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3 毫秒
1.
使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等指标,对广东省机电、纺织、服装、化工、钢铁等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测度;并通过与其主要贸易对象美国、日及欧盟的比较,对广东工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做出总体判断;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致其国际竞争力实际结果及未来趋势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以来我国谷物类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以后,我国谷物类农产品贸易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出现贸易逆差.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国际市场占有率(MS)等指标分别从出口规模、净出口状况和市场份额等角度对我国谷物类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表明:大米在2004年之前还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2004年之后竞争力明显下降但还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小麦的国际竞争力一直较弱,国际市场占有率较少;玉米的国际竞争力较强,除了2004年因为粮食减产竞争力下降,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  相似文献   

3.
在桥头堡战略的背景下,从云南省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规模与水平出发,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云南与东盟国家2000~2010年农产品贸易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并深入分析了云南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商品结构,结果显示,云南与东盟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各自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双边贸易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并提出了桥头堡战略下促进云南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贸易竞争指数(TC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山东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山东省农产品整体贸易竞争力不强,但对于水产品、无害蔬菜、畜肉、家禽、水果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来说,竞争力较为明显,农产品出口近些年中具有显性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5.
文章借助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依存度、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产品相似度、出口市场集中度对闽台农产品贸易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闽台农产品贸易关系密切,农产品贸易依存度提高.闽台两地是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农产品的出口,它们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具有国际竞争优势.闽台农产品出口品种和出口市场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在这些出口品种和出口市场上存在竞争.阖台两地农产品贸易规模偏小.提出抓住有利时机,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从消融冲突角度考虑产业分工与合作,实现两地农产品贸易和谐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结构差异与比较优势:云南省与东盟五国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颖剑 《学术探索》2004,(3):120-122
东盟是云南省重要的贸易伙伴,其中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尼、新加坡五国是东盟中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与云南经贸合作潜力相对较大的国家。如何扩大云南与东盟五国的经贸往来,加强与东盟五国的经贸联系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作者对比分析了云南与东盟五国的外贸结构,并用贸易竞争力指数考察了云南与东盟五国贸易产品的比较优势程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TC(贸易竞争力指数)、RCA(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CA(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结构等诸多方面,对江苏、浙江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江苏、浙江两省服务贸易规模发展很快,增长速度在两位数以上;两省服务竞争力指数呈逐渐上升态势,但服务竞争力均较弱;浙江竞争力水平总体高于江苏,但结构竞争力互有高低;两省服务贸易一直存在逆差,大部分行业竞争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提升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显性比较优势 (RCA)法 ,对当今不同类型农产品的具体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已基本丧失 ,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鲜活原料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呈下降趋势 ,而深加工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在显著上升。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必须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9.
从贸易规模、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等三方面分析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间的双边文化贸易发展状况,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间的文化产品贸易竞争性,基于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了双边文化产品贸易的互补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中国引领的金砖五国的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占比不断增长;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总体上强于其他金砖国家;中国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是设计、工艺品和乐器,在文化创意含量和知识含量较高的部门如视听、视觉艺术品和出版物上具有明显劣势;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间文化产品的贸易互补性较弱,双边贸易的进出口匹配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0.
产品国际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在微观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始终是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因而近年来有关农产品竞争力问题一直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对比国际上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研究绝大多数没有从国际比较的视野来研究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而是从历史角度来比较中国农产品现在和过去的竞争力。这显然曲解了国际竞争力的本质,因为无论如何定义国际竞争力,在分析一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时,是无法脱离国际比较分析的。因此,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对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目前多局限于单项经济指标(如TC指数、RCA指数等)的评价,并没有一套综合体系来评价服务贸易竞争力.针对以上不足,依据进出口数据为基础的四个方面、六个指标来尝试构建评价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以实现对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同时利用中国、美国、日本和印度四国12年的指标数据进行实证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深入的同时,贸易结构趋同化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担心.中国-东盟农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结构的趋同化,不仅会阻碍自由贸易区贸易创造与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而且可能导致中国在与东盟及美日的经贸交往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必须通过校正中国-东盟农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结构,抑制贸易结构趋同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和沿线国家农业交流合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而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农业上互有优势,相互合作潜力巨大.选取2000~2015年面板数据,建立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以及贸易非效率模型,分析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逐年增加但总体贸易效率极低,且对东盟各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和东盟各国经济规模、东盟各国人口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具有显著拉动作用,而中国人口,中国与进口国首都距离则产生负向效应;进口国关税水平、进口清关时间、农产品出口占比阻碍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的提升,而物流绩效指数、同时期同为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促进对其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的提升.最后就如何提高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的花卉产品贸易数据,利用修正的CMS模型对2002-2011年中国主要花卉产品对东盟出口的波动成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2-2009年竞争力效应是推动中国主要花卉产品对东盟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综合竞争力效应是影响竞争力效应对中国主要花卉产品对东盟出口增长贡献的主导力量;2010-2011年结构效应是推动中国主要花卉产品对东盟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增长效应是影响结构效应对中国主要花卉产品对东盟出口增长贡献的主导力量。为此,应进一步提高我国花卉产品的竞争力,促进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实施出口花卉产品的多元化、品牌化战略,培育与创新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福建省的贸易总量和贸易结构进行了分析,再通过竞争力指数及引力模型的拓展对福建省的出口竞争力以及贸易流量和贸易潜力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福建出口总体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特别是机电产品和农产品,但福建在高新技术产品的竞争力相对薄弱.ECFA和CAFTA成为影响福建进出口贸易的最重要的区域贸易协定,福建与台湾、东盟贸易潜力巨大;福建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存在贸易不足的现象——特别是日本、新加坡和香港,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最后根据上述结论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福建省的贸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TSC 指数(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 )、MI 指数(Michaely Index),并根据 WTO 统计数据库(WTO Statistics Database)及商务部网站提供的1997年~2010年生产性服务贸易数据,对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宏观上,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有明显提升的迹象,但是不具有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较弱  相似文献   

17.
2004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首次出现逆差,出现逆差的原因是粮食减产,农产品出口增幅相对较小及出口企业恶性竞争所致.回顾了中国的入世承诺及基期支持水平,对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作了详细分析:中国小麦、大豆和玉米已失去比较优势,粮食进口压力仍然较大,蔬菜、水果出口继续稳步增长,浓缩苹果汁国际竞争力最强,牛肉、猪肉的国际竞争力较弱,禽肉国际竞争力正在减弱,水产品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中国入世后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改革建议即:深化外贸体制改革、调整支持结构、实现农产品出口贸易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和农产品深加工,加强组织化建设以提升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中日水产品产业内贸易与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日水产品贸易发展迅速,日本已成为中国水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而中国则是日本的第二大水产品供应国。运用G-L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对中日水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变化趋势及各种水产品竞争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日水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总体较低,但产业内贸易指数较为稳定,历年波动幅度不大,仅个别年份略有下降。在细分水产品目录中,个别水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产业内贸易活跃。从竞争力看,我国水产品总体处于优势地位,在大多数水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长期以来中国服务贸易逆差与货物贸易顺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针对这一现实,提高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成为学术界关注的话题。本文从中国服务贸易现状,特别是出口现状分析入手,指出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作了进一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运用对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SRCA)对中国、印度服务贸易国际竞争优势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大,但服务贸易呈现逆差,且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印度服务贸易总量虽不及中国,但服务贸易却呈现顺差逐年增大的趋势.此外,中印两国服务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较弱,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集中在传统服务业,而印度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部门为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在钻石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证检验影响中印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因素,结果表明货物贸易出口额和外商实际直接投资对我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货物贸易出口额和城镇化水平对印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