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权力腐败问题是影响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政治稳定以及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鉴于权力腐败的严重危害性,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我国权力腐败出现了很多新变化,表现形式多样化、产生原因复杂化,对反腐倡廉工作带来很大挑战。造成权力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由于公共权力异化造成的,从经济、政治、法律、社会及伦理等多渠道分析权力腐败的新动向及其防治措施,是当代中国反腐倡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郝峰 《理论界》2014,(10):6-10
社会治理腐败是发挥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社会组织和力量,对公共权力进行自下而上的制约和监督,以期实现"善治"的权力腐败治理的重要模式,在制约监督公共权力方面有着传统监督模式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治理腐败存在社会组织受政府制约、参与机制不完善以及舆论监督作用难以有效发挥等现实障碍。有效实现社会治理腐败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社会治理腐败的法律保障机制,完善社会治理腐败的行政公开听证参与机制,强化社会治理腐败的公众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3.
简论腐败的制度性根源及其治理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现代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行使公共权力的国家公务人员也是在既定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如果没有严格合理的廉政制度约束和民主监督规制 ,公务人员就会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谋取个人私利即产生所谓“腐败”问题。转型期中国社会腐败问题同样在制度层面存在某些问题 ,因此 ,通过制度创新 ,采取有针对性的民主制度安排和综合治理措施 ,应该成为反腐败的基本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4.
腐败的本质是以权谋私,抓住权力治理腐败对其进行制约和监督是宪政的智慧。近年来,我国对腐败的治理力度及强度前所未有,但腐败未得到有效治理,表现出我国在反腐倡廉工作的宪政不足。其中对宪政的认识偏差影响着我国的宪政的进程,宪政中的制衡这一刚性条件给治理腐败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全方位对权力的监督的疏漏使腐败有机可乘。因此,在治理腐败的艰巨任务中对宪政澄清认识,构建宪政规制是进行治理腐败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宪政建设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5.
世界主要国家反腐败经验对中国预防腐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主要国家已形成比较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反腐败体系,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芬兰、新加坡和日本的反腐败体制的特点,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可以为探索建立和完善我们的预防腐败体系提供有益的借鉴.主要思路应当是建立严密的预防腐败体系及严密而科学的监督机制,努力养成廉洁文化,全面打造清廉环境,积极强化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6.
政治权力运行的法治化与对腐败的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都面临着艰巨的反腐败任务。治理和反对腐败,从归根结根的意义上说,是通过控制掌权者对权力的行使达到权力公共运行的目的。控制和制约权力不是依靠人治而是要找到控制权力非公共运行的机制和模式,这就是依法治国、政治权力运行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7.
王旭宽 《兰州学刊》2007,(10):49-51
当前存在的腐败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体制性腐败的特点,制度上的缺陷为腐败的不断蔓延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探讨目前腐败的制度性缺陷及其防治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有效制约权力、防止权力被滥用的严密制度之网,是遏制腐败的一道牢固防线.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对个人影响的角度可以提出三个理论假设:即权力来源错位惯习与权力腐败、权力性质缺位惯习与权力腐败、权力交换漠视惯习与权力腐败.今依据36个权力腐败个案的档案信息和访谈资料分别对该理论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和理论探讨,并基于以上分析和探讨提出三项对策性建议:一是坚持“权为民所有”;二是坚持“权为民所用”;三是构建权力制约的“天罗”和“地网”.  相似文献   

9.
腐败现象之所以产生和蔓延 ,有其特定的原因或根源。要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 ,深入开展好反腐败斗争 ,就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学习 ,提高认识 ;2 .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3.加大力度 ,严肃惩处 ;4 .进行综合治理 ;5 .切实加强反腐败斗争的领导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是我国产生腐败的最深厚的经济根源,这不但会造成企业腐败,而且会引发党政机关腐败。本文针对此提出遏制腐败的五条对策。  相似文献   

11.
腐败是政治肌体上的恶性肿瘤,反腐倡廉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治生活的主旋律。处在转型期的中国,腐败现象呈现出新的特点,腐败的治理变得尤为重要。以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为辅助,以探求腐败利益链为切入点,紧紧围绕国情,以选择控制源头为重点,构建一套集训诫、惩治和预防功能为一体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家族式腐败成为我国各种腐败行为中的典型类型,其危害巨大,影响极其恶劣。根据家族式腐败呈现出的特征,可将其分为共同受贿、权力荫庇、期权投资、编织网络等四种模式。从成因上看,家族式腐败是权力、心理、亲情、制度四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通过涵育廉洁家风、强化权力监督、管理利益冲突、完善廉政制度等途径,对家族式腐败进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3.
权力腐败通常是指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利的行为,即以权谋私,公权私用.从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分工出现专职的公共权力行使者后,腐败现象就产生了.腐败是一个历史性、世界性、现实性的问题.近20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伴随着巨大的辉煌,权力腐败的黑影也在不断扩展,而且呈蔓延之势.  相似文献   

14.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这不仅仅指公权力,权力是普遍的社会现象,社会权力的滥用也会导致社会腐败.从权力生成的社会根源上看,治理权力的滥用不是权利与权力的划界问题,它们也不可能划界,需要划界的是公权力与私权力.从民主治理腐败的视角,在权力的社会关系中,界分公权力与私权力各自的运行轨道,防止它们并轨运行,是治理权力滥用的有效图式.  相似文献   

15.
权力腐败是为了私人目的而滥用公共权力(资源),它通过“制度规则”这种合法的外衣为自己隐形,又以“边缘腐败”的形式大量存在。它主要以“制度依赖”的方式为自己寻求生存的空间。它的社会危害性十分巨大。其本质核心在于以权力主宰公共利益(资源)而形成垄断性资源,并进行集团和个人分配。最关键的治理方式是透明化、一体化和现代化的制度创新以及大幅度提高腐败成本和风险。  相似文献   

16.
从规范权力运行和完善市场体制着手预防腐败,是反腐败斗争走向源头治理、制度治理的关键所在。2008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标志着我国的反腐败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近年来,福建省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尤其是把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与预防腐败有机结合起来,使反腐败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有效地提高了腐败治理的效果,形成富有特色的创新经验。本报告力求把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对策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梳理行政权力、市场体制与腐败治理之间的关系,推动新形势下惩治与预防腐败理论的创新,并提出中国转型期福建省规范行政权力、完善市场体制与创新反腐机制的方案,为推进地方政府权力结构和运作方式的完善,构建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预防腐败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论腐败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的发生虽有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 ,但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改变现实的社会存在才是改变人们思想 ,从而抑制腐败的有效途经。为此 ,应提出建立反腐败的六项机制  相似文献   

18.
论公共权力与利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权力与利益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权力都与利益相伴随,但是并非所有利益都有权力之争,而权力之争必然是为了利益。利益是行使权力的目标;权力是创造利益、获取利益的有效的手段。公共权力的本质是为社会大众谋取公共利益,但是,许多时候并非如此,这就导致公共权力异化——腐败的发生。正确处理权力与利益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深挖腐败的思想文化根源,对我们遏制腐败的滋生蔓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腐败产生的思想文化根源及其治理对策两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的艰巨任务和特殊背景决定了以政府部门为代表的公共组织在推进这一历史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 ,西部地区体制的缺陷和观念的陈旧往往为一些公共组织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 ,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占有和分配来谋私利、图实惠提供了方便和机会 ,从而形成各种腐败现象和行为。本文试图从市场经济运行规则角度来对西部现行的体制、机制和法制状况进行审视和透析 ,进而探讨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公共权力腐败 ,以保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现。  一、西部开发中公共权力腐败的特殊表现西部大开发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