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胖子的烦恼     
我是个胖子,今年12岁,可体重已经是六十五公斤了。同学们都叫我"小胖子",我听了心里一点也不舒服。听妈妈说,我小时候很贪吃,所以就白白胖胖的。无论走到哪里,大人们都说我胖得好看,说我讨人喜欢。我听了,心里可得意了,有事没事的总爱往嘴里塞东西吃,一来二去,  相似文献   

2.
    
在屋内撑伞会长不高的。大人们都这么说。其实伞怎么会在屋里撑开呢?那纯是儿时纯真幼稚的举止,尽管这样,可从此也不曾在屋内撑过伞。伞,注定是在雨中撑开的。一把油纸伞,一个丁香般的姑娘,悄悄走进我的心。小时候就渴望有一把伞,可那时,全家仅有的一把伞根本轮不到我。只有在晴天,在屋里偷偷地撑开,陶醉一番。那一种快乐的滋味换来的结果是大人的“在屋内撑伞会长不高的”批语。大人们是无法理解那种心情。心里想着长高,心里也想着有一把伞;终于到了懂事的时候,也终于有了自己的一把伞。那把伞陪伴我从家的雨巷中走出,走进了学校。“出门别…  相似文献   

3.
在我年少的记忆里,多是一些五彩缤纷的欢快事儿,偶尔有片愁云掠过,也很快会被一阵风儿吹走。但我一看到夏季里低飞的蜻蜓,愧疚的感觉便一点点弥漫开来。那还是在我孩童时,一个天气晴好的下午,我屁颠屁颠地跟在爸爸和大人们的身后去水库钓鱼。大人们聚精会神地盯着竿,我则欢喜地看天又看地:天是那种明澈的蓝,倒  相似文献   

4.
星期天,我家来个小客人,是个只有4岁多一点的小男孩。大人们兴奋地在聊天,冷落了他,他显得很寂寞,大人们越来越高兴,他却撅着嘴越来越不高兴。我便和他一起玩,我问他你会画画吗?他冲我点点头。我拿来纸笔给他,他毫不犹豫,信  相似文献   

5.
陈英才 《社区》2005,(19):58-59
“我还是怀念大杂院的生活,因为我是在大杂院里长大的。”老妈对我说。从北京珠市口东大街搬到南三环外的石榴园已经整整3年了,按说也该习惯了,但对于一个66岁的老人来说,挥之不去的情感始终占据着母亲的习惯,终生都不会改变她对过去时光的眷恋。我也曾在大杂院中生活过很多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崇文门外紧挨护城河的下东河沿(后改名为西河沿)。内外两个四方的大院子,大人们称里院、外院,东西南北房都有,里院的东北角有一个小院落,大人们叫它“小跨院”,西南角是茅房,是全院20多户百十口人排泄之处。外院的南房有3间,我家在西边。大杂院里,一…  相似文献   

6.
你从小就是个愤青。在我们快念完幼儿园的那年夏天,我父亲从东部一个非常有名的城市回到了小城,其实只是带了一笔钱回来,大人们都客气,说这就叫荣归故里,你耿直地说,应该叫腰缠万贯更确切吧。  相似文献   

7.
成长路上     
小时候,面对打碎的碗碟、花瓶,面对大人们的责备,我总是这样想:要是能一夜长大该多好啊!长大后,我一定不会做错事;长大后,我就不用被大人管了,因为我也是大人嘛!每次过生日,在许愿时,不懂事的我许的愿,总是“让我快快长大”之类的,可是这个愿望总是不能马上实现。  相似文献   

8.
我的邻居贾爷爷,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可是他身体结实,动作灵活,爱说爱笑,尤其是喜欢和我们小孩们在一起玩,所以大人们都叫他老小孩儿,而我们则送他一个亲切的爱称叫"老玩童"。老玩童到底"玩"到什么程度?好,我就给你举个小小的例子吧。那天,我、杨蕊、刘猛正准备玩投沙包的游戏,老玩童恰好从这里路过。  相似文献   

9.
我们这地方,称叔父为“小爸”。从我记事起就听爷爷说小爸是位南下的“大干部”,但不知是个什么样子,只是常听大人们念叨他寄回的家信。我稍大一点后,小爸便经常给我来信教育我好好学习,好好做人,还不时地给我邮寄一些书籍和文具。  相似文献   

