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新兴国家视野下的沙特阿拉伯与全球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兴国家的快速崛起成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最大动力,沙特的新兴国家身份虽然存在模糊性但也无可置疑。沙特能够成为新兴国家的代表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重大作用,从根本上来说在于沙特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和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其拥有的多重代表性、丰富油气资源、巨额金融资金以及温和亲西方的外交政策特点等方面。从新兴国家与全球治理的关系来看,沙特在当前和今后的全球治理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也将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问题和地区冲突逐渐凸显出来,全球治理理论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迅速在国际关系学界和各种国际组织中流传开来并被广泛运用。沙特作为中东最具有影响力的地区大国之一,参与二十国集团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对于全球治理观的形成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小麦加”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如何充分利用民族宗教关系,积极打入前景十分广阔的中东海湾伊斯兰大市场,成为临夏发展民族经济,逐步缩小同东部地区差距的一项重大战略。一、大伊斯兰市场前景诱人大伊斯兰市场主要是指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东海湾地区,横跨亚非大陆,它对我国西部尤其对这个我们信仰伊斯兰教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来说,不论经济往来,文化交流,前景都是十分诱人的。这一地区资金雄厚,拥有大量的石油,美元和黄金储备,而且又有着“资本东进”的强烈愿望。现在仅沙特阿拉伯在国外的投资高达3500亿美元,科威特约有700亿美元,他们拟将部分投资转往亚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阿拉伯经济事务的参与已经从最初的商贸往来扩展至工程承包、劳务输出、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等多个领域.深化与阿拉伯国家的商贸联系,就必须正视和解决商贸往来中的贸易失衡和具体问题,以积极的国际化视野和成熟的市场化运作保障能源安全,寻求有安全保障和高层次的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和相互投资,从石油美元视角审视和缓解贸易顺差问题压力,在互利双赢地参与阿拉伯经济事务过程中寻求自身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2016年来,美欧发达国家内部治理失范引发“逆全球化”和经济民族主义盛行,导致全球经济治理规制的“合法性”加速衰减和“有效性”不足,客观上要求推进全球经济治理创新。作为制约创新的主要变量,全球经济治理的“议题调适”和“规则重构”成为影响治理创新成败和绩效的关键因素。在新的国际经济条件下,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投资自由化趋势下降及贸易保护主义回潮成为治理议题调适的主要方向,而国家间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边境后”贸易措施治理和各国“新工业化政策”影响下的投资政策变化成为规则重构的重点。鉴于此,中国应从统筹国内经济发展、扩大“公共物品”供给和凝聚新兴经济体利益共识的角度推进全球经济治理创新,并相应提升中国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七大正式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从政治高度确立了"自由贸易区战略"在中国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在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中,中国注重全球战略布局,表现出一个影响力不断上升的区域性经济体向全球扩展的强劲势头.中国通过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在不断拓展经济影响力的基础上为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注入动力,但在区域和全球层面仍然受制于美国等西方经济体为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国借发展自由贸易区不断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将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和防范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7.
能源的战略性特征,使得大国围绕能源产地的争夺成为当前国际地缘政治的重要内容。能源出产地是地缘政治的结点地区,通过考察全球石油分布、供应和需求版图可以看出,主要石油产地如中东、中亚、非洲地区,成为大国进行地缘政治争夺的主要目标。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和进口国,通过影响和控制这些地区,不仅可以确保本国的石油供应,而且具有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在未来地缘战略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8.
