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和规模农业的推进,资本农场作为新兴的农业经营主体逐渐活跃。本文以四川省葛村资本农场中的实地研究为例,通过对农场劳动组织与管理过程的分析,强调指出资本农场对农业雇工的劳动与社会再生产的控制与剥夺。面对资本农场强制性的劳动分工、生产环节的拆分、生产知识的宰制等劳动组织方式,农业雇工被异化为企业生产律条下的附属品,逐渐丧失其生产生活中的自主性;同时,农民社会中的劳动伦理与道义掩盖了劳动过程中资本对劳动力的剥夺,使其所遭遇的异化和剥夺进一步强化。通过对资本农场中农业雇工生产过程的剖析,本文对现代农业和以资本化、规模化为主导的农业经营模式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2.
农村产业多样化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培养职业农民、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吸纳劳动力就业、促进专业化分工,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洞庭湖区农业所占比重过高、农业内部分工不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足等现状不利于湖区现代农业发展,应该通过发展食品工业、设施农业、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农村生活性服务业、农村物流业和农业旅游业等多样化的农村产业,推动现代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甘肃省73个村庄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现代农业成长的影响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限制了农业生产率水平提升,表现为其有碍于农户要素配置优化、拉低农业技术效率水平,使规模经济的实现受阻。其政策启示是,"一刀切"的农业支持政策成效式微,但探索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机械化水平、建立与完善农业雇工市场、提升农户人力资本水平,同时确保农户增收,将对刘易斯转折点后的农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荷兰花卉产业集群、法国葡萄产业集群和美国的玉米及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特点,并归纳了荷、法、美三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中国农业集群发展的几点启示:科技创新是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根本动力;农业劳动力知识水平的提高是集群成长的重要基础;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必须立足于区域比较优势;政府在农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辨证施治;注重发挥农民合作社及其他民间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提出的农业发展“两个飞跃”思想,是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进程中贯穿始终、承前启后而又事关全局的核心命题,它集中体现了邓小平的农业集体经济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的新发展。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强化新农村产业基础的现实背景下,有必要对此命题做出重点阐发。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农民合作社等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农业生产托管日渐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趋势,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改变资本-劳动力的要素投入结构等抑制小农户抛荒,通过提供资金支持等促进小农户规模经营,通过增强小农户绿色生产意识等促进小农户绿色生产,分别对应现代农业的三个方面:高效农业、规模农业、绿色农业,形成一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理论框架。下一阶段,应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列为产业兴旺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经营模式,深化农业绿色补贴制度改革,推进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加快实现“大国小农”下的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关于末代农民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末代农民的出现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末代农民群体具有年龄偏大、外出就业困难和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三个基本特征,在区域之间和产业之间存在差异,是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结果。最后提出了农业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期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能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自由雇工的出现,使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市场出现成为可能。明中叶以后,北方地区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并有所发展。清代北方劳动力市场比较广泛,无论是手工业、农业、商业或服务行业部已存在,在北方劳动力市场上还出现了外地雇工,而且在某些行业中已出现雇佣十几名、几十名、几百名、几千名雇工的情况,反映北方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文章还对北方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价格进行了研究,指出明清时期南北方劳动力价格基本一致,并出现了劳动力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9.
创意农业是迅速崛起的现代农业,它以农业多功能性为基础,具有低碳、环保特质和可持续发展性。创意农业通过农业多样化路径,演化成农产品加工产业、农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三种产业形态,实现产业集聚和产业融合,整合上下产业链,满足社会需求升级,从而创造大量与农业相关的非农职业,吸收农业不断释放出来的劳动力,有序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创意农业的经济绩效在于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率,推进城镇化水平提高,有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立新型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乡镇出现了一部分雇工经营的私人经济。据统计,雇工户占农户的1%,雇工人数占农村总劳动力的2—3%,超过7个雇工的户数占雇工户总数的25%。雇工经营的私人经济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性质如何?它的存在和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本文想就这几个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一、私人经济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广泛地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不仅是农村经营方式的变革,而且也是农村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一方面,在土地公有的基础上实行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要素投入—土地利用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从个体维度、家庭维度实证分析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中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决策者年龄增加,倾向于依靠自我剥削机制增加自用工投入,家庭老龄化程度负向影响自用工投入、资金投入,对土地利用效率产生消极影响;增加劳动、雇工、资金投入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但土地净生产率更依赖于农户自有生产要素。