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届西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的学术论文对西夏的语言文字、文献考释、社会经济、典章制度、文化艺术、宗教信仰、军事及其他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西夏学研究基地和宁夏社会科学院西夏学研究基地揭牌仪式。这次会议对拓展西夏学术研究视野、探索西夏学研究为现实服务之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的学术论文对西夏的族源族属、民族关系、语言文字、考古文献、社会经济、典章制度、文化艺术、宗教信仰、人物、研究学者及其他各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会议期间,还举行了6部著作的首发式,标志着西夏学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1998年7月24日至31日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举办了第八届国际藏学研讨会。会议由印第安纳大学教授斯伯林先生主持,会议主席是法国社科院教授卡尔麦·三夫旦先生。来自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研讨会。其中有久负盛名的意大利藏学家博戴克先生,奥地利藏学家施大恩克纳先生;我国著名学者、西藏社科院院长、研究员彭措才让先生,中国藏研中心研究员格勒博士,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降边嘉措先生,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格桑晋美先生。西北民院副院长、教授高瑞先生等。这次研讨会分为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语…  相似文献   

4.
近百年来,学者对汉文西夏文献整理和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六类,即文献综述、专书或专题考证、专书整理、文献辑录、史料考辨、海外访书与书目编修。对汉文西夏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有重大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丰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内容;有助于西夏学研究的深入进行,有助于西夏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使相关研究成果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西夏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首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云史首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8月22—26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举行,来自国内外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特别是国际一流的和著名的西夏学专家,如俄罗斯的克恰诺夫、索弗罗洛夫、克平、日本的西田龙雄、美国的...  相似文献   

6.
由李范文主编的大型丛书《西夏研究》1—8辑目前已全部问世,这部丛书编辑出版了当代西夏学研究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代表性的成果,同时整理、翻译了为西夏学作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的代表作,包括中国的罗氏父子、王静如、李范文,俄国的聂斯克、克恰诺夫以及日本的西田龙雄,我国台湾学者龚煌城等的作品。《西夏研究》系列丛书为西夏学研究成果的展示提供了平台,为西夏学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科研信息,同时为我国历史文化研究宝库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内容。这不仅是百年西夏学研究的一个总结,更为未来的学者进行西夏学研究准备了参考文献,为更好地把西夏学传承下去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7.
中国蒙古史学会、元史研究会、宁夏历史学会一九九○年学术讨论会于8月8日至12日在银川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上述三个学会和宁夏社会科学院、宁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宁夏地方志编审委员会联合主办。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位从事民族史研究、教学和编辑工作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资料40余篇;宁夏人民出版社提供了近年来该社出版的有关北方民族史和宁夏地力史方面的学术著作。中国蒙古史学会、元史研究会、宁夏历史学会分别介绍了近年来国内蒙古史、元史以及宁夏地方史研究的进展状况和学术活动。会议主要就元代色目人、蒙古与西夏的关系、宁夏古代民族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从西夏学研究的成果量、研究人员基本情况、发文期刊、引文、研究内容等五个方面,用量化指标客观表现、评价分析与综合评述相结合的形式,对第二届西夏国际研讨会之后国内的西夏学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9.
张玉海  张万静 《宁夏社会科学》2009,(1):F0002-F0002,F0003
2008年11月7日至10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宁夏社会科学院主办,宁夏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宁夏社会科学院国际西夏学研究所、宁夏西夏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西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黄河古渡——宁夏银川市西夏城景区(横城)召开。来自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蒙古和北京、上海、宁夏等省市区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的100多位西夏学研究专家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朱琪 《阴山学刊》2001,14(3):59-61
20世纪初黑城考古发现西夏文辞书为西夏文的全面识读并从而为西夏学的产生奠定基础;最初西夏学的研究中心在国外,中国学者是西夏学研究的中坚;40年代国际西夏学研究步入低谷;80年代后,西夏学研究中心向中国转移并再度繁荣.  相似文献   

