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安满族关氏家祭礼俗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正是在满族古老的萨满教信仰,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和社会历史条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祭祀风俗.宁安关氏家族是满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从其家祭礼俗中,我们可以管窥到满族古老风俗发展、演进的文化轨迹. 相似文献
2.
作为黑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安依兰岗满族关氏家族祭祀经数代传承,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了满族传统的祭祀文化风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关氏家族祭祀仪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祭祀性质与功能上的转变,禁忌的松弛,程式的简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九隆传说是西南地区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族源传说。本文以历时性的研究视角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唐代流传于洱海地区的九隆传说所发生的演变,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在唐代,为了遏制吐蕃的扩张,唐太宗支持蒙舍诏统一洱海地区建立南诏,成为了唐蕃之间的缓冲地带。与此同时,在以蒙氏为中心的社会结构下,九隆传说也出现在了南诏蒙氏的祖先故事中,它超越了祖先故事的范畴而具有了政治功能。作为在唐蕃两大政权之间生存的少数民族政权,中原文化对于南诏产生了很强的辐射与影响,由于南诏统治者对汉文化的认同,九隆传说也成为南诏协调与唐政治关系的纽带。同时,由于佛教在洱海地区的传播,九隆传说又被纳入到佛教文化体系之内,成为统治者统一部酋文化、建立文化认同的工具。文章认为九隆传说从早期的单一线性叙述到唐代演绎成为粘着了多种文化因素的故事体系不仅是由于统治者的政治操弄,也是多种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原文化、佛教文化和本土文化都对其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鄂温克族萨满神话与传说的内容进行分类研究,阐释了以萨满为中心的神话与传说蕴涵的思想价值,着重分析了神话与传说的故事结构、主人公形象的发展变化,从而指出萨满教信仰对鄂温克族民间文学在诸多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茅盾、闻一多神话研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盾与闻一多分别是我国神话学发展史上两个不同阶段的代表人物 ,两人都对我国神话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比较学的角度从学术研究的起因、旨趣、对象及理论与方法四个方面分析了茅盾、闻一多两位学者在神话学研究上的不同 ,并指出这两种不同的学术风格对我们今天民俗学研究所具有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生态博物馆是一种对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进行整体保护的新型理念,通过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来传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这在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重大作用.本文以宁安富察氏满族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其满族文化资源的赋存和保护现状,分析其建设满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并且提出以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来传承与保护满族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7.
三仙女沐浴布儿湖里泊神话故事,随着近年来清史研究的深入,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这个神话故事是满族之先女真人经过数百年流传,最后由建州女真上层人物进行移花接木加工改造而形成的。它揭示了满族的主体建州女真是完颜金的支裔,最早发祥于长白山及其东北部牡丹江上游,后来向北移动,到达牡丹江口,形成两个部,又南徙,在徒门江 相似文献
8.
北方“天空大战”神话的时空哲学──满族创世神话原型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了原型批评理论对满族创世神话进行了剖析,认为太阳、一日四时、四季交 替等时空原型在神话中阿布卡赫赫等三女神和恶神耶鲁里的身上得到了隐喻的体现,并指出了太 阳神阿布卡赫赫的三位一体的混同原型意义与满族先民在当时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下发展形成 的原始思维有关。因此,通过满族创世神话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满族先民们最原始的时空观。 相似文献
9.
那木吉拉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1)
蒙古神话与佛教神话以及信仰佛教的一些国家和民族神话的比较研究是蒙古神话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比较研究的可能性、比较研究的领域、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及比较研究资料、比较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等四个方面去设计论证了该课题。 相似文献
10.
满族族源神话与"满洲"族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泛流传于满族中的“三仙女”神话故事,不仅保留了当时母系氏族社会的部分原生态素材,更重要的是说明了“三仙女”沐浴湖泊的具体方位在黑龙江下游的博朗湖,它为我们今天准确地认识满族的形成和族称的来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许多民族的泛称,上古社会的原始民族、部落群体是他们共同的祖先。而苗族神话与流传在中原地区的华夏神话有着同宗共祖的关系,又有不同的特点。苗族由于无文字,神话靠口耳相传。华夏神话的流传,到了阶级社会有了文字记载,才在西周以后的古籍如《山海经》、《楚辞》、《淮南子》中保留下来。两者的流传方式不同,结论却是一 相似文献
12.
满族和鄂伦春族的传统民歌在“口耳相传”的流布方式,萨满文化母题和渔猎生活主题等方面展现出显著的相似性。然而,由于各自历史发展轨迹不同、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机会与程度不同,两族民歌又呈现出独特的差异性。少数民族民歌无论从历史层面、精神层面,还是现实层面,都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逻辑关联。本文通过对满族和鄂伦春族传统民歌的个案研究,旨在提炼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模式和实践经验,为我国少数民族在音乐文化方面交流互鉴提供实证案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三仙女》如同磁石一般,将不少中外学者紧紧吸引,尤其伴随五六种民间传说的相继发表,一时间,举凡探讨满族源流;阐发清朝前史;考辨满族迁徙踪迹;勾索满族图腾系谱;追溯爱新觉罗氏国姓之缘起;以及论析满族何以称母亲为额娘等等问题时,几无不征引《三仙女》为证.且与此同时,还每有声称《三仙女》这个"具有史诗一样意义"的"古老神话",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历史真实,这是不容否定的;或断言《三仙女》的传说,世代人云如此,必有所据,不然如何能流传至今云云.诚然,传说也许不无某些历史的影子,但求实言之,却也未必尽可征信.同今某些辗转援引、论析评说,就不无商榷之处,兹 相似文献
14.
满族是"满-通古斯语族"中萨满文化遗存保留相对完整的典型代表之一,祭祀礼俗是萨满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信仰的外在显现。世代承袭的宁安关氏与九台石姓家族萨满祭祀礼俗呈现出的众多差异,源于其各自家族不同的神灵谱系、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历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满族演员英若诚,一九四九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语糸,一九五○年踏上戏剧之路。他除了在《雷雨》、《茶馆》、《骆驼祥子》等话剧中成功地塑造了几种不同的角色外,又在《白求恩》、《知音》、《马可·波罗》等影片中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他还翻译了苏联 相似文献
16.
在红五月里,辽宁省歌舞团给首都各族人民送来了满族的第一出大型神话舞剧《珍珠湖》。她犹如剧中熠熠生辉的珍珠一般,给首都的舞台增添了新的光彩。在辽宁省民委副主任阿英嘎同志的热情关照下,第一次看《珍珠湖》的彩排时,我就被她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吸引住,好象久盼重逢的挚友,总想多看它几眼,于是接连看了三次。看一次有一次的收益。满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在其 相似文献
17.
源于黄河上游地区的伏羲创制八卦、定阴阳、兴婚姻嫁娶之礼制、开渔猎畜牧之先、造书结绳记事的神话,源于我国北方的女娲补天、搏土造人的神话和源于华南珠江流域的盘古开天辟地、化生万物和兄妹结婚再造人类的神话,本是三个起源地、始创民族和内容都不同的神话谱系。后来,随着盘古神话的北传,后人将盘古神话的内容移植或融入伏羲或女娲神话之中,形成次生形态且与其原初内容相矛盾的神话。盘古神话永远是中国的第一神话。 相似文献
18.
麦克斯·缪勒(Friedrich Max Müller)1823年生于德国德骚(Dessau),16岁到莱比锡(Leipzig)学习古典文学,1841年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拉丁语、希腊语以及哲学。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