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年代以来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分析孟秋丽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如何是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准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摆脱了千百年来封建思想的束缚,在各行各业的建设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人...  相似文献   

2.
刘娟 《人口学刊》2002,(6):23-26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人口结构体系中各种不同规模城市的比重发生变化,其中特大城市和小城市的比重下降。另外,通过比较东、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人口结构发现,西部地区的城市人口结构不合理,大城市的比重过少。  相似文献   

3.
90年代以来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苏 《人口学刊》2002,(4):61-64
90年代以来 ,中国的计划生育工作进了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在过去 2 0年努力的基础上 ,探索出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两个转变”的新思路 ,在坚持“三为主”方针的基础上 ,实现了计生工作方法的创新 ,即走“三结合”之路。“计生协会”是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有效载体 ,计生协会群众队伍是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骨干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的颁布为依法生育、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保证。黑龙江省首创的“三自主”经验开创了欠发达地区计生工作新的运行机制 ,代表了今后计生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经过20余年的计划生育工作,河北省妇女生育水平有了大幅度下降,人口增长率也降到了较低水平,从而导致了生育模式的较大变化。生育模式的变化,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生育水平的变化,而且对未来生育水平走向也起着重要作用。只有生育模式由以宽峰、高峰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型模式过渡到以窄峰、低峰为主要特  相似文献   

5.
9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两种迁移类型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探讨90年代以来深入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政策变化对有计划的户口迁移和自发的非户口迁移两种不同类型人口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夫妇年龄差的研究是人口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但目前的研究由于数据来源多样化,得出的结论不尽一致,关于年龄差的变化方向也没有形成定论。为此,本文利用我国三期妇女地位调查数据,对年龄差变动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同龄婚配的特点非常稳定,其比例维持在16%~17%之间。中国夫妇年龄差模式自90年代以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10年中国传统的"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有所改变,这种"男高女低"婚姻明显下降,而"女高男低"婚姻明显升高,扣除同龄婚后二者平分秋色。其原因可能与我国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和婚姻观念的转变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就业增长率明显下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鞍钢 《人口研究》2003,27(6):14-17
中国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如何为庞大的劳动人群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始终是中国政府首要经济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人口(身体)素质状况“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中国人口发展的基本战略。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中国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工作还做得不够,这个问题已越来越多地被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本文仅就中国人口的身体素质状况进行初步分析。 (一)全国残疾人的数量。据1987年中国首次进行的“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的369448户中,有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报载文章对90年代我国婚姻家庭的走势作出以下分析: 1.家庭将继续朝着小型化、核心化、松散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分而不离”的家庭逐渐普遍化; 2.离婚率稳步提高,协议离婚将成为时尚,随之而来的单亲家庭将越来越多; 3.随着家庭轴心从亲子关系转到夫妻关系,孩子已不再成为维系家庭的“纽带”,不要子女的  相似文献   

10.
张小平  何伟 《西北人口》2010,31(4):112-116
随着知识生产与创造的高素质科技劳动者逐步成为一个地区能否吸引现代经济活动的关键.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入手.探讨了90年代以来甘肃省人力资本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其变化状况。结果表明:甘肃省区域人力资本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地理空间格局由1990年的中部高、西北和东南部低的“凸”字形分布渐渐转向2000年的中西北部高。而东南部低的倾斜式分布:区域人力资本水平差异仍然较大,其增长幅度的区域差异也十分显著。文章还就人力资本差异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促使区域人力资本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初期中国的生育率确实达到了更替水平以下,这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坚持不懈地实行计划生育20多年的结果。由于90年代初期较多的妇女推迟了婚、育,90年代中、后期的生育水平将有些回升;只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并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生育率还会维持在更替水平以下。目前低生育水平的基础还很不稳固,且在婚、育“空档”之后潜伏着“堆积”的危险,因此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作者从社会学角度阐述了妇女健康的重要性,个人健康与社会健康之间的复杂联系;妇女健康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影响;中国妇女健康状况与国际比较;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的障碍及影响妇女健康的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李玉柱  姜玉 《西北人口》2009,30(3):53-56
本研究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长表0.95‰抽样数据,首先匹配了育龄妇女曾生子女教与现存子女数一致的样本,通过育龄妇女结婚时间与其长子/长女的出生时间差(精确到月)定义育龄妇女的初婚初育间隔.研究发现,我国育龄妇女初婚初育间隔较短,集中度很高,近7成妇女在婚后一年半以内生育,90%的育龄妇女在婚后2年半以内生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育龄妇女初婚初育间隔总体上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我国育龄妇女的初婚初育间隔存在较大的城乡和地区差异,其中城市育龄妇女初婚初育间隔大于农村,而西部地区育龄妇女初婚初育间隔则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育龄妇女的结婚时间和受教育程度对其婚育间隔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影响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以来欧盟国家国际迁移和国际迁移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欧盟国家90年代以来的人口国际迁移和国际迁移政策。讨论了造成90年代欧洲新的国际迁移浪潮的原因,尤其是对国际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介绍了人口国际迁移状况和基本特点;对国际迁移政策进行了模式分析和分类分析;讨论了欧盟国际迁移政策关注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中国人口婚姻状况变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舒  程钢 《人口学刊》2001,(1):52-53
90年代中国人口婚姻观念有所改变 ,婚姻关系总的来看是比较稳定的。已婚人口比例高 ,离婚、丧偶人口比例相对较少 ,终身未婚者甚微 ,晚婚已蔚然成风 ,但是人口婚姻状况的变动走向也反映出一些社会问题 ,如独身人口的不断增多、大龄未婚人口难以婚配且性别结构失衡、城镇离婚率持续上升、鳏寡老人的晚年关怀 ,等等。这些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 ,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一、严峻的人口形势 根据联合国1990年预测,世界人口将于下个世纪末达到110亿左右,顶峰值将达140亿。但就在6年之前的1984年,同是联合国的预测,世界人口将在下个世纪末达到顶峰值102亿左右。仅仅相隔6年,世界人口顶峰值的预测数据相差近40亿。这说明1984年的预测对当时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也就是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开始施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17.
在西北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他们的基尼系数也在随之发生波动.总的趋势较平稳,但稳中有降。通过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熵指数为分析工具。发现该地区城镇居民的组间收入差距在总差距中占主导因素。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央政府应该在发展中逐步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8.
在人口普查中,人口死亡容易发生漏报。文章分析了中国人口死亡漏报的社会原因,利用两次普查的人口数据证明了人口死亡漏报确实存在。为了估计出实际的人口死亡水平,对两次普查的人口数据质量进行了推敲,根据登记的人口和死亡率数据的不同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修正方法。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男性的预期寿命为67.97岁,女性的预期寿命为71.34岁,均比人口普查登记资料算出的结果小1.5岁左右。  相似文献   

19.
1990年进行的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取得了关于中国人口规模的最新数据,为研究人口发展历程和趋势提供了重要依据,是科学制定人口计划和发展规划的基础。 近年来中国国内外不少单位的专家和学者对中国人口的形势作了极有价值的分析和预测,这对研究和制订政策无疑是有益的。但是,认识是在对客观  相似文献   

20.
论70至90年代中国生育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70至90年代中国生育变迁顾宝昌中国自70年代以来的生育趋势已经受到人口学界内外的广泛关注,并已在众多国内外研究中得到广泛论证。本文企图对中国从70年代到90年代的生育经历作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评估。它的重点并不在于描述中国生育在最近几十年中的变化,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