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茗 《百姓生活》2010,(2):20-20
1.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  相似文献   

2.
自从失恋后,好友七琪几次给我安排相亲。以吃疗伤是我的一贯作风,到了餐馆里,我光顾着吃了,完全忘记了向对方展示我的妩媚。这让七琪很气馁,吃吃吃,再吃你非要跟金三顺一样了。哈,能和金三顺一样就好了,她又胖又没钱,最后不也把一个帅哥搞定了,那帅哥还是我超级喜欢的类型。我和七琪在一个嘈杂的小店里吃饭,喝了点暖身酒,有点儿微醉,我指指胸口说,我的爱情,你知道吗?像白雪公主那样吃了一个有毒的苹果,睡着了。  相似文献   

3.
第一碗饭     
翁秀美 《社区》2009,(8):59-59
自我记事起,一家人吃饭时,父亲盛的第一碗饭必先端给母亲,然后再给自己盛。若尝着哪样菜觉得好吃,必要搛点给母亲,并笑着说:“这菜好,不咸,你多吃点。”待母亲碗里的饭快完了时,父亲会轻声问一句:“还有饭呢,再添点?”母亲摇摇头说吃饱了。父亲就说:“那,来碗汤吧?你喜欢的丝瓜汤。”母亲伸过碗去,父亲拿起汤勺舀了汤放在母亲面前。母亲也不谦让,安然接受。  相似文献   

4.
狄马 《社区》2013,(11):30-30
在我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去外婆家.见天亮以后外婆为我们煮饭,觉得很奇怪,就问道:你们怎么在白天吃饭啊?外婆也觉得很奇怪.反问:你们吃饭不在白天,难道在黑夜啊?我说:我们一天两顿都在黑夜。外婆一听这话,就扑簌簌掉下泪来,哀叹说:你看这世道!把娃娃都搞得分不清晨昏了。她说的“分不清晨昏”,指的是我们那时的生活状态。父母天不亮就到生产队的梯田或坝梁上挖土,一直要干到半夜才能回来。我们这些孩子就只能跟着大人的作息,凌晨四五点吃一顿饭,半夜里再吃一顿。时间长了就以为凡是饭都要在黑夜吃,白天吃反而很奇怪。  相似文献   

5.
我的红薯情     
黄其庄 《老友》2013,(11):20-20
我从母腹中“哇”的一声落地,就与红薯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是民不聊生的年代,母亲生下我之后又患了一场大病,一点儿奶水也没有,家里只好用大米磨成粉,加上薯糖,蒸成米糊喂我。出生七八个月以后,我就可以直接吃蒸熟的红薯了。母亲说,我婴儿时吃放了薯糖的米糊还很“霸道”,不吃得饱嗝连天决不肯停嘴,否则就会大哭大闹。而且还很奇怪,我对别的糖不感兴趣,据说有一次好不容易搞到一点白糖,放到米糊里以后,我就吃得不那么起劲了。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问题     
《阅读与作文》2010,(5):13-14
一天,一只住在农场的小老鼠透过墙上的洞看到农场主和他的妻子打开了一个包裹。 小老鼠很好奇里面装的是什么好吃的食物。但是令它震惊的是,里面居然是一个老鼠夹。于是它跑到农场的院子里向每一个动物警告说:“屋里有一个老鼠夹!屋里有一个老鼠夹!”  相似文献   

7.
王兴菜 《今日南国》2010,(16):56-58
说到“吃”,像董事长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吃不上的?除非是外星人烹饪的太空佳肴、天外美食,可这一天,董事长突然心血来潮,说是要吃“拉面”,他家的厨子可为难了:厨子是扬州人,会做淮扬菜,不会做拉面,于是就到市里最有名的兰州拉面馆里订了一份。拉面送来,董事长尝了一口,连连摇头,恰好席先生在旁边,问起其中的缘故,董事长便说了一个拉面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小幽默     
《社区》2011,(20):30-30
主不吃客不饮 快年终了,我们办公室的三个姐妹决定利用周末的时间轮流做“庄”聚聚。第一站。我们三家人在王大姐家吃饭。王大姐夫妻很热情,一个劲儿地给我们劝酒夹菜。为了劝他们夫妻也喝酒吃菜.我说:“主不吃客不饮,主人应该带头喝酒吃菜呀。”  相似文献   

9.
庄子的猴子     
《庄子》里有一个故事:养猴人要给猴子吃果子,先说“早上吃三个,晚上吃四个”,猴子听了,怒形于色;他于是改口说“早上吃四个,晚上吃三个”,猴子听了,转怒为喜。  相似文献   

10.
城市幽默     
《社区》2001,(1):52-52
有偿吃饭 冯主任有个宝贝儿子,已经读小学二年级了,长得还像幼儿园小朋友似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不爱吃饭,一日三餐像是受刑一样,动不动就推开吃了半天还是满满一碗的饭,说:“我再也不给你们吃饭了。” 冯主任夫妇十分苦恼,为哄儿子多吃一口饭,什么招都试过了,就是没有效果。这一天,冯主任跟在日报社当记者的老婆商量对策,冯主任说:“我想了好久,看来可以试试这一招,有偿吃饭,积极性一定一下子就提高起来。”接着,冯主任夫妇制定了有偿价目并随即向儿子宣布:  相似文献   

