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美小学科学教材在问句的使用上差异明显.以苏教版、教科版、美国版三套小学科学教材共有天气知识点内容中的问句为研究对象,对问句的使用情况从类型分布、功能分布、问句链长、有无回答等角度进行了具体的对比、考察和分类统计分析.研究发现:科学教材文本,结构上以特指问句为主要类型,功能上以引入性问句为主;中美科学教材语言表述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国内版教材问句链长度明显较长,而且有相当数量的陈述性知识存在以问句、图片代替知识陈述现象,还存在问句在教材中找不到答案的现象,这将影响教材的可读性,从而影响教材功能的发挥.本研究试图从语言学角度,透过对问句考察分析,揭示不同版本教材在安排教学内容和实现教学目标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是承担识字教学任务的最主要课程.如今,全国中小学教材版本日渐多样化,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字种、字量安排各异,如何充分把握汉字的系统性、规律性,选择合适的文章进行合理的识字教学是体现语文教材编写人员水平、评价教材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文章以现行影响较大的人教版、北师大版、江苏版小学语文教材为对象,对其各自要求的会认字、会写字进行考察分析,揭示问题,以期对教材编写人员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主编的<科学>(7-9)年级教材,在知识体系、内容特点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特色.教材以科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为主要依据,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的原则.本文以浙教版<科学>教材为依据,探讨了<科学>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新教材的编写精神、用好教材,掌握<科学>新课程的结构特点,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4.
浅析环境类专业"环境信息系统"课程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对"环境信息系统"教材的编写,提出了环境信息系统(EIS)作为环境类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应该解决的问题,并对EIS的定义、研究内容作出了界定,对"环境信息系统"教材的编写及相应教学提出了一套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利奥塔认为,当今西方社会由于科学话语霸权的形成,知识的本质、作用和传播方式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知识的合法性危机.利奥塔提出的"知识合法性"理论及其 具有的批判意识和危机意识,揭示了建立合乎理性的交往游戏规则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框架下的"自主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是自我组织、自我评价、自我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一种学习态度和模式.建构主义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恰如其分的哲学阐释,主张学习者是意义建构的积极参与者,而非知识的被动获得者.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包括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元认知、学习策略、动机、情感以及社会环境等.  相似文献   

7.
"无限"概念在黑格尔的哲学中,乃至在整个德国观念论思想中都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深入理解无限的意义内涵、显现形态和达到方式,对理解黑格尔哲学的结构、动力和目的来说非常关键.在作为科学之形式的《逻辑学》中,无限及其两个核心形态——坏的无限与真的无限——最早在实有的部分得到了专题的讨论.依据对这部分文本的解读,梳理和总结两种无限的结构特点,并揭示其背后理性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水生生物学教材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在于充实教材内容有利于扩展师生知识,提高教学知识的含量,科学设计教材结构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安排,提高教学效率,建立立体化教材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的现代化水平。水生生物学系列教材未来发展方向是探索编写彩色教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加强立体化教材建设。  相似文献   

9.
海峡两岸语文课程的经典文本选择都反映了对中国人学习汉语文基本规律的 认识,都认同经典文本教学的价值,追求古典的训练,文化的教育,都能为语文教材的编写 提供选文参考.但两岸在经典文本选择的取向,语文观和教材编写观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以鞍山市铁东区东长甸小学为例,对小学国学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目标定位与内容选择进行了探讨。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设计开发国学校本课程目标:积累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获得中华传统文明的情感体验、形成开阔的视野和人文情怀;课程内容选编采取"撮其精要,整合再现"的方式组织教材,遵循"循序渐进,有限读经"的适量原则;课程内容选择上体现民族核心价值观和典范汉语特色,以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为基本内容;内容编排遵循儿童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体现在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直接冲击教育结构的变化.本研究从教学队伍、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和课程特色等方面,介绍课程思政融入"基础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进展情况.最后进行相关的对策研究,如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力求"学校 院系 教研室"科层管理模式下的学习型教师组织构建,教学团队及时、适时应对如何重新构建思政课程教学能力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反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教学理论研究,其传统研究范式处于不断的被"消解"的境况之中,教学理论研究在不断改变自身的存在方式--它显现出一种"自我"解构--知识论转向的景况.这一景况发生在教学理论研究者的"知识体验"中,这种"知识体验"(渗透)表现在知识观、知识的心理学观、知识社会学三个方面.它表明了教学理论原有基石的裂变以及教学理论研究从规律(探寻)到规则(知识生成规则)的知识论转向.  相似文献   

13.
莱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以文本的功能和类型划分作为选择翻译策略和进行翻译评估的依据,对翻译教材编写具有重要启示.编写基于该理论的新型翻译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指导学生的翻译策略选择,以及辅助学生的翻译评估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主编的《科学》(7—9)年级教材,在知识体系、内容特点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特色。教材以科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为主要依据,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的原则。本文以浙教版《科学》教材为依据,探讨了《科学》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新教材的编写精神、用好教材,掌握《科学》新课程的结构特点,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语用能力关注度的不断加强,作为培养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媒介之一,教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教材中的语用知识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在梳理语言教材中语用知识分布研究的基础上,类分了现有教材中的语用知识研究,如:性别语言、会话含义、言语行为、会话结尾和语用知识量,指出了教材中语用知识的匮乏,进而提出语用知识渗透于教材中的若干编写原则.  相似文献   

16.
教材功能的转变与教师的教科书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新教材应从"教本"向"学本"转变,从"文本"向"对话"转变,从"知识"向"素质"转变,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要树立新的教材观,积极参与新教材的开发、评价和选择,创造性地研究和使用新教材,全面提升教科书素养,促进专业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虽然义务教育教材广泛地使用了多模态语篇建构学科知识,但教材如何实现知识建构的本质规律并未被充分说明。功能语言学对多模态语篇的研究揭示了人类如何通过及物性过程传达经验知识的模式,为学科知识建构的探索、教材编写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提供了借鉴意义。文章以此为基础,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和物理教材中选取72篇多模态语篇,分析其如何利用多模态资源实现知识建构的模式,发现不同学科知识建构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而言,语言模态的及物性过程分布相似,体现形式趋同;视觉模态的及物性过程分布、视觉结构差异较大;两种模态互动的及物性过程只有3种类型发生符际对应。   相似文献   

18.
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组织知识和能力与外部环境协同演化的结果,跨国企业能力驱动的知识战略,以及知识的结构和特性,直接影响到它们国际化战略的选择.借助基于知识观的跨国公司理论,研究了跨国公司国际化战略的理论模型,揭示了其实践中的战略期权效应.进一步结合安徽省制造企业的国际联盟历程,分析了安徽制造企业的战略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某些意义丰富的电视广告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多重意义的传达,其文本隐含着与梦过程相类似的艺术结构,其传播特点使意义的生成与阐释具有线性流动、累加的特点,采用通常的符号学等方法对这类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并不完全适合.如果从作品的艺术形式入手,运用艺术思维逻辑的规律解析文本中的凝缩、移置等手法,就能分析出文本蕴涵的深层意义并同时揭示出受众理解文本过程的具体逻辑线索.本文以肯德基飞燕虾广告"钓鱼篇"为例,说明了运用艺术思维逻辑分析该类电视广告作品文本,是一种有效的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20.
"传播学研究方法"探索"建构"式教学,目的是克服原有教学模式弊端,使得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是"活"的,是学生分析大众传播现象的"支架",而不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对象."建构式"教学采用多种信息交流方式,使得学习具有旅游探险的一些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注意处理好问题与课程知识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课程时间安排、学习资源提供、上课学生规模和考核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