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现代小说批评话语的构建曾经是《新青年》同人的重要议题,钱玄同积极参与并因其基于语言的小说批评而独树一帜。他把国语建设与文学创作贯通起来,以明清迄于民初的小说创作为主要批评对象,指出其肤泛语与过火语的充斥,剖析其语言之所以缺乏质感的内在原因,并把批评锋芒直指其文学趣味中的复古倾向。现代小说发展的第一步是翻译,第二步是新作,而鼓动鲁迅为《新青年》撰稿则是其小说批评话语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2.
郭若平 《东南学术》2007,(1):158-168
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非基督教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桩引人注目的历史事件。之所以引人注目,固然在于因其可供解读中国现代思想运动和政治运动之历史例证,但更重要的是,该运动的历史叙事结构蕴含的民族主义因素,足以构成人们对中国现代民族主义存在的不证自明的认知理由。然而,非基督教运动并非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从一开始就由民族主义所促成;相反,征诸史实,非基督教运动通过各类方式,反而建构了民族主义。因而,以民族主义表述非基督教运动,远不如以后者表述前者来得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近代语言文字的改革实践中,钱玄同虽曾提出过废除汉字的偏激主张,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但他很快就纠正了这一错误,并在罗马字拼音与简体字两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后人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尤其是他所主持编订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以及《简体字表》,为建国后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和《汉字简化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钱玄同在清末的白话文运动中,办过白话报,信奉吴稚晖等无政府主义者"废除汉字"的激进主张。留学日本后又受章太炎复古思想的影响,反对王照、劳乃宣等提倡的切音字运动,创办《教育今语杂志》,用白话普及国学。受章太炎研究方言时"古今一体,言文一致"思想的影响,开始重视白话文,并由此参加民国初年的国语运动进而成为文学革命的主将。  相似文献   

5.
理性追求与非理性心态 --20年代中国非基督教运动平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年代的非基督教运动,是以知识界和学生为主体的一场针对基督教的理性批判运动,它以自觉的文化批判开始,起了宣传科学理性、反对迷信、激发民众的民族意识的作用;而运动后期的发展则与当时的民族主义思潮结合,从而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但是从思想史的角度审视,则应指出,在这场以宏扬科学、民主、自由、理性为自觉诉求的运动中,真正的科学精神、理性态度表现得并不多.由于传统的思维方式、由于时局的压力、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急切心态,这场运动中真正进行理性和自由的对话、论辩、深入思考和文化批判的时候是很少的.它成就了反帝和民族主义的一段辉煌,但在思想史上却留下了对今后不无影响的一页败笔.倒是对其持不同意见的一些学者的观点更体现了一种理性态度.  相似文献   

6.
7.
若谓语言哲学乃是"对语言进行哲学研究"之义,则"钱玄同的语言哲学"的说法可以成立.钱玄同五四时期的语言哲学是在实然的抗拒力与应然的推动力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体现了批判与反思、展望与重建的哲学精神.其思想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关于汉字的特点,钱玄同反对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或"衍形文字"的说法;关于汉字的本质,他坚持文字同语言都是表示思想事物的符号的主张;关于汉字的发展趋势,他认为中国文字发展的总趋势是由形而意、由意而音、由繁到简.第二,钱玄同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分析了汉字革命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操作性三大问题,还从民族语言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层面驳斥了汉字革命会扑灭中国文化的论调.第三,出于进化史观、功利主义、理想主义等内在动因,对于人类普遍语言这一语言哲学重要问题,钱玄同最终选择世界语作为其语言哲学的乌托邦理想.质言之,钱玄同五四时期的语言哲学是一种以进化论为主导,以激进主义、功利主义、科学主义、世界主义等因素错综杂糅在一起的语言哲学.  相似文献   