11.
纸锅烧水     
吃中午饭时,女儿又嚷嚷着要吃冰淇凌。老婆一口回绝了。女儿很委屈地辩解:“我都两天没吃冰激凌了。”我劝说了她半天,反而把她的泪河给劝决堤了。 老婆一见这阵势,对女儿说:“想吃冰激凌,那得看你今天中午的表现了,如果你把碗里的饭吃完了,并且吃得快,晚上出去玩的时候就给你买。”这是老婆的惯用伎俩,为的是诱骗女儿好好吃饭。老婆说完,就进卧室睡午觉了,留下我做善后工作。  相似文献   

12.
黄英 《山西老年》2013,(5):24-25
我家老公面色黝黑、身材魁梧,原以为嫁作他妻,小鸟依人,会有安全感,却原来,"莽夫"戾脾气,表面憨厚的他竟如此野蛮。首先,他不懂得迁就我。比如,我不喜欢吃胡萝卜、芹菜、洋葱,识相的你就别买啊!他偏不,我不吃他还拼命往我碗里夹,我撅嘴,他不理,还说不把碗里的菜吃完不许夹别的;我喜欢玩电脑,一天不上网就浑身不自在,  相似文献   

13.
乐活爆笑     
《成才与就业》2011,(15):102-102
这就是上星期的 学生到学校食堂吃饭,发现猪排不太新鲜,就对打菜的师傅说:“师傅,我发现今天的猪排没有上星期的好吃。”师傅说:“胡说,这就是上星期的猪排。”  相似文献   

14.
每个家庭吃东西的模样都不一样,每个人吃东西的样子也不一样,我们家吃东西的样子可有意思了。爸爸吃饭的时候是最壮观的,不管多少饭,他都会“一扫而光”连一粒饭都不剩。爸爸的饭量大得惊人,一顿能吃三碗,而且是“狼吞虎咽”的。一点都不文雅,可把筷子大哥忙坏了,东夹一下,西夹  相似文献   

15.
骆统     
骆统小时候,有一年闹饥荒,乡里的和逃难的人没粮食吃,饿得浑身无力。骆统见了,吃得也一天比一天少。姐姐见他总是难过的样子,就问他有什么心事。他说:“看到大家连糟糠都吃不上,我怎么能只顾自己吃饱呢?”姐姐说:“你为什么不跟我说,自己一个人吃苦呀!”于是,她拿出自家的粮食交给骆统,又告诉了母亲。  相似文献   

16.
筷子     
《社区》2008,(24):60-60
小时候爷爷曾告诉我,只需到厨房看看筷子就知道这家的家境了。筷子越长,多半这家越富裕,原因很简单,大户人家吃饭菜多,筷子长了好夹起远处的菜。爷爷的话有道理,那时没有转盘,站起来夹菜又失礼,如果没有长筷子“武装”自己,多好吃的菜也吃不到嘴里。时过境迁,现在恐怕再也没人凭看筷子来猜测人家的家底了。中国筷子多半是平头或圆头的,主要就是“夹”。爷爷曾告诫我,吃菜时夹得起就吃,夹不起就别吃。有一年吃猪肉丸子,丸子表面滑溜溜的,我夹了几次也夹不起来,一急就用筷子扎起丸子放进嘴里,当时爷爷一巴掌就打了过来,呵斥道:“谁让你扎的?”后来父亲告诉我,在我的老家,只有祭奠死人时才用筷子扎菜。我这一巴掌挨得不冤。  相似文献   

17.
蔻蔻梁 《社区》2012,(5):58-59
旅行寄明信片这件事儿本来很复古.现在又变成很新潮。一段记忆从脑海里流到笔尖上,从海的那边山的那边,那些不真实的时空里经过了漫长的旅途.回到你的城市里,你的书桌上。它到底经过了哪些土地.沾染了哪些气味,始终是一个你不可能解开的谜。所以那张小小的卡片也就不一样起来。  相似文献   

18.
《社区》2008,(22)
新加坡的一位领导人曾经在群众大会上讲过一个笑话,说有个新加坡商人来中国做生意,去一个餐馆吃饭,想吃"炸鸡蛋",但从他嘴里说出来就变成了"炸弹",差点没吓着我们的店小二。原来,他不知道炸字是多音字,一个念二声,一个念四声。  相似文献   

19.
这就是我     
妈妈曾说过,我小时候就淘气。有一次,大人不在家,我在床上爬来爬去地玩球。这时,从天花板上掉下来一块墙皮,好奇心使我拿起墙皮尝了一口。正好妈妈回来了,看见我在吃墙皮,急忙夺了过去。可我却哭叫个不停,非吃不  相似文献   

20.
紫苏水袖 《社区》2009,(14):60-61
小女人须有大智慧.才是一个到什么时候都不会把自己剩下的好女人。 2007年3月3日,那个号称文学青年的男人,与我吃了一餐饭,让媒人正式通知我.由于每次出去吃饭我都抢着埋单.说我过于强势。把老娘光荣地OUT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