11.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它以宁夏为中心,建都银川(当时称兴庆府),雄踞西北,从公元1038年建国,到1227年亡国,历传十帝,长达190年。西夏学的研究已经涉及到西夏的各个方面。西夏学就是研究西夏,其范畴包括西夏的人、事和物,以及所有与西夏有关的问题,当然,西夏语言文字的研究,在西夏学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宁夏在西夏学上的成就,不仅表现在得天独厚的西夏考古上,而且表现在出版专著和学术刊物上;在研究人员的力量上,宁夏也占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12.
由广东邓演达研究会、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农工党广州市委会、广州中华文化学院以及惠州市惠城区政协联合举办的"邓演达思想系统及其核心研讨会"于2001年11月10日到11日在广州中华文化学院举行.这次会议是继1995年3月在广州黄埔举行的邓演达诞辰100周年第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去年9月在邓演达的故乡惠州市召开的邓演达第二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基础上召开的.这次研讨会虽然规模较小,但是得到了国内外和境内外研究邓演达思想的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广东邓演达研讨会会长梅日新和副会长邓演超主持了会议,广州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南财经大学、广州中华文化学院、广东教育学院、广东惠州学院、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农工党广州市委会、广州市委党校以及台湾基督国际学院等单位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出席这次会议的老同志以及专家学者有董兆英、陈本能、吴仪、张大可、袁继成、张先贤、黄振位、叶洪添、邓家倍、陶季邑、周政民、黄济福、李鸿生、王业兴、邓京育、李明、李健民等.  相似文献   

13.
西夏是我国党项羌族于十一至十三世纪建立的边疆王朝。研究西夏对研究我国中古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解放前只有少数学者在艰苦的条件下辛勤垦殖。粉碎“四人帮”后,在党的三中全会的光辉照耀下,这块荒寂多年的研究园地得以复苏,出现了新的生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历史研究所以及四川、甘肃、宁夏等地都有了专门从事西夏研究的专业研究人员,各地还涌现出数量可观的业余研究工作者。发表论文的数量已大大了超过了“文革”前,质量也有所提高。一九八一年在银川还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性的西夏研究学术讨论会,对我国的西夏学研究起了推动作用。一九八三年,西夏研究的论著较多,专门叙述西夏历史的《西夏史稿》出了增订本;专门研究西夏文字的《文海研究》也应运而生;《宁夏社会科学》自创刊以来,每期均有西夏研究专栏;各地的其他报刊也时有这方面的论文发表。现将这一年的西夏研究的论著进行汇  相似文献   

14.
西夏学研究是宁夏社会科学院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优长学科之一。从建院(1981年)时起,西夏学研究就稳步发展,目前已在国际西夏学领域内处于领先地位。2005年,宁夏社会科学院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基于雄厚的学术积累,西夏学成为宁夏社会科学院第一批重点学科。学科组现有8名成员,学术带头人是享有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国际著名西夏学专家李范文先生,2006年他又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受到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人事部、科学技术部的表彰。学科负责人是享受自治区政府特…  相似文献   

15.
由新疆吐鲁番学学会、新疆吐鲁番地区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吐鲁番学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26日至28日在吐鲁番市召开。这次研讨会共有来自美、英、德、意、日、俄等8个国家的151名中外专家和学者参加,有72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学术发言。自治区社科联党组书记杨乃初、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韩子勇等领导参加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6.
谈到宁夏的历史文化,人们总是对之以:古朔方地、西夏故都、回族故乡。然而,认真的推敲,“朔方”作为一种古文化的代称,似乎更应属于内蒙古,而与宁夏的关系不大。“西夏”、“回乡”倒是地地道道的宁夏特色。“回乡”人们已经谈得很多,这里我只谈西夏,重点是谈宁夏在西夏学研究中的地位。一、西夏与西夏学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它以宁夏为中心,建都银川(当时称兴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西夏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5年首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后的5年间陆续出版论著、资料10余部,发表论文140余篇,内容涉及西夏社会历史的诸多方面。本文即对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作一简要介绍,并选择较有代表性的论文50余篇,分为关于西夏法典《天盛律令》的研究、社会制度和军事、经济和地理、民族起源和民族关系、语言文字、文化与宗教、考古与文献考释、学术动态等8个方面进行系统、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8月3日至6日,由中国诗经学会主办、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河北省河间市人民政府协办的中国诗经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石家庄召幵。来自国内外的诗经研究专家和学者共201人出席了会议。年届9旬的中国诗经学会创始人、名誉会长夏传才先生莅临大会并致辞。会议期间,有130多位专家学者就诗经的宏观理论研究、微观个案研究及海外诗经研宂现状等进行了研讨。多数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经典之一,《诗经》中蕴含的超时代的文  相似文献   

19.
第二届唐君毅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综述黄海德为纪念已故国际知名学者唐君毅先生,深入研讨其学术思想、生平及其在海内外的影响,国内外近百名专家学者汇集四川,参加于1995年8月ZI日开幕的为期五天的“第二届唐君毅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这次会议由四J!!省社会...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与华侨学术研讨会述评周兴樑由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孙中山研究所及东南亚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孙中山与华侨”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6月22-24日在广州召开。5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研讨会,他们共向会议提供了30多篇学术论文。围绕着研讨会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