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讯]由《学术月刊》编辑部、《光明日报》理论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组织的"2012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日前结束,经过近三个月的读者调查、学者推荐、专家评议、投票确定等程序,最终评选出了"2012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它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与国际话语权"、"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与政策选项"、"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人口结构转变与中国人口问题"、"’八二宪法’三十年与法治建设"、"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路径"、"《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莫  相似文献   

2.
《学术月刊》2013,(1):5-12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密切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提出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客观、准确地对每个年度的学术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和梳理,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和智力支持,无疑具有重大意义。2012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由《学术月刊》编辑部与《光明日报》理论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在规范程序、不断提高评选活动权威性的基础上,经过读者调查、学者推荐、专家评议、投票确定等程序评选出来。现公布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黄卉 《云梦学刊》2012,33(4):38
《云梦学刊》的"当代学术史研究"办得很有特色,得到了学界的关注与肯定,其长远意义将随着学术史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凸显.因考虑得不多,仅提个建议. 一、接续我国古代以来的"学案"传统 我国有编撰"学案"的传统,像《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清儒学案》,都是学术名著.现代如钱穆《朱子新学案》、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也成为了学术名著.近年来有看到《民国学案》(6册)、《二十世纪中华学案》(10册)等多卷本的著作出版.  相似文献   

4.
李景林教授简介:李景林,1954年生,河南南阳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兼职教授、四川大学古籍所兼职教授及《儒藏》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主持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学术研究项目.曾获得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等多种学术奖励.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讲授中国哲学、中国哲学专题研究、中国哲学方法论研究、中国哲学原典研究、哲学前沿等课程.在儒学、道家哲学、中国文化等学术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代表性著述有《教养的本原——哲学突破期的儒家心性论》(著作)、《教化的哲学——儒学思想的一种新诠释》(著作)、《儒家的丧祭理论与终极关怀》(论文)、《朱子心论及其对先秦儒学性情论的创造性重建》(论文)、《伦理原则与心性本体——儒家"仁内义外"与"仁义内在"说的内在一致性》(论文)、《孟子的"辟杨墨"与儒家仁爱观念的理论内涵》(论文)等.  相似文献   

5.
宋悦 《云梦学刊》2012,33(4):37-38
因为我是办学报的,就谈一点对《云梦学刊》及其特色栏目的认识. 一、关于《云梦学刊》"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的评价 大家都可以看出,虽然是一个地方高校主办的学术刊物,《云梦学刊》的目标却是希望打造一个全国性的、同时又有自身特色的高端学术平台.其中"当代学术史研究"无疑是期刊界的一个精品栏目,一个学术品牌.能够做到这个层次,其实是我们很多主编、编辑所追求向往的.  相似文献   

6.
《学术月刊》2012,(1):5-13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密切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规律的过程中提出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客观、准确地对该年度的学术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和梳理,从而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和智力支持,无疑具有重大意义。201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由《学术月刊》编辑部、《光明日报》理论部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在规范程序、不断提高评选活动权威性的基础上,经过读者调查、学者推荐、专家评议、投票确定等程序评选出来。现公布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魏源治《尚书》主张专宗西汉,注重阐发微言大义,其所著《书古微》即以此为职志。此书继承常州学派庄、刘等人的学术特色,加以自己的发挥与引申,得出了许多常人注意不到的"大义"。这一学术特色的根源在于,魏源相信《尚书》曾经孔子亲自编撰、删削,必有深意存焉。但同时《书古微》在阐发微言大义时,也多有罔顾史实、无根失据之论。  相似文献   

8.
徐复观教授的《中国文学论集》,和《中国文学论集续篇》(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第五版、1981年初版)是两本极富有特色的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专著.徐氏生前著有《中国人性论史》,《中国艺术精神》,《中国思想史论集》,以及煌煌三大部的《两汉思想史》等重要著作,在港台学术界思想界有着决定性的贡献.作为以治思想史而著称的学者,以思想史家之眼光,透视中国古典文学,是以形成《论集》和《续篇》的最显著特色.鉴于徐书在大陆尚未出版,他颇具特色的研究还鲜为人知,我打算从上述角度撮述此二书的若干重要内容,介绍于海内同行,庶可有助于增进海内外学术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正>《理论与现代化》为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天津市一级期刊。大16开(国际开型)、128页、双月刊,单月20日出刊。《理论与现代化》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服务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学科建设。本刊  相似文献   