决策者受教育程度、农业机械固定资产原值、苹果收入占比、土地流入、细碎化程度、有效灌溉面积占比、是否获得政府补贴正向影响土地利用效率,决策者年医疗费用、家庭土地规模、自然灾害、村里是否有技术员负向影响土地利用效率。据此,应通过引导土地合理流转、关注农民健康与收益分配化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消极影响,通过向农民投资、强化补贴与灾害预警增强农户的土地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传统农业技术在现代区域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经过与自然和社会诸多条件的长期磨合,已具备了其完善的形式.传统农业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特色农业的形成;有利于吸收农村劳动力;为技术创新的提供可能性.由于现代生产要素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缺乏敏感性,加上机械工具对人力畜力替代的有限和农村劳动力供给的无限,依靠传统农业技术,精耕细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土地的生产力,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生产发展道路.新一轮的制度安排对传统农业技术的运用和创新带来发展的契机,发展中国家绿色无污染农产品的高需求收入弹性以及传统农业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又推动了新一轮的制度创新.做好中国区域农业技术规划,应从产品适应性和技术适应度两个维度对农业区域进行矩阵划分,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农业技术战略;应该充分利用传统农业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应促进传统农业技术标准化,提高其生产效率,增进其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本文试图研究提出用于测度评价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程、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就甘肃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不发达国家,区别农业部分及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任务的,有两个重要而相关的特征。首先,实际上在所有不发达经济中农业是现有的占主要比例的产业,而且常是现有的唯一重要的产业。其次是农业部分的相对规模的长期减退。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五个方面:一、扩大食物供应;二、扩大农业输出品;三、非农业部分可从农业部分抽调劳动力;四、农业可以对间接投资和扩充辅助工业所需的资本作出贡献;五、提高农业人口的浮现金收入可作为工业化的刺激。本文强调的一种农业发展政策,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农业前提的发展;第二期是以劳动集约和资本节约为基础,主要依靠技术革新的农业生产的扩大;第三期是以资本集约和劳动节约力基础的农业生产的扩大。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关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在表述中主要通过与传统农业的比较、分析现代农业的实体特征以及产业组织三种描述性视角来理解发展现代农业。本文以小农经济效率演进视角,从生产效率、行为效率以及制度效率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科学配置农业资源,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适度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以农作物耕作制度、农业保护和农地制度的创新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我国老年人口基数的渐渐增大给养老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市场契机,但资金投入不足和资金短缺是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在分析发展养老产业的现实机遇基础上,重点阐述基于与现代农业融合的养老产业发展方式。最后,从福利性养老机构等公益性设施由政府出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由公共财政投资为主体、养生服务项目采取市场化融资、现代农业与养老产业的融合采取项目融资等角度提出创新养老产业发展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也随之大规模的流向城市,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不仅面临着劳动力老龄化、妇女化和低素质化等一系列当代劳动力主体缺失问题,年轻高素质劳动力的转移进一步导致现代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同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也带来了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重组,促进了现代农业要素市场的发育。从山西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第一、二次对"无锡、保定农村调查"的资料,分析说明了无锡农村经营式农业的日渐式微,并从出租农地与雇工经营的收益方程、较高工商业发展水平导致的机会成本增加,以及家庭小农场的竞争三个方面分析了经营式农业不发展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当地较高但又不足够高的工商业发展水平导致了经营式农业难以发展.较高的工商业发展水平意味着发展经营式农业的高运营成本和高机会成本.不足够高又使得非农产业的需求与人数众多的农业过剩劳动力不相匹配,从而造成了家庭小农场和经营式农场之间的激烈对抗.我们也认为,中国未来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可能会依然呈现出复杂性和特殊性,家庭小农场扮演的角色可能仍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采用嵌套Logit模型,基于江苏省病虫害统防统治试点地区630个水稻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对影响农户采纳包药防治服务与全承包防治服务的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第一层次病虫害防治模式(统防统治与自防自治)采纳时,农户的病虫害防治效果认知是影响其防治模式采纳决策的重要因素。在第二层次病虫害防治方式选择时,用工补贴、宣传引导、雇工价格变异系数、服务价格、户主年龄、与农技员联系强度,对农户包药防治服务采纳决策有显著影响;用工补贴、雇工价格变异系数、户主年龄、留守劳动力人数、家庭收入水平和稻田规模,对农户全承包防治服务采纳决策有显著影响;提出应根据农户禀赋和所属地区特征提高服务供给的针对性,充分发挥村集体组织协调功能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分析的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农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指标设置的原则,综合各种评价体系,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可比性等原则,按熙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构建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共由物质装备要素、科技支撵要素、劳动力素质要素、产出化发展要素、产出效能要素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组成,并用模糊数学原理,得到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模型.该模型通过定量评价,避免了许多因主观因素引起的弊端,旨在促进现代化农业科学发展,探寻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为政府部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