中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书家  费逸 《理论界》2009,(8):56-58
2009年初,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突破2万亿美元,15年内增长了40倍,高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议论的中心.始于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目前愈演愈烈.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外汇储备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原因,探讨了三个影响外汇储备规模的主要因素即全球经济失衡、汇率以及贸易.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计量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汇率、储蓄投资缺口以及外贸依存度,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文章的最后对金融危机后外汇储备的规模及使用途径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城市作为次国家层面中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聚合体,成为全球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以及全球气候治理中不可忽视的行为体.城市在气候变化面前的脆弱性使其更加积极发挥自身的资源、信息和技术优势,并且,这种在地方层面对于气候挑战的共同应对推动了跨国城市气候网络的形成.这一新的网络性治理形式为增强城市间的交流合作以及聚积城市层面的全球影响力提供了一个建构平台.从纵向上看,跨国城市气候网络为全球气候治理增添了新的次国家互动层面;从横向上看,为全球气候治理吸纳了更多的地方行为者,扩大了环境政策的执行空间.跨国城市网络还扮演着技术创新活动家和规范扩散者的角色,并且通过与各种外部行为体的积极合作来进一步推进城市弹性网络的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际合作与中国能源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解决能源供应安全的努力已经成为冲击全球能源市场乃至亚洲地缘政治版图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严峻的石油安全问题将深刻影响到中国在亚洲以及全球政治和经济中的角色。在国际能源博弈中,通过国际机制、国际组织建立国际秩序,增进相互依存,最大可能地改变石油博弈力量结构,是中国有效维护石油安全的务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摩擦频繁发生,贸易摩擦由此成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冲击力量。在贸易摩擦冲击下,全球经济治理规则的重塑诉求包含统一理念与制度、变革多边治理规则、实现区域治理与多边治理的协调等。然而,区域经济治理制度的排他性以及治理机制的碎片化带来了全球贸易体制的割裂和双边规则的重叠,引发了多边治理与区域治理之间的矛盾,成为阻碍全球经济发展的桎梏。贸易摩擦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只有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持续推进基于多边贸易机制的区域治理制度建设,强化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深化国内改革,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提升经济硬实力,才能化解贸易摩擦带来的消极影响,积极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规则的重塑中。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际经济格局下,传统金融治理体系的弊端不断暴露,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囿于国内外现实条件,中国需从"存量"和"增量"两个层面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改革,一方面积极推进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监管框架的改革,另一方面推动建立区域多边金融机构,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优化中资银行海外布局。面临发达国家牢牢控制国际金融机构话语权、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稳固、新型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深受内外双重压力以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等诸多障碍,中国须夯实国内经济基础、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与开放发展,提高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构建符合国际社会总体利益的新型全球金融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仇华飞 《社会科学》2022,(5):118-126
全球金融危机后,新兴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报告,新兴国家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经历从“G7时代”到“G20时代”重大转变的主要动力。新兴国家把G20作为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的主要合作平台,新兴经济体国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明显增强。作为新兴国家的主要群体,金砖国家机制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加强多边主义,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印度同为新兴经济体国家,参与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模式各具特色,在寻求世界经济再平衡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经验教训.在世界分工体系中,印度的产业结构更加高级化,但与中国相比,其比较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印度的对外贸易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方式结构和国别结构更加合理化,外贸规模的增速更加适中,但外贸政策略显保守,市场开放度不够,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印度的间接投资渠道更加多元化,持有的国际储备和外汇储备内部结构更加合理,但相比中国,由于规模限制,其影响力和地位有待提升;在世界治理体系中,印度遇到的阻碍力量更加小,经济外交政策更加灵活,但对西方大国的依附性还明显存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治理的格局发生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在全球治理事务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环境问题是需要各国共同协作全球治理的重要领域。在国际投资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上,应在保护外国投资者利益与保护东道国公共环境利益之间实现平衡。中国应顺应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政策趋势,在全球治理体制发生重要变革的背景下,积极参与、推动和引领国际投资新规则的制定,实现国际投资体制中国家和投资者权利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林平凡 《学术研究》2001,(10):49-52
跨国公司的发展,已使国际直接投资逐渐替代国际贸易成为挤占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地区经济对国际经济竞争介入的加深,广东的优势企业将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使生产、流通、分配、运转等环节融入国际经济舞台,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形成规模、实力和品牌都达到国际水平的跨国公司.政府在这方面将肩负着制度安排、政策设计、营造环境、提供服务的责任.本文讨论了广东发展跨国公司的条件、问题与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刘燕 《中州学刊》2008,(2):51-53
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角度来分析,我国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利用外商投资规模、外资对贸易的贡献、外资对固定资产形成的影响和对工业发展的贡献、外资对财政收入及就业的影响四方面均存在很大距离.外资经济已经成为东部地区经济中的主要成分,该地区正在成为外资重要的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东部地区正处于利用外资的拐点,即更加重视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而非数量.而在中部地区,外资在经济中的成分占比并不高,仍处于利用外资的初级阶段,对经济的影响力还比较小.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仍将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进入90年代,国内市场的国际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随着对外贸易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也愈加提高.1992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656.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850亿美元,进口额为806.3亿美元.这个数字表明,国内市场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市场,也日益成为国际市场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的爆发冲击和影响着全球的经济。经过世界各国多年地努力,当前国际金融的形势呈现出:美元仍面临“特里芬难题”、浮动汇率制度逐渐成为主流、国际收支平衡方法多样化的国际金融体系,以及新兴市场的崛起并未撼动传统市场的主导地位、风险意识的分析与防范进一步加强,汇市、股市以及交易市场渐趋一体化、投资对价格的影响逐渐超越需求的国际金融市场。从国际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呈现出: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仍将占据重要地位、欧洲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与日俱增、中国逐渐走向国际金融领域的前台、世界贸易投资规则将发生新变化的国际金融体系,以及金融工具创新化、融资手段债券化和金融服务信息化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规模庞大的口岸经济体系中,边民互市构成了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边民互市在口岸经济中的地位模糊性,其在研究和治理层面都未能成为一个独立对象,而是长期依附于国家口岸,形成了"口岸—边民互市"的分析框架并在研究和治理上呈现出"城市主义""经济主义"以及"全球主义"的特征.这一框架在为部分位于口岸和城市的边民互市贸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