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奥康纳认为资本主义存在着两重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这两重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双重危机,即生产过剩的危机与生产不足的危机.奥康纳认为这两种矛盾和两种危机总是内在地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一种恶性循环,成为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两种障碍,资本有自毁根基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作为当代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詹姆斯·奥康纳对资本主义所造成的环境危机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从资本主义积累、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以及生态殖民主义方面阐述了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产生无法避免。而存在于资本主义内部的双重矛盾决定了其无法克服这个危机,而生态学社会主义的实现则是破解生态危机最好的方式。全面梳理和研究奥康纳的生态批判思想,对我们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态危机是人类遇到的共同难题。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的危机表现在生产过程及其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中,利润挂帅是双重危机的根本原因,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社会变革、加强生态道德建设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基本路径。这为分析和解决人类的生态问题提供了建设性的思路。我们要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建立科学的消费观和生态价值观,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4.
胡建 《浙江社会科学》2013,(2):112-118,160
生态社会主义乃马克思主义实现生态学转向的当代主流理论之一。它立足于与马克思不同的时代背景,思考和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生态问题。据此,它必然发展出传统马克思主义所不具有的创见。本文以生态社会主义的著名理论家奥康纳的"重构历史唯物主义"为范本,深入剖析了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之处。它主要表现为:在人与社会的关系领域,生态社会主义使物质性的生产生活获得了文化的意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生态社会主义使"自然"获得了能动性和自主性的规定;在社会主义研究上,生态社会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发展。生态社会主义的这种创新理论对中国当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深刻的文化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阐述并分析了奥康纳生态学社会主义视域下对资本主义生态的批判,在肯定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以及第一重矛盾理论的基础之上,奥康纳提出了资本主义的第二重矛盾理论,为资本主义生态批判提供了理论武器,并以此论证了资本主义生态上的不可持续性,为其建构生态学社会主义理想社会鸣锣开道。  相似文献   

6.
奥康纳的危机理论是其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其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特别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理论不仅对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而且对我国建设和谐的生态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3,(10):32-35
文化作为一种力量与生态相辅相成。文化与生态共生于人类实践活动,文化价值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是二者关系的理想图式,超越"经济理性"和"自然理性"的"文化理性"是人类实现这一图式的积极应对。奥康纳和萨卡的相关研究在这方面有一定启示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文化与生态共生图式的生动展现。  相似文献   

8.
正如果说现代性问题是当代西方工业社会的典型问题的话,那么这一问题所造成的危机——生态危机就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在形形色色的资本主义生态学批判理论中,詹姆斯·奥康纳在《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以下简称《自然的理由》)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劳动、文化"三位一体的生态观。挖掘其生态观的积极意义的著述很多,但是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审视和评析的文章却不多见。以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为理论参照系和解释原则,将会为理解《自然的理由》一书的生态观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依据人与自然关系的性质,人类的存在模式大体上可归纳为两种:生命存在模式和技术存在模式。人类的审美活动在技术存在模式中采用的主要是认识论的视角,而建立在生命存在模式上的生态审美采用的则是把认识论的审美规律和生态存在论的审美规律有机结合的双重视角。  相似文献   

10.
生态论是用生态学系统性、有机性、动态平衡性以及多样性原理来分析和探讨一事物与它事物或各因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谐共生的一种系统方法论。文章在分析儒家思想在民族地区形成的生态性教化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借鉴儒家思想的生态系统性教化经验,构建推进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生态化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的十几年,人类明显感觉到科学技术颠覆了以往的生活方式,信息技术统治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业文明带给人类财富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由此引发“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越来越受到哲学界的热捧,詹姆斯·奥康纳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研究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构建美好生态社会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及西方各种生态理论的出现,马克思主义在西方面临严峻的生态挑战。很多人主张将其作为一种过时的理论加以摒弃,甚至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也主张在保留批判方法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生态马克思主义终于先后出现了以詹姆斯·奥康纳和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为代表的成熟理论成果。由于理论倾向和资料限制,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福斯特,对奥康纳则关注不足,本文试图全面阐述奥康纳"历史的唯物主义观念""资本主义的第二重矛盾理论""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等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3.
詹姆斯。奥康纳是,美国著名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也是美国生态社会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奥康纳认为,坟义当前出现的生态危机是由于“自然”在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当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出现“自然”边缘化的倾向。由此,他致力于建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其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是其最核心的思想,也是我们解读奥康纳生态学思想的关键。对他的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构思想和资本主义第二重矛盾理论进行解读和探讨,以期使人们更科学合理的解读奥康纳对历史唯物主义重构理论。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8,(4):28-34
奥康纳和福斯特的生态思想分别代表了生态学社会主义的两个阶段,奥康纳代表的是第一阶段的生态学社会主义(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福斯特代表的是第二阶段的生态学社会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他们的生态思想无论从理论出发点、理论发展进路、对生态危机根源的判断,还是提出解决生态危机的路径都有本质的不同。从这四个方面分析奥康纳和福斯特的生态思想的差异性,既为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也为中国实现五位一体的发展总体布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近代中国,黄河流域生态破坏、民生凋敝,传统治黄方略已不足以应付人与自然的激烈冲突,泛滥的水旱灾害和恢复经济生产的强烈需求呼唤着治黄思想的彻底变革。近代治黄专家张含英本着尊崇自然、保护生态的理念,倡导生态治黄,强调合理利用改造黄河,形成了一套全流域综合治黄思想,从治理视域扩展、目标转换、手段升级及机构整合四个维度全面推动治黄思想的现代化转型。张含英生态治黄思想扭转了传统治黄主流思想,他提出的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协同治理、社会公平等治黄原则对当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设计和实施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危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前危机进行分析,可以科学地揭示出它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所导致的相对生产过剩。这一论断为中国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重要启示。具体来讲,中国需要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兼顾公平与效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抑制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降低实体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培育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7.
张耀影 《理论界》2008,(7):16-18
随着2007年“生态文明”首次被纳入国家未来的战略布局,学术界关注的“生态文明”的热情再度高涨,追求生存本位的智慧表达和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体验与深层觉悟成为学者们的共同心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生态危机理论、消费异化理论、稳态经济理论,主张建立以“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实行社会主义的稳态经济。这些观点对我国当前进入生态文明社会有重要的启示。本文分析并借鉴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张,提出若干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启示以及对生态文明社会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性理论,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本文“重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探究其中蕴涵的生态向度: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向(技术向度)、经济发展的生态转向(发展向度)、政治制度的生态转向(制度向度)、人类文明的生态回归(文明向度),这些都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危机管理的理论发展与现实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叙述了危机管理理论在西方和中国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界定了危机的概念、诱因、类别及特性,提出了危机管理的概念、特性并进行了阶段划分;文章分析了我国转型期危机的现状、特点、诱因,并得出了我国急需建立危机管理体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阐明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其核心是人在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与自然界发生关系时,如何达到一种和谐、均衡的状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类违反自然规律的生产实践活动导致了其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并引发了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急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引导科学的生产实践活动。要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并继承和发扬,从构建社会文化、尊重生态多样、坚持科学发展以及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能够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引导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