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构成了当今世界的一对基本矛盾。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打破了各种文化之间彼此隔绝的封闭状态,使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层面日益趋同;另一方面,不同文化之间在深层的精神价值方面的差异和冲突也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显得越来越突出,从而使得"全球价值观"与"本土价值观"处于尖锐的抵牾之中。面对着这种矛盾,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应该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的同时,通过一种自我更新的方式来保持和弘扬自身的文化特色,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张力之间开创"和而不同"的世界文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深刻地触及了当代民族主义的神经,促使民族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势头不减,而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一个不断生成、动态发展的进程。人类正在不断地跨越时间和空间等天然障碍,跨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交流与沟通,正在达成越来越多的共识。在全球化席卷世界的过程中,它将改变文化生存、发展的时空图景,推进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并导致矛盾、冲突和对抗的经常化、明朗化。从全球文化生态平衡的视角看,应该融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民族化、文化进化论和文化相对论于一体,追求文化的普遍性和多样性、文化的开放性和自我认同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冲击下的亚洲城市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建夏 《创新》2011,5(4):108-112,136
全球化为亚洲各个地区、民族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使亚洲各国城市文化遇到极大的挑战。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文化多样性最能体现一个大都会的特殊性格。作为文化多元并存的一个地区,亚洲城市文化在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必须正视文化个体的差异性和文化元素的多样性,通过有意识地组合、协调与平衡,在全球化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陈国贲 《浙江学刊》2005,(2):153-159
两种不同的文化相遇后会发生什么?虽然在社会学文献里,"同化"(assimilation)仍然是重要论述,但本文探讨的却是除了"同化"之外的其它几种可能性,如交替、混成(hybridity)和创新.作者在文中通过三个文化混成和创新的实例,深入探讨了"世界主义"这概念.这三个实例分别为: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中国社会史上因大规模移民和人口流动而引发的文化碰撞,当代泰国华人的婚葬仪式.在这三个实例中,作者着眼于日常生活里所具有的文化融合和混成性,这种融合可以说是几个文化不同的群体在长期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的生活实践中所拥有的共同的历史和记忆,是远远超越于所谓群体忠诚这一层面的.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globalization)成了人文学者和文化界谈论得最多的话题之一。经济全球化给人类生存方式、文化价值观念和文学活动带来何种影响,相应的解决办法如何,正成为国际学术理论界的前沿话题。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中国学术界应当就经济全球化对文化、文学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解答,并需要就这一迫切而重要的现实问题加强与国际学术理论界的平等交流和对话。围绕着“全球化”与中国文化、文学研究关系的讨论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7.
文化全球化视域下增强中国文化自信的思维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科纵横》2018,(3):10-14
一个国家的本来文化是本民族的精神命脉,体现本民族文化的精神特质;外来文化以其独特的交流方式打开中国文化大门,完善中华文化的优秀内核。文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中华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展示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更好地把握良好机遇,顺应文化潮流,可以从文化传承、文化借鉴、文化创新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等角度入手来加以分析,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在新时代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超越西方主流文化,显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李存秀 《学术交流》2002,1(6):107-110
全球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然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 ,凭借其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经济、政治主导地位 ,利用各种手段 ,自觉或不自觉地推销其文化制品和价值观念 ,推行文化殖民主义。我们应旗帜鲜明地抵制文化殖民主义 ,采取相应对策 ,建立必要的文化安全防范机制 ,加强对西方文化产品入口的管理 ,最根本的是要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进行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9.
李继凯 《唐都学刊》2003,19(1):48-51
在全球化语境中言说中国西部文学 ,是时代提示的一个难以回避的重要话题 ,这个话题显然具有文化母题的性质 ,可以分蘖出许多有意义的子命题。而从文化习语的角度来考察西部文学 ,就是其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命题。不过应该说明的是 ,这里所说的“文化习语”是与文化失语、文化得语、文化误读、文化碰撞与文化磨合等概念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 ,意在专指对外来文化话语的自觉学习和运用 ,而不是泛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习惯用语。比如“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一话语本身 ,就是这种文化习语的结果。而作为使用率仍在增高的一个语词…  相似文献   

10.
"归化"与"异化"是两种较为'常用的翻译方法,它们以翻译的主体和对象为边界,前者要求"接近读者",后者要求"靠近作者".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大众文化日益趋同,而文化本土化又使得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继续存在.因此,归化与异化具有各自适用的范围.在以商业利益为目标的文本翻译中,应以归化为主;而在以文化传播为目标的文本翻译中,应以异化为主.  相似文献   

11.
