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118-125
明代水寨内迁是古代海防史研究的重要议题,明清以来,水寨内迁举措遭到了广泛的非议,甚至被视为明代海防衰弱的主要标志,这种简单的推论不仅没能发现水寨内迁的真正原因,更无法揭示水寨内迁背后的海防寓意。透过海防地理视角考察明初福建水寨选址问题,并通过烽火门水寨内迁个案的分析可以看到,明初海防经略者忽视海防地理对军事驻防的制约,错误地将水寨设置于战线前沿、易攻难守的小岛之上,导致这些重要的军事目标处于无法自存、防御不足、易遭突袭的险境,其后水寨的内迁是对明初水寨选址不当的修正,值得肯定,而水寨内迁所反映出的明代在军港选址与岛屿驻防上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反思与总结。  相似文献   

2.
由香港历史博物馆和香港中国近代史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近代中国海防国际研讨会”于年前在香港召开 ,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 4 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就“海防人物与思想”、“海防史史料研究”、“海防策略与海军建设”、“民国时期的海防发展”、“海事与中国近代社会”、“地区防卫”、“海军、外交和亚太地区”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现择要综述如下。一、关于海防人物与思想戚俊杰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长、教授 )的《戚继光兵学与中朝御倭海战的胜利》认为 ,戚继光不仅是我国明代的抗倭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3.
<正> 明代的军事防御体制,可分为两大部分,即边地与腹里。明初创设的军事卫所,大致按此格局分布。在明代的历史进程中,由于蒙古残余势力的不断骚扰,以及倭寇的时常侵袭,明代的边防就自然分成了北方九边与东南海防两大体系。与此同时,腹里防御也可分为城市防御与乡村防御两大部分。本文试就明代乡村的防御体制作一初步的探讨。一、巡检司:专职的乡村防御机构  相似文献   

4.
夏东元、刘学照所撰《洋务运动史研究述评》一文,在述评洋务运动兴起原因和目的时,提到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日:“洋务运动是适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而产生的。其目的是镇压农民起义、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它“是中国封建势力勾结外国侵略者共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的罪恶产物。”一曰:“洋务运动是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运动发生”的,“封建主义衰败和向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向,才是洋务运动产生的基本原因”。它“不是中国封建势力与  相似文献   

5.
文媛媛 《学术探索》2013,(11):113-117
剿饷主要是明朝末年崇祯皇帝为镇压农民起义而加派的赋税,剿饷能否得到有效运用,既关系到农民起义能否被顺利镇压,又关系到统治者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为了保证剿饷的有效运用,统治者对剿饷的征收、管理及运用,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并未收到实效。相反,剿饷加派本身的目的和性质,以及剿饷征用过程中出现的挪用、虚耗与贪污等弊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末王朝各方面管理的混乱,由此可见,明朝末年,国家机器运转已渐趋失灵,王朝灭亡之势难以逆转。  相似文献   

6.
田生金《按粤疏稿》中的澳门史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生金《按粤疏稿》是明代广东文献中极为罕见之书,该书不仅保存了明中后期大量的广东原始资料,而且还披露了这一时期来自澳门的重要讯息,内容涉及澳葡商人的走私活动、葡人定居澳门的时间、澳门海防同知的设立及澳门朝鲜奴仆的“冤狱”等问题。这些文字,或证史,或补缺,为明代澳门史增添了极为宝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7.
漫论左宗棠     
晚清待读学士潘祖荫在(奏保举人左宗棠人材可用疏)中写道:“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即中国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也。”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就其一生活动考察,应该说他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抗英派,洋务运动中的主力派,“塞防”与“海防”之争中以“塞防”为先的兼顾派,中俄伊犁交涉中的抗俄派,中法战争中的抗法根。在上述几次反侵略斗争的怒涛中,他都起到了中流硕往的作用C也有人说,他还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反动派,这也是事实。不过在中国历史上,不少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诸如岳飞这样伟大的民族英雄,也镇压过农…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4,(11):99-105
基于海权意识的有无,可以把中国海防分为传统海防和近现代海防,研究海防起源问题,其实就是如何看待传统海防问题。中国作为典型的濒海大陆农耕型国家,海防并不是随着中国境内政权的产生而产生的。从海防行为的发生地点(沿海陆岸/海岛/近海)、实施主体(官方海上武装力量)、时代背景与周边关系等三个要素出发,对明代以前传统海防起源问题进行综合考察,可以确定,把传统中国海防起源界定在宋元时代较为适宜。中国传统海防起源呈现出间歇性、渐进性、局部地区优先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农民起义都由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所激发.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之前,封建租佃关系是当时生产关系的必然选择,只要统治者能善待农民,农民不会造反.对封建统治者武力镇压农民应予斥责;但其实行恤民安民的招安政策,能缓和阶级矛盾和维持生产秩序,应予肯定.农民战争结束后,社会残破.新王朝的统治者因慑于农民起义的威力,被迫采取"以民为本"的治国方针,轻徭薄赋,宽政弛刑,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这也正是农民起义历史作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继宋代经济重心南移之后,由于沿海客观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明代统治者开始在东南沿海建立海防体系,沿海设水寨、卫所、城堡三重防线。这是海防史上首次在沿海布下责任、分工明确的长期防御线。这是防务重心南移的开始。在明代海防基础上,清代东南海防进一步加强。水师营制更为完备,防守汛地也更为明确。逐步完成了防务重心的南移。从明代东南沿海抗御西方殖民者、平息倭患,到清前期统一台湾、平定海盗,维护沿海社会稳定的效果看,明清时期构筑东南海防体系的历史作用是应该肯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