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鉴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构建建筑业碳关联效应结构分解模型,测算并分析2007—2017年我国建筑业与其他产业部门间的碳关联效应并对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建筑业与其他产业的碳排放关联效应呈现下降趋势,碳排放溢出效应是主导建筑业碳排放总效应的关键,其他产业的碳排放总效应受碳排放乘数效应的影响较大,其他产业对建筑业碳排放的溢出性影响较小;建筑业对工业的碳排放溢出效应最大,其次为服务业、第一产业;建筑业对煤炭开采和洗选、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8个行业的碳排放溢出效应远超其他行业。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择县域经济、财政支出和"三农"政策三个因素,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排序为:"三农"政策>财政自给率>地方GDP>财政支出。  相似文献   

3.
能源价格对制造业能源强度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能耗过高影响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能源价格是市场体制中调节能源强度的重要因素和手段.引入价格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对于技术进步和能源消费结构对行业能源强度影响的调节效应.运用1995年~2005年的数据,采用层次回归法对制造业24个重要行业的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大多数行业,能源价格的提升并未明显降低能源强度,能源价格对于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影响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能源价格的调节效应更多地表现为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转化来降低行业能源强度.  相似文献   

4.
李林  刘国恩 《管理世界》2008,(10):53-63
本研究利用国家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我国营利性医院在加入医疗服务市场后,对人均医疗费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为破解"看病贵"的社会难题提供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在2003~2006年卫生部门综合医院的人均费用除了门诊人均检查治疗费持续上涨外,其他5类人均医疗费用均在2005年之前逐年增长,而在2006年则略微下降。从2002年到2005年,营利性医院数量占医院总数量的比重从不足10%增长到15.28%;营利性医院床位数比重增长较快,但比重仍然较低,同时营利性医院平均规模较小。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发现:(1)营利性医院加入医疗市场参与竞争,有效降低了卫生部门综合医院的人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说明在我国医疗服务市场这一特殊市场,竞争同样能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2)营利性医院的工作量指标特别是年出院人数比重,和医院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对卫生部门综合医院人均医疗费用降低有统计学显著影响,而单纯医院数量比重和床位数量比重的影响则不显著;(3)营利性医院对卫生部门综合医院医疗收费降低的影响,可能是通过本身收费低、患者满意度高等竞争方式实现的。由此可见,促进营利性医院发展可能有利于"看病贵"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中国上市公司“规模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回顾了异象中公司规模效应的研究历程,分别基于流通值和总市值对深市和沪市的规模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作为市值度量的流通值和总市值的选择对不同规模组合收益率的排序没有本质的影响。②深市无论是从总市值还是流通市值的规模排序,其组合呈现出“规模效应”即收益率与规模成反比;而沪市的中盘股投资组合收益率明显好于其它两个组合。③深、沪两市收益率均不存在“季节效应”。  相似文献   

6.
由于存在广泛而复杂的内部关联性,企业集团信用风险演化呈现出与单个企业不同的特征。建立企业集团内部异质成员企业的微观行为模型,并通过多智能体仿真得到企业集团规模、外部市场状况以及子公司主导行为对企业集团信用风险延迟效应与溢出效应的影响。结论表明:(1)企业集团能够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利用规模优势降低其面临的信用风险;(2)外部市场状况的好转对降低企业集团信用风险的作用有限;(3)子公司主导行为对企业集团信用风险影响并非单调,且存在子公司主导程度使得企业集团信用风险达到极小值。通过这些结论可以解释一些典型经济现象,同时也可以为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管控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上探讨了基础研究投入强度对我国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并采用2009-2017年我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各地区基础研究投入强度与人员规模对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授权数和有效专利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基础研究投入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呈非线性关系,基础研究人员规模对企业创新绩效有U型影响;产学研合作比率和技术市场成交额对"基础研究投入—创新绩效"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财政政策效应的空间差异性与地区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扩大化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乃至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回顾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效应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政策效应的空间差异性。然后,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数据运用VAR模型分别考察了东、西部地区的政府公共资本支出与地区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响应关系,并对东、西部的财政政策效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而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增长效应大大好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提供了一个思路,即在政府财力给定的情况下,旨在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财政政策须适当向西部地区倾斜。  相似文献   