鲁岩 《学术交流》2006,(11):48-51
文化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在全球化条件下中国面对的文化安全问题必然更加突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升文化传播力,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等,是思考当代中国文化安全新课题时应该关注的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其民族文化在文化全球化中的影响力直接相关,因此,增强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是文化全球化对民族文化提出的新要求。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范畴的提出经历了一定的历史过程。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对外宣传工作的力度、保持民族文化的先进性,是增强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态势下的民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思学 《学术交流》2005,(6):129-132
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历史的强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是其强势的表征。儒、释、道一向被看作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这三大文化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产生广泛影响,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下,也越来越被西方文化所认同。儒家的仁爱精神,道家对自然的崇尚以及释家的慈悲、笃静等,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对民族文化的复兴一要科学化,二要具有时代感,三要进一步强化厚德载物的民族文化传统。如此,民族文化不仅会复兴光大起来,而且将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历史发展到了今天,全球化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由少数几个国家相互依赖,发展到区域联盟,最终至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由最初的军事竞争发展到经济竞争,直到今天的综合国力竞争,其中尤由综合国力中的国家软实力竞争最为激烈.国家安全问题也由当初的国防安全、经济安全为主,转变为文化安全最为突显.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建立一个文化安全体系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的冲击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已被普遍认为非传统安全的重要内容。对于转型中的中国而言,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更具有特殊的价值和非同一般的重要性。全球化又使这一切复杂化、模糊化、纠织化。全球一体化激起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其异变性则带来了普遍的不安全感。全球化在本质上是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及趋利性的强化和异化。在此背景下,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的竞争、冲突表面上是话语权的争夺,而实质上是各种利益之争。全球化表现为一系列内在矛盾,这些矛盾给中国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诸多深层次的两难问题,中国的适应和应对都很困难。从解决文化的神化、僵化和意识形态的模式化、剥蚀化问题为切入点,积极增进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才能最终完成中国现代化和民族独立振兴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16.
袁金刚  杨小兰 《社科纵横》2006,21(6):105-107
本文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关于文化全球化的现实性及文化全球化与文化现代化的关系问题的研究作了考察、梳理、阐释和总结,认为文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各国乃至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实语境,反映了现代以来、特别是当代人类文化的态势,有利于科学认识和把握人类文化发展的态势和规律,促进本国和人类文化的发展。认为文化全球化与文化现代化具有同一性,把握了问题的实质,不仅对进一步深化文化全球化的认识,而且对坚定我国文化建设的即定价值取向,继续推进文化现代化的伟大事业,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荣翼 《学术交流》2002,4(1):129-134
首先 ,指出文化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包括胜者通吃、雁行模式、超级裁判和单向对话等 ;其次 ,对文化全球化进行实质分析 ,它是把某种地域文化放大为全球文化的代表 ,以此来统领其他地域文化 ,并且各地域文化要以它作为参照 ;再次 ,明确汉语批评作为我们的文化策略 ,它所追求的旨向和目标 ,包括立足于汉语文化本位、倡导问题意识以及追求文化的原创性。汉语批评作为一个命题的提出 ,往前回溯 ,包含了 2 0世纪中国学人的思考 ;往后展望 ,它有赖于今后中国学者的建设性工作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之后,全球经济迅猛发展,已逐渐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这意味着人类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或者共同理解的语言作为交流工具.而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成为外语教学的中心.都市文化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英语教育做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仍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金萍 《社科纵横》2014,(7):165-168
本文引入吉尔兹的"地方性知识"视角和文化阐释理论,结合甘肃地域文化术语翻译中的有关案例,探讨了全球化语境下地方性知识的跨文化传播问题。研究表明:地方性知识的生成具有特定的文化情境性。通过借助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情感诉求、文化认同、审美意识等文化符号在该情境话语体系中得到理解和识别。与此同时,这种地方性知识并不是静态实体,具有文化传播、表达自我的内在属性和文化特质。由于不同的地方性知识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性,因而在不同地方性知识进行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文化持有者"内部的眼界去观察、阐释才能获得对丰富异质因子的有效理解,从而实现不同地方性知识之间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20.
赵新彦 《社会工作》2008,(22):29-30
慈善事业的发展首先表现为社会成员广泛而踊跃的慈善行为,要激发人们的慈善行为就必须首先激发人们的慈善意识。而人们慈善意识的激发是基于主体理性的自觉认知基础上的,为此深层次的慈善理念培育至关重要,特别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健康的财富观、人文关怀理念、社会责任感和“助人就是助己”的特殊功利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