8.
牟德刚 《江汉论坛》2004,4(8):106-108
非基督教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这场运动中参与组织反宗教同盟,积极宣传收回教育权,借“五卅”运动之势引导反帝爱国统一战线的建立;在这场运动中,共产党人正确处理了宗教信仰自由和反对基督教的关系,在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问题上态度坚定,提倡教会自立,割断与帝国主义之间的联系。共产党人在非基督教运动中初步实践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把近代以来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向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崔适是钱玄同的老师,也是对钱玄同经学思想影响较大的人物之一.钱玄同一生受了章太炎、崔适今古两派相反的思想的影响,但他最后跳出家派,超然今古,成为促使经学走向终结的主要代表人物.崔适对钱玄同经学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培植了钱玄同今文经学的情结,扩大了钱玄同对经学的认识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钱玄同超越今古、埋葬经学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作为20世纪20年代反宗教的先驱,李璜的反教思想的形成与其早年的学习经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非基督教运动中,李璜扮演着领导者和中坚人物的角色,其反教言论和国家主义教育学说对当时的思想界和教育界均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在事实上对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钱玄同、刘半农的"双簧信",确实起到了推动文学革命向前发展的作用,但仅仅是引子。《新青年》同人共同演绎的一系列"双簧戏"的喧闹、新文学阵营在理论和创作上取得的丰硕成果,使林纾有些沉不住气。《国故》的创刊,又使林纾以为有了同盟军,从而促成了林纾的反击。于是,新旧思潮的激战真正开始,新文学思潮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初步扫除了阻碍新文学发展的障碍,加速了文学革命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1922年发起的非基督教运动,促进了中国基督教知识分子反省思考中国基督教教会的现实与出路,直接促成了教会关于教会本色化运动,1922年5月基督教全国大会正式提出了中国本色的教会的构想。在非基督教运动的刺激下,教会人士在中国基督教会的困境、何为本色化、如何做到本色化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本色化的讨论扩大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影响,使教会的本色化运动逐渐走上正轨,使中国教会强化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重点考察、分析了非基督教思潮呈现出的几大特点,即民族主义贯彻始终,政治色彩浓厚,理性与非理性相互交织,以及指导理论的纷繁驳杂,并以此来说明这一思潮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可亭 《北方论丛》2008,4(2):99-102
钱玄同一方面受康有为经学思想很大的影响,对《新学伪经考》也多有誉美之辞,而另一方面二人所走的并不是一条同样的道路。可以说,康有为是近代的今文经学家,近代今文经学的集大成者;而钱玄同则不泥家派,超越今古又超越经学,是埋葬经学、变经学为史学的一个功臣。分析认识钱玄同对康有为经学思想的承继与超越,对于认识康有为和钱玄同的经学思想,以及中国近代经学的发展走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督教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宗教领域的反映,部分基督徒知识分子在“五四”时期人道主义、理性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下,对基督教提出了自证、改良及中国化的要求.他们一方面回应“五四”知识分子的质疑,寻求基督教与新思潮的对话和沟通;另一方面在反基督教的潮流中以中国化的方式进行自我改造,主张建立本色教会和本色化神学,对20世纪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922年在中国发生的非基督教运动,对五四启蒙思潮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这一次非基运动促使中国知识界进一步形成排斥英美文化而亲近苏俄文化的心理特点;其次,这次非基运动也使得五四启蒙知识分子忽略了英国和德国的启蒙运动者对人道主义的理解中是包含有宗教人道主义这一脉络的;第三,中国的非基督教思想运动和西方启蒙运动中的宗教批判是存在着差异的,它更多的是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救亡这条线索上展开的内容,在这条线索上论及非基督教运动对五四启蒙思潮发展的影响,我们应当看到它在一定程度上悬置了作家对国民性批判主题的书写。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民族危机四伏,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为救治危机开启了中国公民教育运动之先河,希冀通过对公民的义理期许,主体化人民来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其公民教育理念不免留有简单化缺陷,且严重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及国民的文化传统,但在"公民教育运动周"等相关运作模式践行下,取得显著教化效果,启蒙意义不可低估,对当下中国之旧瓶装新酒式托古复兴,生成现代意义公民社会具有先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降,基督教福音慈善事业不断得到发展。1939年代末至1950年代中期,边疆服务运动在川西区开展的病灾诊治、农业灾害治理、戒除烟毒等活动卓有成效。基督教在川西的赈灾对当地民众破除迷信、相信科学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政府与边地的紧张关系,使边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增强;同时还对改善藏传佛教与基督教之间在川西的关系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就必须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口。本文选择宗教作为文化对比的切入口,并以中西方典型的宗教——基督教和佛教进行对比研究。两种宗教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发展,起始于相类似的人类文化,最终却由于“王权”和“教权”之争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其产生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早期的革命家中,基督教徒已经成为骨干力量,而孙中山则始终是个忠实的基督教徒;作为革命民主主义的政治家,基督教的宗教意识,是他们进行革命的肯定性精神力量;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中国传统思想与近代西方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的重要基础则是孙中山所吸收的基督教文化;在总结中国近代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发展中的有价值成果,形成了辛亥革命时期文明的宗教政策,即政教分离的政策,这本身也反映出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民主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