10.
新论新语     
<正>罗时进、阎丽:坚持富有"中国经验"的学术表达理念8月6日,《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常务副主编罗时进、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助理阎丽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撰文:坚持富有"中国经验"的学术表达理念。文章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不可能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相脱离。古老而悠久的传统文化孕育出中  相似文献   

11.
学苑花絮     
“2007年中国.汉中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在陕西汉中召开2007年8月5日至8月7日,“2007年中国.汉中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在陕西汉中召开。这次会议由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陕西理工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出席这次大会的中国内地及港台地区的学者近百人,大会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这次研讨会把司马迁及《史记》研究与汉中文化结合起来,力求挖掘《史记》的综合价值与汉中的地域特色。这次会议主要从思想、文学、历史地理与汉中文化诸方面对司马迁及《史记》进行了深入研究。内容涉及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哲学思想、“司马精神”以及…  相似文献   

12.
《学术月刊》是一份很有特色的刊物,是一份以探索理论、坚持百家争鸣为特色的刊物.我与《学术月刊》的交往,从读者到作者,几乎已有近四十个年头了.《学术月刊》给我的一个突出而深刻的印象,就是它始终坚持的理论特色.可以说,它的社会影响,它的社  相似文献   

13.
《江汉论坛》2012,(10):1
9月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辽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承办的"首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在沈阳召开。会议主题为"学术期刊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社会科学辑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江汉论坛》等来自全国各地的65家学术期刊的1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就"建构面向世界的学术期刊与学术评价机制"、"学术期刊如何加强自律、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学术期刊在学术生态建设申的作用及机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本社社长陈金清研究员在会上作了题为《学术期刊编辑在加强学术生态建设申的重要作用》的发言。会议还就加强期刊自律、学风建设达成了协议,并签署了《关于学术期刊加强自律共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联合声明》即《沈阳宣言》此次论坛的前身为已经举办十届的"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本届论坛吸收了部分有影响的高校学报和专业期刊参加,首次实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类  相似文献   

14.
2012年,《黑龙江社会科学》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评选的2012年版"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复印报刊资料"是与《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并列的中国"四大学术文摘",是国内唯一的、历史较长的、规模最大的二次文献学术期刊集群。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1月出版。责任编辑:高宜泉、喻果裕。 刘国光、汝信主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一书(以下简称《特色》)是一本全面、系统地论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术专著。全书史论结合,以论为主,将经验总结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它在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和影响作出了较为详尽的评介,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理论层次。编者强调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6.
今天,“《实践论》、《矛盾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9届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讨会开幕了。  相似文献   

17.
周贻白是当代学术史上公认的戏曲史大家。他继承了湖湘学人"扎硬寨、打死仗"的优秀传统,字里行间透露出宏阔的学术骨力与雄心。一生七易其稿,终成代表作《中国戏剧史长编》。前人多已言及其对"戏曲"与"戏剧"辨析之功,从他对清代文献尤其是皮黄部分的使用而言,《中国戏剧史长编》具有视野宏阔、搜罗广泛、考辨精审、重视场上与民间的文献使用特色,尤其是搜集了大量濒临散佚的皮黄文献,居功至伟。此外,周贻白所未见的戏剧史材料尚待增补与考辨,以缀沧海遗珠。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校学报的精神内蕴是对学术不懈的追求。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学桴》、《北京大学月刊》、《清华学报》等期刊都以追求学术为精神旨归。在近现代知识者看来,学术精神实则等于科学精神,对学术的追求实则与振兴中华民族有着紧密的关联。以《北京大学月刊》、《清华学报》为例,它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发表那些具有"真研究"的学术文章,把追求科学精神的倡导落在实处。同时,为培养新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学术月刊》2012,(9):162
本刊讯2012年9月8日—9日,由《学术月刊》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与正义"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这也是两个刊物自2011年联合主办"当代中国正义理论的建构"学术研讨会之后,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正义理论研究的又一次尝试。同时,也是《学术月刊》为纪念创办55周年所举办的系列庆祝活动之一。正义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7月25日至28日,由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与江海学刊杂志社共同举办的"文化强国高层论坛"暨"学术期刊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大连举行。来自《哲学研究》《新华文摘》、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社会科学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教学与研究》《学术研究》《人文杂志》《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辑刊》《学习与探索》《东岳论丛》《广东社会科学》《中州学刊》《南京师大学报》等媒体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近40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学术期刊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