两个英文译本(即1981年中国人施晓箐翻译的CamelXiangzi和1945年美国人伊文·金翻译的RickshawBoy)并对其从显性美层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如:语音,词汇及句法层面,以此来凸显译者的审美灵敏度及译作的审美效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4-70
《骆驼祥子》中的女性人物被塑形为男性主人公奋斗历程中堕落、绝望的性别符码;美丑及使用功能是她们生命价值与社会生活在场的标准;她们人生历程中人性被压抑/侮辱/扭曲事实的叙述处于历史记忆的失语势态;男性主人公情欲执行者的使命一旦终结便依据男性对女性身体资质的感受与冥想,以及男性需求进行当下化处理并演绎为虚妄的自我体验的实体意念;女性的精神领域处于残缺、缺席、悖论等否定性态势;女性的自救、身体言说生成了带有否定、焦虑、颠倒色彩的存在之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