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出安大简《仲尼曰》作为战国写本,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新材料。本文重点探讨《仲尼曰》所见孔子言行观,对论及言行关系的简文加以解析,并指出《仲尼曰》所见孔子言行观的三个方面:主张言不过行,要求少言慎言,并强调慎言与“仁”的关联。在战国竹书本与传世文献相对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窥见儒家思想的传承性与复杂性,同时能够对《论语》等传世文献的成书、流传以及儒家思想的演变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新文化运动"时期,围绕儒学与孔子的价值评议,学界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尊孔"与"倒孔"针锋相对。作为直接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材料——《论语》,在这种辩论与交锋中也倍受各方重视,被不同的眼光、观点分析评价,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儒学与《论语》研究现象。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比较阐释孔子的"正名"和庄子"鱼之乐"的言意之辩,从意义实化的开端来比较孔子与庄子的意义观。文章旨在说明,孔子与庄子的意义观可以从他们关于意义起源的开端来把握,通过对意义与情境交融的原生情境的诠释和阐发,我们力图回到他们所领会的意义源发的境遇状态之中去。文章认为,以"名"出"言"是文意兴发的开端,这方面孔子的言说有非常明显的依情境而生的意味,意在"名"外,甚至在言说情境之外;这与庄子鱼之乐所面临的前语言状态异曲同工。同样,以"言""行"事说明了孔子的言语具有实化为事件的力量,而庄子则主要通过比喻和寓言来说明言语在其名相之外有能够帮助人们"行"事的力量,而二者从根本上都是通过对前命名状态的领悟来实现的。文章通过比较孔子与庄子言说的开端,梳理其语境兴发的力量,阐发前语言状态对名相世界的先行意味,突出说明意义的生发与人们对言语产生之前境域的悟性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庄子>一书出现频率最高的寓言形象,仅在庄子亲撰的"内七篇"就出现10次之多.而历来对寓言孔子的理解,大都属于曲解和误解.本文以"内七篇"十寓言中的孔子形象,与历史记载的孔子相关言行作比较,说明庄子重塑的寓言孔子形象,基本符合历史孔子的言行与思想.庄子一方面批判孔子的悖道,对其息黥补劓,一方面又抉发了孔子未必白知的真德,故寓言孔子形象具有成长性:从开始的"悖道大知"到最后的"顺道真人",庄子充分肯定孔子的天赋真德,意在充分肯定永恒天道遍在于世间万物.  相似文献   

5.
一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产生了两部优秀的散文著作——《论语》和《左传》,揭开了我国古代文学史的新的一页。《论语》的编写,据《汉书·艺文志》说是“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邢昺疏引郑玄说是“仲弓、子游、子夏等撰定”。总之它是孔子一些弟子所共同编写出来的书,记述了孔子的言行,还记述了孔子一部分弟子的言行,是一部哲学著作,是表述儒家思想的一部最早的  相似文献   

6.
春秋时期,叔孙豹提出"三不朽"(立德不朽、立功不朽、立言不朽)说。"三不朽"中之"立言不朽",实为"立德言不朽"。"立言不朽"与"立德不朽"并不重复。"立言不朽"之实践主体为普通大夫,"德言"指对德行的内在化、思想化表述;"立德不朽"之实践主体为国家、人君及执政者,"德"指对国家、政权有巩固作用的政治行为。"立言不朽"一定程度上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先导。  相似文献   

7.
《论语》中,孔子曾两次说到"一以贯之",过去对此的理解大体有"以道言"、"以行言"及"以知言"几种倾向,前者最占上风,而朱熹则最能从孔子的立意及其立言的行为进行探讨。在思想解放、经典淡出的近代,章太炎更多从"以知言"的角度诠释孔子的一贯说和"忠恕"的指谓,胡适进而明确点出"一以贯之"是"孔门的方法论"。这些颇出新意的理解和认识引起了梁启超、柳诒徵等人的争辩,揭示了在一个思想和学术典范转移的时代,各式各样不同见解和取向之间充斥着的紧张、冲突与竞争。  相似文献   

8.
"学习"是孔子重要的人生体验,"学习之道"是孔子用实践凝结的智慧,是具备了文字、思考、体验和实践的人生道德,是包含思想与行为的人生境界。孔子尽其一生致力宏扬"学习之道",在孔子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之道"无处不在,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学习之道"能启发人们的"智"、"仁"之心,并用"智"、"仁"来行施仁政,治国平天下。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思想家和著述者,也很早注意到了语言表达的有限性,认为言不能尽意.在此基础上,孔子又提出"立象以尽意",以象作为语言的辅助手段.孔子关于言、象、意的观点也反映在其著作当中,并对后世的著述体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 过去我对于孔子有时把“仁”放得很高、有时又把“礼”放得很高、有时似乎又是天命最高感到不解,对学界关于“仁”、“礼”关系的纠缠也有迷惑。近日偶读《论语》诸书,顿然有悟,深感孔子之言“仁”、言“礼”、言“性与天道”,皆落脚于一个“行”字。孔子颠沛一生、孜孜不倦,为的正是这个“行”,“行”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 孔子的言、行观,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含着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也包含着他的伦理道德思想;既体现着孔子的世界观、认识论,也体现着他借以观察、处理社会和人事,指导自己实践活动的方法论。所以探讨一下孔子的言、行观,对进一步研究孔子的思想,正确地评价孔子的学说及其本人,是很有意义的。仅就《论语》而论,“言”、字共出现128次,“行”字共出现75次,与此二字意义相同或相似的“语、辞、事”等字,也出现了不少次。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一关于“言”的概念,在《论语》中,主要有以下三种意思:一、指语言本身;二、指  相似文献   

