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逻辑主义、工具主义语言观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非形而上学的语言观,是海德格尔语言思想的重中之重。在他看来,非形而上学的语言理解和逻各斯的原初含义息息相关。形而上学的语言观把语言当作固定的对象物和符号系统,是人类语法逻辑的展现。但在海德格尔看来,语言不是逻辑和理性的系统,而是古希腊“逻辑”(Logos)意义上的“聚集”和显现,是非形而上学的、主客一体的原初“发声”。  相似文献   

2.
康德认为传统的形而上学都是非科学的 ,根本原因在于对理性的超验运用。为此 ,康德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在此基础上 ,康德要将形而上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即创建科学的形而上学。而其科学的形而上学观也就体现为对“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是如何可能的”这一问题的回答  相似文献   

3.
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消灭形而上学、形而上学观。后来形而上学的存在性及合理性在后期分析哲学家那里得到持久的争论,形而上学对科学活动的影响得到科学哲学中历史学派的充分肯定。今天,形而上学在人类认识中的地位和功能仍是一个讨论热烈而未决的论题。逻辑实证主义的形而上学观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只是对于经验之间关系的描述及对经验事实的整理。至于如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则、知识的终极原因和形式、因果观的正当性、经验之外实在世界的存在性等问题及与这些问题相关的命题都是一些毫无语法根据和经验根据的伪问题,这些陈…  相似文献   

4.
20世纪西方语言学转向,普遍呈现出拒斥形而上学的语言之思及语言观变革。超越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语言思想可以回溯到维科的诗性思维和诗性语言、荷尔德林的诗意栖居理想、狄尔泰的生命体验哲学以及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20世纪海德格尔的诗意生存论和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进一步探寻超越形而上学的语言道路。深入阐释20世纪西方语言学转向语境下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的语言观,对于深入把握语言学转向的思想逻辑与当代语言观的理论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时间是西方哲学中的重要理论问题.与传统形而上学把时间和"存在"结合起来考察的方式不同,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直面时间本身的生存根基,把时间和资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剩余价值、人的资本主义存在方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结合起来,通过对资本的批判,实现了时间作为人基本生存方式的本源性回归.从而终结了一切形而上学的时间观,创立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形而上学的新时间观.  相似文献   

6.
康德在对传统的一般形而上学进行批判时,划定了人类理性的认识范围,人们超出这种规定性所认识到的形而上学的对象是"诡辩的假科学";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为人们研究和批判的对象划定了界限,即以人的实践为前提的人类自然,若跨越这一界限去探寻在人之外的纯粹自然,则会陷入形而上学的困境。但是康德的形而上学批判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又有所不同,康德是以不可知论和二元论为出发点以建立新的道德形而上学为归宿,而马克思则要抛弃任何先验的和超验的形而上学,可见,马克思对康德的超越之处。  相似文献   

7.
中西形而上学“同源分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国古代没有形而上学和有着与西方根本不同的形而上学这两种对立的倾向,本文说明,中西形而上学都起源于某种动态的宇宙观,两者有着共同的思考对象和思想特征。但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关注不同的问题,中西分别形成了“道德形而上学”与“自然形而上学”的传统。文章最后根据现代达尔文主义和进化心理学,对中西形而上学的同源和分流的原因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8.
谢崛的文章包含一系列谬误,一是对中西形而上学本身的构成方式有误解,因为中国传统形而上学不仅仅是实践论的,而西方形而上学也不仅仅是认识论的,双方的比较应该建立在这些要素的结构模式上,而不是有无某种要素上,否则是失之简单化的;二是对哲学史的诸多事实作了错误的描述,如对亚里士多德存在论的误解和断言康德以前没有人把形而上学与实践的人相联系,以及对西方伪善观的肤浅化,对康德自由观、黑格尔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命题的误读等等,都表明他对西方哲学史不太熟悉;三是对这些事实的评价带有一种错位的偏见,这种偏见站在西方社会的角度看也许是有道理的,但放在中国社会的语境中却展示了一种围城现象;四是在善恶观、自由观、反思观、信仰观等等方面都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种族主义倾向,这是不利于对理论问题的澄清的。  相似文献   

9.
西方伦理学史上对道德形而上学多有论述,并成为康德伦理学的理论资源。以德福观为视角探讨康德道德形而上学,需要明确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是纯粹形式的,道德与幸福一致是康德伦理学的理论旨归,而德福一致的至善则是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最终完成。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具有一定理想性,但仍具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归结为辩证唯物主义是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本意的,那么对于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解就应该与辩证唯物主义是互相一致、没有矛盾的。但近年来关于实践唯物主义和辩唯物主义的争论,暴露了这方面大量的矛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认为传统辩证唯物主义是以自然的唯物主义为基础的,这个基础具有本体论形而上学的  相似文献   

