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和萧红的关系尽人皆知,他们被称之为文坛上的"父与女",萧红可称之为鲁迅的"嫡子".萧红在最初的创作中表现了自由主义作家的立场,但受鲁迅影响以后自由主义立场减弱.张爱玲没有萧红和鲁迅之间的亲密关系,但其创作却也明显表现出了对鲁迅精神的承继性,在这个意义上说,张爱玲是鲁迅的"庶子".但张爱玲的创作不但遵循鲁迅精神而且还走向极端.  相似文献   

2.
在十七世纪初期,法国有一位不平凡的公民出生,他就是用其心灵力量渗透、改变他那个世纪和以后世纪社会的──雅克·卢梭。而在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同样有一位才华横溢,以其人格力量和叛逆意识彻底粉碎吃人社会的斗士──鲁迅。他们两人都是单枪匹马、孤身一人进行战斗;他们傲视群雄、蔑视社会,让所有与他们战斗的人都胆战心惊;他们都走过了人生短暂的五十几个春秋。然而,卢梭与鲁迅毕竟生活在两种不同的世纪、两个不同的国度和文明中,他们所表露出来的思想和艺术手法也就自然不同了。对他们不同的思想和艺术手法,我们有必要进行探…  相似文献   

3.
西班牙文学巨擘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和中国现代文坛泰斗鲁迅笔下的阿Q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两个不朽的典型形象,两个人物形象同中存异、异中有同。虽阶级出身、社会地位、生存环境、教育程度、情感信念等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但在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艺术典型中,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二人的经历和结局及其悲剧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鲁迅、高晓声对农民心路探寻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鲁迅和高晓声是中国新学史上农民题材小说创作的两座奇伟的高峰。他们都深切地关注农民的命运,揭示农村的苦痛和悲哀,为农民书写时代的生活篇章是他们共同的艺术追求。同样的题材选择、共同的关注对象使他们笔下的人物延续了农民所特有的精神特质,但同时他们又带有各自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主题的深刻和思想内容的巨大包涵力,而时代氛围、个人气质、人生经历以及学素养的不同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5.
苍凉的传奇-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宁 《理论界》2000,(1):56-57
张爱玲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文坛上一位传奇式的作家。抗战中的“孤岛”上海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张爱玲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贵族”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扮演了一幕“传奇”。张爱玲的传奇是悲剧性的。代表着张爱玲创作的作品几乎都是悲剧 ,然而张爱玲笔下的悲剧不是悲壮而是苍凉。苍凉作为一种情绪主题笼罩着张爱玲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我发觉许多作品里力的成分大于美的成分。力是快乐的 ,美却是悲哀 ,两者不能独立存在。……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 ,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 ,没有美 ,似乎缺少人性。悲剧则如…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析理论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外在行为是内在心理的反映。那么,看客的外在行为是“看”,其内在心理又是什么?鲁迅小说与余华的《兄弟》(上)(以下简称《兄弟》)都描绘“看客”这一人物形象,但由于两位作家生活于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经历,他们笔下的“看客”当然有着不同的个性心理。鲁迅笔下的看客精神麻木、冷漠,甚至有些恶毒,他们在无意识地对他人进行精神虐杀;余华《兄弟》中的看客狠毒、暴力,甚至有意识地参与了对他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虐杀。而且在小说的字里行间可以看见,鲁迅对生命充满悲悯意识,对社会充满责任意识,他是一个“肃然不笑的看客”;而余华总是以血腥死亡的暴力视角以及疯狂腌脏的暴力语言来宣泄自己内心的压抑,缺乏对社会的使命与责任,对生命的悲悯与怜惜。更像是“鲁迅笔下的看客”.  相似文献   

7.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先生塑造了一系列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生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及现代社会,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撞击而开始觉醒,有了自己独立的社会追求和人生追求,但他们仍然挣扎在一个世代相传的“吃人”与“被吃”的社会系统之中,并且暂时还无力改变这个系统。这种特定的境遇使他们不同于以往的知识分子,于是在他们身上既具有革命性、斗争性,同时又具有盲目性、妥协性。  相似文献   

8.
李福燕 《东南学术》2004,(4):163-168
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和鲁迅的生活时间虽相距2000多年,但从他们的作品里读者却可以感受到两个伟人内在精神上的息息相通之处.在两个伟人的笔下曾经刻划过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悲剧人物,比较他们在写作时的相似之处,可以进一步理解司马迁对鲁迅写作上的影响以及鲁迅先生如何站在更高角度上对悲剧创作做出了理论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9.
鲁迅《狂人日记》提出了封建文化"吃人"的思想命题。这种思想命题既是时代理性精神的反映,也是鲁迅个人化生命经验、文化感知的具象化。鲁迅少年时代在家庭变故中惨痛的经历,形成了"吃人情结"。这是"吃人"命题个人情绪根源。同时,这种"吃人"思想命题也是对人类存在悲剧的揭示。"吃人"与"异化"是一致的,是人的必然性悲剧。但是,鲁迅并没有屈服这种必然性,而是以一种反抗的姿态获得了自由。鲁迅的伟大在于从中国文化现实,切入了世界性的文化难题。  相似文献   

10.
鲁四老爷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小说《祝福》里的鲁四老爷,一直以来的评论都认为是顽固遵守儒家三纲五常、以封建礼教歧视祥林嫂并最终导致祥林嫂死亡的“腐儒”,也是鲁迅在五四时期通过杂文和小说大肆抨击、否定的“吃人”封建性传统的代表.但是,通过细读文本,联系鲁迅对儒与道的一贯言论,我认为鲁迅笔下的鲁四其实是对儒教理学一知半解的“伪儒”或小儒,他并不认真恪守儒教道德规范,同时也一定程度地信奉道教的养生养性和无是非、无坚贞、实用主义等,是半儒半道、表儒内道,对儒道的理解和遵循都是半真半假的人物.这样的思想原则是他对祥林嫂始则厌之用之,终则赶出家门的内在原因,也是鲁迅描写和批判这类人物的用意和一以贯之的文化立场与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