12.
卢有才 《船山学刊》2013,(2):98-104
张载认为,"梦"是人在形体闭合、气专注于内的情况下而产生的精神现象。"梦"是魂交而成,梦中景象缘起于已有的认识、习惯和心理。"梦见周公"是孔子的理想和志向,因为周公是他最敬服的圣人之一。孔子晚年已入圣人之境,在认识和修养上达到了极致,其心如太虚,其性归天性,其行合中道,其命顺神化,与天为一,不思不勉,从容中道,从心所欲不逾矩,动则与周公若合符节,故而"不复梦见周公"。  相似文献   

13.
略谈《庄子》中的孔子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在《庄子》一书中,孔子是出现最多的人物之一,而《庄子》又是先秦古籍中叙述孔子言行最多的典籍,(仅次于专门记述孔子及其弟子之言行的《论语》)因此,对《庄子》书中以孔子为主要人物而叙说的故事和言论,作一番分析探索,不论对于研究孔子、庄子,或研究儒道思想的斗争与交融,均当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蒋范 《船山学刊》2023,(6):104-113
《论语》中有一些关于孔子弟子弊言弊行的记载。围绕有关人物“心”“迹”之间的冲突,经学史上曾有过多番的辩解。就“宰予昼寝”一事来说,魏晋学者以“假问”与“托迹”为思路,将其中宰予和孔子的言行诠释为“假托”。详循其间的诠解方法,可以追至魏晋的言意之辨。在引入经典人物“心”“迹”问题后,言、意问题的思考重心逐渐转至对真与假、虚与实的辨析,并将“意”之探寻转向圣贤之“心”的体悟。“假问”与“托迹”作为一种经典诠释法,在疏解经典诠解困境、拓宽诠解空间外,亦有助于重审儒家经典之性质,构建出一条理解圣贤的“心”学进路。但此种诠释法也存在着走向寓言式解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内在超越"是儒家精神的基本特色。孔子"践仁以知天"即是儒学"内在超越"之精神体现。在孔子,仁即性命、即天道,"仁"与"天道"不二。本文从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的角度对孔子的"仁与天道"观念进行阐释,儒学的"天"是生存论性质,而不是范畴论性质的,如果抛弃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近代哲学思维模式,进入现代哲学视野,"内在超越"就不难理解。  相似文献   

16.
《理论界》2017,(2)
"清言"作为自先秦以降小品文形态之一,被称为是"小品中的小品"。从文体发展的角度讲,"清言"似可成为明末清初代表性文体之一。"清言"有双重要旨,一是"言",揭示了文体特质,一是"清",揭示了思想本质。王思任"清"是"最上之物"的论断,可以说是当时士人求"清"之典型心态。概而言之,"清"是明清之际士人追求的理想,"清"是晚明"清言"的主旨,"清"是作者的价值诉求,"清"决定了"清言"的审美底色。当然,"清"也有其局限。  相似文献   

17.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庄子》一书出现频率最高的寓言形象,仅在庄子亲撰的“内七篇”就出现10次之多。而历来对寓言孔子的理解,大都属于曲解和误解。本文以“内七篇”十寓言中的孔子形象,与历史记载的孔子相关言行作比较,说明庄子重塑的寓言孔子形象,基本符合历史孔子的言行与思想。庄子一方面批判孔子的悖道,对其息黥补劓,一方面又挟发了孔子未必自知的真德,故寓言孔子形象具有成长性:从开始的“悖道大知”到最后的“顺道真人”,庄子充分肯定孔子的天赋真德,意在充分肯定永恒天道遍在于世间万物。  相似文献   

19.
教学活动本是一个动态统一过程,具有不同的方面、层次和阶段,"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也当如此观。"文、行"是孔子所教的学习内容,亦即"博文"、"约礼",蕴含"文、武之道"的《诗》、《书》、礼、乐是其具体所指。"文、行"各有高低、本末、内外等层次和方面,并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不断递进上升。"忠、信"则是孔子所教的为学方法,作为一种合内外之道而贯穿学之始终,由此决定了孔门"为己"之学的品格,是学有所成和学者自身主体自觉、独立人格得以建立的保证。"忠、信"之"质"与"文、行"之"文"统一于"好学"、"崇德"的过程中而文质相成,"徙义"、迁善作为为学的外在原则实现了为学的由情入理、情理交融。  相似文献   

20.
自《论语》讲"无为而治",历代儒家学者对此做出了不同的诠释。汉唐儒家以"任官得其人"言"无为而治",又讲"德者无为"。与此不同,朱熹以"恭己""德盛而民化"言"无为而治",同时又与《论语》"为政以德"结合起来,讲"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并将孔子讲"无为"与老子讲"无为"区别开来,从而对《论语》讲"无为"做了系统的论述。清儒更多地汲取朱熹的解读,同时又结合汉唐儒家的"任官得其人"。因此,今人对于孔子"无为而治"的解读,不能只是以汉唐儒家的解读为圭臬,而应当对前人的各种解读做出综合的考察,尤其要研究朱熹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