9.
罗艳  蒋团标  陈平 《领导科学》2012,(26):17-21
政府财政能力的含义十分丰富,对其进行评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通过运用多层次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财政汲取能力、财政支出水平和财政支出效益这三个方面因素对政府财政能力的影响,对中国1 5个副省级城市的政府财政能力进行分析和归类,并对它们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1 5个副省级城市之间的政府财政能力存在着非均衡性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率因子始终是政府财政能力的主导影响因素,政府财政能力的强弱是由多重因子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Reijnders和de Vries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基本框架下同时考虑行业和技能异质性,并利用WIOD数据库以及相配套的劳动力就业数据库,多维度考察中国就业变动的整体、行业和技能特点。按照各因素的相对贡献,本文利用链式结构分解方法,深入探究全要素生产率效应、劳动投入系数效应、中间投入外包效应、最终需求外包效应、最终需求规模效应和最终需求的产品结构效应对中国就业变动的影响,得到的基本结论如下:中国整体及细分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新增就业规模庞大,加入世贸组织后服务业相较于制造业实现了更快增长。此外,各类技能劳动者的工作时长明显增加,并以低技能劳动者的工时延长最大。结构分解结果表明,最终需求规模增加对中国就业增长的贡献相对最大,技术进步显著抑制就业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效应相比,劳动投入系数下降是抑制中国就业增长的关键因素。外包对就业的影响因生产工序不同存在显著差异,但最终需求外包增加对中国就业的促进作用明显更大。当纳入细分行业和技能就业的考虑,这些驱动因素的影响同样具备差异性。本文研究结论对我国如何实现更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合成ARCH模型分析进口农产品贸易对我国耕地规模的价格间接传导效应,并通过建立多元长期短期模型进一步研究国内农产品期货价格、进口农产品量及人口增长对我国耕地规模的长期多元波动影响,并分析变量相互作用下呈现的传导效应,以期随着"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进口农产品贸易对我国耕地规模影响进行趋势研究及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2.
唐智杰 《经营管理者》2009,(3X):101-102
本文以2005年12月以前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A股股票为样本,以流通市值与总市值来衡量公司规模,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小公司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小公司效应",最后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对中国"小公司效应"出现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系统视角,使用BCC模型对31个省的财政支出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效率总体上一般,各地区财政支出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效率较高,而中西部地区效率偏低。中国财政支出的规模效率已经较高但技术效率偏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沪深A股市场股票收益率的截面性质,并检验Fama-French三因素资产定价模型在中国A股市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沪深A股市场存在着公司规模效应和股东权益帐面市值比效应,基于市场组合、公司规模和股东权益帐面市值比的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基本上可以解释A股市场收益率的截面差异,但不能完全解释惯性与反转投资策略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关于供应链牛鞭效应的研究,仅关注供应链上游成员间(供应商、制造商或零售商)的协调运作,而忽略缺货发生后顾客缺货反应对供应链动态性的影响。本文利用高层级Petri-net对包含两个制造商、两个零售商的供应链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定量地研究不同的缺货强度下顾客缺货反应对两条相互竞争的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顾客缺货反应对缺货品牌及其竞争品牌的牛鞭效应均存在显著影响,但各种缺货反应对牛鞭效应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且供应链中断强度(主要体现为发生缺货的品牌市场份额以及缺货持续时间)亦对牛鞭效应产生显著影响。我们建议不同产品类型(对应不同的顾客反应组合)的管理者根据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缺货持续时间等因素对不同类型的顾客进行购买行为的引导,以缓解牛鞭效应并保持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6.
王聪 《经营管理者》2009,(23):11-11
财政支出作为政府配置资源的表现形式,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管理和监督,对有效提高财政支出的社会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我国的财政支出绝对量也在逐年增加,但财政支出中仍然存在有待改进之处。本文将从我国财政支出的规模变化,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问题分析以及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建议等方面,展开对我国财政支出改革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自1981年以来,我国居民储蓄连年攀升,截至2008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21万亿元,达到217885亿元人民币。分析其增长成因,有助于促进我国资金的有效利用。本文首先提出了影响我国储蓄增长的三个因素:①租金效应;②居民收入;③实际存款利率;接着针对我国储蓄的三种因素影响分别从整体与阶段性角度进行了检验,得出收入效应与租金效应对我国储蓄的影响作用明显,而利率效应始终处于不显著的地位。针对检验结果,我们提出扩大居民消费倾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及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城市群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对大城市工资溢价的来源以及经济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项目(CHIP)数据和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CMDS)数据,通过因果效应识别和基于分布函数的参数估计方法,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大城市工资溢价的3个潜在来源:静态效应、动态效应和选择效应,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解释。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城市生活成本的情况下,城市规模的工资溢价效应仍然存在,而且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是解释工资溢价的主要原因,选择效应并不明显。进一步,通过对大城市工资溢价形成机制的研究发现,大城市的劳动力市场更为完善、劳动者寻找工作的时间成本更低以及劳动者更有可能积极转换工作,是大城市静态工资溢价存在的重要原因。而增加教育投资、加大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有利于提升其动态工资溢价。  相似文献   

19.
目前的研究多从供应链上游角度出发考虑传统牛鞭效应,而本文从供应链下游的角度研究库存量牛鞭效应得到了不一样的管理学启示.在需求函数方面,建立的需求模型包括市场规模、价格敏感性系数等更有现实意义的要素.在此,本文建立了包括一个零售商和一个制造商的简单两级供应链,得出了制造商在采用补充至订货点策略和最小均方差预测技术,在两种不同的信息共享模式下的库存量牛鞭效应表达式,并对他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而且通过数值分析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得到新的结果.通过研究发现,信息共享能够显著降低制造商的库存量牛鞭效应;零售商和制造商的库存量牛鞭效应都不受市场规模的影响;零售商的库存量牛鞭效应在一定条件下不存在;相比于零售商提前期,制造商提前期对制造商的库存量牛鞭效应影响更大.同时,价格敏感性系数、价格自相关系数等因素对制造商库存量牛鞭效应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国可转换债券融资相关事件的股价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可转债发行和转股启动等事件均具有显著非零的股价效应,而股东大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发行公告和可转债上市等事件不存在显著非零的异常收益。这表明市场对可转债融资行为的反应有一个过程.并非董事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后市场就已经消化了公告的内容。本文的回归结果表明.对于可转债融资行为所引起的异常收益,可用总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流通股比例、权益市值对面值比率,以及稀释度(或相对发行规模)等因素来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