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苗族是历史最为古远的成员之一。关于苗族的族源,史学界的说法颇多。有说《尚书·吕刑》中提到的以“蚩尤”为其首领的“苗民”,即其先民;有说《尚书·牧誓》中提到的助周武王伐纣的“髫”人即“苗”人,是他们的后代开创了楚国的煌煌伟业,有说那也就是《尚书》“禹贡”、“尧典”,《史记》“五帝纪”以及《战国策》、《淮南子》、《山海经》等许多古籍中提到的“三苗”、“有苗”;等等。但尽管各说不一,有一点却是一致的,即都认为苗族的先民远在夏代以前,就生息在我们的神州大地上了。他们同传说中的华夏族的祖先黄帝,炎帝一道,翻开了中华民族史册的第一页。  相似文献   

2.
屈赋与酒     
我国是源远流长的诗国,又是历史悠久的酒国。纵览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诗”与“酒”的关系在众多诗人身上确乎如影随形,须臾不可分离。诗借酒力,酒助诗兴,在“酒”的芳醇刺激下诞生了我国古文苑大量优秀的名篇佳作。此种有趣的规律性的文化现象究竟如何溯源?笔者于反复捧读屈赋之际,得出了如下的判断:正是我们民族文学之父屈原在他的煌煌巨构中承继了《诗经》“宴饮诗”的传统,创制了“酒诗”、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儒家经典《论语》二十篇中,论到“仁”这个有关伦理(道德)学说基本概念的,一共有五十多章,其中包括弟子“问仁”的有九章。这一个“仁”字,象一条明明煌煌的长线,贯穿着全部《论语》。“仁”,是孔子伦理(道德)学说以及政治学说的核心(每个人的伦理学说总是为他的政治学说服务的)。对于孔子这种以“仁”为核心的伦理学,我们叫它孔子的“仁学”。孔子同别人讲道论德,口头上经常挂着一个“仁”字,范围极为广泛,内容极为丰富;他回答弟  相似文献   

4.
简论抗战时期西北开发思潮形成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中国波涛翻滚的思想领域中,一股以“救亡图存”为主线的“西北开发”思想亦显隐起伏,终至“九.一八”事变后,在空前的民族危机关头,訇然发展成为煌煌之“西北开发思潮”。文章着力从时代性、变革性、社会性、聚合性、层次性与阶段性几个方面,阐述了抗战时期西北开发思潮形成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何尊沛 《中州学刊》2006,(5):229-233
我国第一篇诗学专论《诗大序》,在总结先秦儒家诗学的基础上首创了“情志”说。这一理论光源在煌煌普照诗学领域的同时,对千年词学亦产生了强烈辐射,由此引发了长期纷争不息的“情志”冲突。历代词学家或主张“缘情”,或主张“言志”,或主张“情志”统一。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探索,终于调和了“情”与“志”这一对词学矛盾,最后为词体文学作出了恰当的定体定位,使词成为以“缘情”之体貌蕴含“言志”之内核的复合体,从而在文坛上与诗歌并驾齐驱,相映生辉。  相似文献   

6.
《文献通考·经籍考》是我国辑录体史志目录开山作。作者马端临在宋末元初编撰这部煌煌巨著的过程中,非仅“篇题之下,耆迻序跋,目录之外,采证群书”而且提孤军与前贤对垒,附按语折以已见,多达52条。这52条按语主要针对文化典籍和学术流别的某些具体问题而发,析殊会同,计有如下几类:一断真伪——对《春秋古经》,马氏观察到三传所载经文“既有乖异,又有增益”的事实。乖异表现在:一则“事同而字异”如庄公二十八年“筑郿”,左氏以为“郿”,公、谷以为“微”之类,殆不可胜数;二则“事字俱异”,如隐公三年“君氏卒”,左氏  相似文献   

7.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人们都在有意无意地总结近世的历史,比如一些著名作家学者“全集”的纷纷出版似乎成了最近的新潮。对于这些煌煌之制的评价,台面上当然是以盈耳的赞誉为多,但人们私下里也未见得没有不同的议论,至少这些“全集”不约而同精心删去了作者们当年那些“敬献”“歌德”“声讨”“揭发”“自我批判”等等篇,就使人对“全集”之“全”以及编辑者有无对历史的诚信,不得不抱以怀疑。又如对近年一些名人回忆录中叙述历史事件的态度,也有不尽以为然的看法,一位朋友最近撰文提到,“文革”中“写作班子”的成员构成和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海内外论著在涉及孙中山辛亥革命及辛亥前业绩的时候,一直是集中于两个大方面:一是“发动南方”;二是“奔走海外”(这两个方面确实功业煌煌)。而对于孙中山策动北方革命一事,却言之寥寥,甚至略而不计。但孙中山本人的革命实践和一贯表述却并非如此。早在...  相似文献   

9.
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即实(原名巴图)先生研究契丹文小字的专著《谜林问径》,已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48万字。这煌煌巨著,是先生积“十年间探索”解读号称“世界之谜”的契丹文字所结之硕果。契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据考证,契丹语言原属于阿尔泰...  相似文献   

10.
钱钟书先生是现当代中国学贯中西、融会古今,“文史哲无所不窥,无所不精”①的大学者,他在《谈艺录》②、《管锥篇》等煌煌巨著中,不仅对中国传统的古典诗学理论进行了全面精到的阐析,而且“不蹈故常,绝傍前人”③,用自己的渊博和睿智,从不同的角度拓展了其内涵,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理论的宝库。因此,总结、研究钱先生对古典诗学的阐析及其论诗特色,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传统诗学的精髓,而且对于建构新的诗歌理论体系,促进今天的诗歌创作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钱学”这方面的研究仍是一个…  相似文献   