10.
假日,本来是孩子自由玩耍和大人轻松休息的时间,然而,大街小巷里,响起小车、摩托车的喇叭声或自行车的车铃声,大人们匆匆载着孩子去老师家补习,去少年宫练琴,去文化宫练书法……请看我一位朋友女儿的假日安排表:星期六——上午去少年宫学写作文,下午去私人钢琴班, 晚上去美术班;星期日——上午去奥校数学班,下午去书法班,晚上去英语班。假日成了孩子“继续教育”的熔炉,难怪小女孩怨恨地对爸爸说:“爸爸,我不爱星期六、星期日……”“爸爸,你叫我学了这么多,我都没有童年了  相似文献   

11.
上五年级的我,已经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了。可是在大人们的眼里,我有时候很大,有时候又很小。我被搞得莫名其妙:我长大了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牌坊     
马卫 《老友》2009,(5):20-20
我的老家黑水凼,最出名的文物是童氏牌坊。很小的时候,我常和小朋友们在牌坊下玩。当时不知道牌坊是做什么的,只知道那石头上的雕刻很好看。问大人这牌坊是什么,大人也不给我们说,还吼道:小孩子家家的,问这些干什么?  相似文献   

13.
我和我的家     
申荣 《老友》2009,(5):16-16
1949年5月,我的家乡解放了。儿时的我,虽已初省人事,但并不懂得"解放"是怎么回事。不过,从大人们的表情和不时的锣鼓声、爆竹声中,我知道家乡的解放,肯定是好事、喜事。我对"解放"的理解,是在成年之后逐渐加深的。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我经常看到大人们端着酒杯喝得兴高采烈的,但他们总是都说,这酒很辣,小孩子是喝不得的。  相似文献   

15.
幸运的一天     
上学的第一天,妈妈对雷格说“:从今天起,你就是一个大人了。”雷格说“:大人是什么样子的?就像妈妈一样吗?”妈妈说“:大人嘛,就是要自己独立去做事情。”第二天,雷格对妈妈说“:从今天开始,我去买早餐奶。”妈妈同意了。雷格走在大街上,心情非常愉快,他觉得自己已是一个大人了,可以独自去买早餐奶了!在大街的拐角处,雷格看到一位老爷爷站在那里,表情很痛苦的样子。雷格走了过去“:老爷爷,您需要帮忙吗?”老爷爷看着雷格说“:我…我需要喝一杯水。”“旁边有一家餐馆,那里一定有水喝的。”雷格说完,扶着老爷爷走进了餐馆。服务生很快把水送…  相似文献   

16.
轶文 《社区》2005,(21):58-58
提起我家老宅院里的那棵大枣树,真可以说得上远近闻名。甭说一个胡同的,就连相邻几个胡同的老街坊们也都对它的“高大形象”印象颇深。站在胡同口,用不着踮脚,就能望见它那耸入云端的树冠。对于这棵枣树,我也只是偶尔说起,并未日有所思,它却常常奇怪地走进我的梦中。我家旧居位于北京西城辟才胡同内梯子胡同5号院。那棵参天拔地的大枣树就矗立在小院中央。树腰粗得两个大人都抱不过来。记得爷爷说他小的时候,大枣村就这么粗。大人们把这棵寿高百年的大枣树称做“老寿星”,可在我眼里,它始终像是一条血气方刚的汉子,雄姿英发,蓬勃峥嵘,一枝一…  相似文献   

17.
吴野 《金陵瞭望》2009,(10):72-73
在我眼睛里看到的这支队伍十分和善,如此而已。但我的耳边,大人们都在喜滋滋地议论,这下好了,穷人可以过上好日子了,再也不会受欺负了。对于这些,我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8.
孩子们的玩耍是无意识的天性,这是让人们普遍认可的观点。可这种观点一直在被误读,误解,误用。孩子们其实是被大人们设计过的产物。他们的游戏,行为方式也无不烙印着大人们的痕迹。不管是儿童的游戏还是少年的懵懂,都有着大人在主导着他们,而这样的主导通常会带来不良后果,让本真的孩子们成了大人主观导向下的畸形产物。  相似文献   

19.
刮胡记     
姜长文 《新少年》2011,(5):28-28
每当我看见大人们刮胡子的时候,儿时曾经做过的那一件傻事便从我脑海中浮现出来,像演电影一样越来越清晰……  相似文献   

20.
文明的前提     
一辆公共汽车在公路上突然熄火,司机请求乘客下车推一把帮助发动。下车推车的是一群春游的小学生,大人们一个也没有下车。孩子们憋着吃奶的劲儿终于推动了这辆挤满大人的车,可是当他们重新上车后,他们原先的座位已被大人们抢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