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河北学刊》2021,41(6):72-78
  相似文献   

2.
海权优先:当代中国的地缘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占地球表面大部分面积的海洋是重要的全球公共物品.中国为获得与任何国家一样平等的发展权,必须拥有海权.当代中国的地缘战略选择是海权优先,这是新形势下地缘战略诸多因素紧密关联、相互作用合力之下的必然选择.当代中国所要发展的海权内容包括三个维度,即国家控制海洋的能力、利用海洋汲取财富的能力和由海向陆的能力.这些能力最后的体现就是国家在海洋中(含国家对海洋空间、海岛和濒海地区)的强制能力.  相似文献   

3.
虽然中国是一个陆海复合型国家,然而在帝制时期是一个典型的陆权大国,这样的属性直到清朝末年才被西方列强打破,从此中国不得不开始考虑陆权和海权的平衡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渐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期,海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发展过程中也错失了很多良机。深刻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中国走陆海统筹的发展道路是必然选择,只有陆权和海权联动发展,才能聚集巨大的动能,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充足的助力。  相似文献   

4.
越南海权战略建基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亚太军事安全战略调整的契机,通过调整国家军事安全战略,把海(空)军现代化建设放在优先发展地位,构筑一体两翼防御体系;军事战略方面东面南海反介入(Anti-access strategy),西南控扼马六甲威胁海上战略通道;外交战略方面积极开展多边平衡外交,构建南海利益共同体;立足于《联合国海洋法》等国际法基础,在联合国框架下构建南海多边治理结构.越南海权战略的构建将进一步挑战中国南海海洋主权和海洋权益,威胁中国南海海洋战略通道安全,加剧中国海洋战略环境的紧张态势,进而配合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目标的实现,遏制中国的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5.
和平发展战略蕴涵许多新的内涵,如加强与现行国际秩序的协调,摒弃“零和”,寻求共赢,注重制度等软实力因素,树立新安全观、新权力政治观等。这些内涵为中国海权观设定了新的价值纬度。海权建设要适应和平发展战略的要求,避免挑战现行国际秩序。在发展海洋军事力量的同时更加重视软实力的作用。要把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作为海权建设新的内容。同时,发展海权要着眼于海上资源安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6.
陈霖 《学术探索》2010,(1):17-23
在中国现阶段的种种边疆问题中,海权问题堪称“丢不得、谈不拢、打不得”的难题。因此,主张通过深刻认识海权的内涵与意义;透彻了解中国对海权的需求与期盼;清醒分析南海问题对海权的影响与冲击;认真弄清钓鱼岛问题对海权的损伤与危害;积极制定维护中国海权的战略与战术等办法来治理好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7.
现代海权与国家海洋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全球化时代 ,对以单纯军事意义上的制海权维度为切入点而形成的传统海权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探讨。作者认为 ,必须以海权资源、海洋战略和海洋能力为切入点转换海权形成机理的探寻维度。基于海权资源、海洋战略和海洋能力的现代海权理论的内在形成机理是 :国家通过动态的海军和海洋战略整合静态的海权基础资源 ,不断创新 ,实现着国家控制海洋、利用海洋、由海向陆的能力 ,促进国家繁荣昌盛 ,并最终形成在海洋中现实的、随时可用的强制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战略核心是合理统筹陆海两个战略方向,这意味着中国国家大战略设计正朝着陆海并重的方向发展,因此,中国崛起为"陆海双料强国"的前景问题亟待研究。按照古典地缘政治的观点,任何国家都难以长期维持"陆海双料强国","一带一路"战略以"互利共赢"为基础,超越了古典地缘政治以"扩张和争霸"为中心的狭隘视角,在"和平发展"的原则指引下,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中国大国力量的不断积蓄、国际权力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国崛起为"陆海双料强国"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9.
2013年4月20日上午,"中国周边国家海权战略态势"研讨会在上海政法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政法学院海权战略与国防政策研究所主办。来自江苏省社科联、海军指挥学院、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观察》杂志社、《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学术界》杂志社、新华社、《解放日报》、《新民周刊》等单位的学者和专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二战为美国海权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新的空间.参战前,通过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美国为直接卷入战争做了相关海权战略准备.参战后,坚持“欧洲第一”的“猎犬计划”战略,美国与德、日成功开展海权争夺战.二战结束时,美国从海权强国成功转变为世界海权霸主.美国海权霸主地位确立的过程,也是当时美、日两大海权强国激烈较量的过程.对于中日钓鱼岛争端,有关国家应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11.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全球海权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在海权发展中的比重在上升。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提升,中国又一次面临发展海权的历史机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结合中国古代与亚非欧友好通商的历史,意图加强与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国家在贸易、投资、文化及非传统安全等领域合作,通过以投资和贸易为纽带,成为中国发展海权的重要道路选择。在现阶段,中国海权将以和平发展作为战略定位,将经营印度洋“海上生命线”作为战略优先方向,投资和贸易作为发展海权的主要手段,保持有限军事存在为发展海权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近年,菲律宾不断加强对南中国海的控制与经营,军事冒险性明显增强.菲律宾海权战略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与拓展海洋权益,保证海上交通线畅通,提高国土防御能力,重点加强对所占南海岛礁的防守、补给与经营.菲律宾的海权战略实施面临“四大困境”,即战略设想与战略能力的矛盾、国内平叛与国土防御的矛盾、借重外国与民族自主的矛盾以及合纵与连横政策选择之间的矛盾.中国已将“海洋强国”确立为奋斗目标,中国的海权战略需要整体谋篇布局.要加紧完成南海争端解决的战略布点,并根据菲方的战略困境,采取因敌制胜之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陈云玲 《理论界》2008,(9):32-33
任何国家都存在于特定具体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地缘政治因素始终作用于一国的对外政策。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大陆国家,重视陆权是必然选择,只有坚持陆权与海权的统一,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权是一种隶属于中国主权的海洋权利.从中国近海防御的战略而言,中国不需要一支像美国那样的全球性海军,但是中国海军也需要有适当的全球作战能力,并在总体上保持地区性海军的定位.  相似文献   

15.
16.
海上安全作为影响国家和平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中日益凸显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该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国家海上安全>一书在梳理与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海上安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和领域的"国家海上安全"的基本理论体系,从国家最高战略层次全面探讨了中国国家海上安全战略和政策,提出了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强大"海权"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代是中美两国开展海权实践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过程中,由于受到各自文化传统和历史现实的影响,两国海权实践走过了不同道路,形成了迥异的风格,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比较研究,从中揭示两国近代海权实践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为新形势下海洋战略的发展创新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后发国家或地区实现“弯道超车”、赶超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应在深刻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内涵,分析其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基础上,选择最有利于其发展的模式和路径,营造最有利于其成长壮大的政策环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走上创新驱动、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一个国家政治发展失误引发的各种危机将会给国家利益带来巨大损失。渐进式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做出的正确选择。中国应当审慎地推进政治发展和制度建设,一方面要适应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规则,满足国内民众对民主的期待;另一方面必须保持政治稳定,建设强大的国家,有效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确保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