11.
论唐玄宗开元时期的思想文化建设孙永如唐玄宗开元时期创造了煌煌盛世,这是人所共知的。然而,当人们为大诗人杜甫所描述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①的繁荣景象所折服,赞叹于开元时期的经济建设时,却忽视了这一时期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船山先生,世所公认之大哲学家,大文学家也。其煌煌巨著,衣被后世,沾溉末学,无间言矣。然其对万历间兴起之竟陵诗派,痛加挞伐,似非公允之论。如谓其诗“似妇人”、“似衲子” (《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创而为腐、为尖、为钝、为贱”(《明诗评选》卷四),是“青楼哑谜”、“市井局话”、“闽夷鸟语”、“洒肆拇声” (《古诗评选》卷三),是“以措大攒眉、市井附耳之情为情” (《明诗评选》  相似文献   

13.
<正>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文心雕龙》的重要价值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了。我国专家认为:“《文心雕龙》是六世纪初古代中国文学理论的杰出代表,在整个世纪中也是无与伦比的、可以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煌煌巨著。”日本学者则认为:“《文心雕龙》可以使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贺拉斯的《诗艺》黯然失色。”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愈加显示出《文心雕龙》研究领域还有许多重要理论问题需要搞清楚。比如,《文心雕龙》有无作为其整个文学理论系统赖以建立的哲学根基?如有,这个作为依据的哲学观点是什么? 正如本文标题所标明的,这篇文章的任务便是对《文心雕龙》的“自然”观点及其与刘勰的文学理论的关系问题加以讨论,并说明“自然”观点就是《文心雕龙》文学理论的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贫乏的时代里,诗人何为?”海德格尔的著名探问在我们这个技术统治的时代时时困扰着和诗性语言相依为命的人群,尽管这个人群在当下并不称得上引人注目,甚至有时让人觉得他们的努力只是徒劳的挣扎和苦苦的坚守而已。马大康先生却以他一贯的执著和潜藏的激情,孜孜以求地为诗性语言追根溯源、开疆拓土,历时10余年推出煌煌二十五万言的《诗性语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以下引用该著只注页码),这“字字由自己的心血凝成”的著作,处处闪现语言的诗性魅力,为探寻人类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打开一扇扇窗口。一、沿着前贤的诗性阐释…  相似文献   

15.
陈詠明 《学术界》2001,(6):131-140
去年 ,一百四十多万字的上下两卷煌煌巨著《中国儒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 0 0 0年 2月版 )出版了。因此书属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重点研究课题 ,应该代表国家级的学术研究水平。最近作有关课题 ,故翻阅学习。哪知方始翻看 ,便觉问题太多 ,后匆匆浏览了上卷 ,发现其治学方法和态度的错误都是令人难以忍受的。虽然作者李申是我学兄与同事 ,如贸然同室操戈 ,似有不妥。欲忍气吞声 ,则恐谬论流传 ,贻害天下 ;如为外人所见 ,讥我中华无人 ,有违“当仁不让于师”之古训。思之再三 ,仍决定顺己之天性 (按李兄解释“天性”乃上帝所安排之性 ,…  相似文献   

16.
读罢余英时煌煌巨著《朱熹的历史世界》(上下册,七十二万字),启发意义确实重大:比如宋学与道学的区别,以及在道学的形成过程中深刻地揭示出了与哲学的区别,“道学既然‘内圣’与‘外王’兼收并蓄,它的内涵便远远超出了形而上的‘道体’。道学与哲学之间不能划等号,这是不证自明的”⑴,  相似文献   

17.
《瑯嬛记》的最后一条,是关于此书及其作者的寓言,其中含有两条隐语,今将全条转录于下:文士冠有文章,好读书,凿壁悬梁无以逾也。有客过,称“云来顶上谢临风”,怀中出一书,投之曰:“习此始可能为文士之冠矣。”士冠览而异之,问撰者姓名,不告,第援笔书于髹几曰:“彼何人斯,三江之右.金钩煌煌,风吹草覆.”(《采兰杂志》)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大旨谈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是一部谜一般的奇书。它的主题众说纷纭,其中不乏好的见解。但相比之下,我更愿意相信雪芹自道“其中大旨谈情”是立题本意。欲知《红楼梦》“大旨”,自然要从其大处着眼。作为一部长篇巨著,《红楼梦》的大处在于总体的构思,包括主要的故事、故事的主要环境设计、情节发展和人物配置安排等,这诸多方面有机结合的整体的风神气韵,应是它煌煌大旨的唯一明证。当然,今见曹雪芹  相似文献   

19.
<正>翻开漆永祥教授的煌煌巨著《燕行录千种解题》,不由地联想到时下流行的一个词“最美逆行者”,它表彰的是那些在常人可能望而却步、闻风而逃的处境面前,勇于迎难而上的奉献者。漆永祥十数年对《燕行录》孜孜以求的钻研,就体现了这样一种精神,而《燕行录千种解题》则是他顽强逆行留下的坚实脚印。在我看来,漆永祥的学术逆行不只是一种精神,还具有三层学术内涵。首先,这种逆行是与当年燕行使者的相向而行。使者的燕行背景、过程乃至次数等,  相似文献   

20.
鲁迅从一九○三年六月发表历史小说《斯巴达之魂》起,列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七日写作《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这一未完成的绝笔名篇止,在三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数百万言的煌煌大著。他的文章,不论是杂感、小说、历史故事、散文、散文诗和新旧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