11.
南星 《学术月刊》2023,(8):27-40
自然与自由之间的张力是康德哲学乃至整个近代西方哲学中的一大主题。康德提出了一种作为“世界知识”的实践人类学构想,在该构想中,自由不是处于本体界当中的先验主体的特有性状,而是生活在自然世界中的人所应达到的道德理想。与康德更为人们所熟知的形而上学的自由理论相比,人类学中关于自由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解说在终极旨归上是一致的,但却避免了前者当中包含的诸多困难。因此,人类学中对自由的解说更好地体现了康德自由观的真正意义和持久价值。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对于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包括对于形而上学的存在观和形而上学方法的批判;马克思的批判是以对实践的对象性结构和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揭示为前提的;马克思的批判是社会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哲学批判的三者统一。  相似文献   

13.
车玉玲 《文史哲》2007,(3):80-85
在形而上学不可避免的衰落时代,如何拯救形而上学,并为形而上学寻找新的合法性基础,是解决现代性困境的一个根本途径。后形而上学的交往理性彻底摒弃了绝对主义,主张后形而上学的基础只能是在不断流动的、暂时的“共识”之中。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完全走出了对于这种“基础”的迷恋,试图建构新经典形而上学,以此克服现代性带来的两个主要难题:失乡与自然的工具化。而新宗教主张的对于人自身“神圣性”的唤起则与形而上学具有同质性。  相似文献   

14.
邓晓芒涉及中西哲学及文化比较方面的著述甚多,尽管不少观点富于创新性和挑战性,但也同时流露出许多偏颇和自相矛盾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他对西方逻辑理性的过于推崇,对宗教和自由的狭隘的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较量的前景的错误估计,从而导致对中国式直觉悟性思维的轻视,对中国人形而上学信心的困惑和不满,以及对中国人的实践和实用观的贬低。中国人的确没有西方基督教那样对上帝彼岸式的宗教信仰,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国人就没有信仰。中国人深邃的直觉悟性使他们对世界的本源、人与世界的关系等形而上学问题怀有一种近乎先天本能式的信心,因而也就无需再创造一个外在的上帝来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了。因此,形而上学的信心就成为中国人信仰的代名词,与西方人以及邓晓芒形而上学的迷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相似文献   

15.
人本主义哲学家重视对语言的研究与艺术形而上学的兴起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艺术形而上学是人本主义哲学“语言转向”的机枢;另一方面,语言的人本化又为艺术形而上学提供了超越之路。人本主义哲学家的语言观有不少独到之处,但是,语言并不具有人本主义哲学家所说的那种超越功能。语言只是社会实践的特定产物。  相似文献   

16.
窦新元 《学术研究》2004,(12):19-24
杜威形而上学的经验自然主义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杜威的形而上学是以探究所有自然存在物的普遍特征为目的的。经验概念和经验与自然的连续性是杜威形而上学的经验自然主义的理论核心。经验方法是杜威所倡导的发现自然存在的普遍性质从而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尼采始终试图以艺术为基础建立其形而上学的思想体系。但他所谈论的艺术形而上学涉及了两种根本不同的概念。早期,他的艺术形而上学思考有着明显的唯美主义倾向,将艺术当作人类得救的希望源泉;后期,他的艺术论观转向了泛艺术论,将艺术形而上学肯定地确立为人类唯一可实行的形而上学。尼采将梦幻解释为是艺术活动与其他类型人类活动的决定性力量。他认为,艺术的表现归根结底就像是在“做梦”;酒神力量是艺术的生命源泉,而“梦”则是这种力量最强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8.
谢文郁教授根据希腊文的语法形式指出,巴门尼德残篇中"στιν"一词的原本含义是"它是",而不是通常翻译的"存在"。他据此指出,巴门尼德的"存在"思想乃是对古希腊早期哲学中的"本源"概念的界定,此界定导致了后来希腊哲学家有关本源思想的转向。但是,此文对巴门尼德残篇的解读在语言、思想以及思想史三个层面都是有问题的。其根源在于,谢教授意欲将巴门尼德与早期宇宙论自然哲学家整合为一个共同的思想体系,而没有充分意识到,他们代表着两类截然不同的本源观,即存在论本源观和宇宙论本源观。宇宙论本源观探寻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构成了西方科学理性的先驱,而存在论本源观追问事物的观念同一性,以此开启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   

19.
探讨黑格尔和阿多诺辩证法中的否定思想的异同.指出黑格尔的否定观是形而上学的逻辑否定,阿多诺的否定观是建立在非同一性辨证法的绝对否定之上的.阐述了黑格尔和阿多诺在矛盾观、范畴观、本体论和辩证法上的一系列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20.
形而上学似乎是一种“顽症”。人们经常批判形而上学,但是形而上学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时地表现出来。“文化大革命”期间,形而上学在我国不仅有市场,而且达到了“猖獗”地步。尤其发人深思的是,甚至象毛泽东同志那样伟大的辩证法家,一贯同形而上学作斗争,可是晚年在许多重大问题上竟然也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这些情况表明,对形而上学绝不可等闲视之,并且要在理论上认真加以研究,我们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克服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