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雪晶 《市场瞭望(下半月)》2011,(8):102-103
时至今日,香格里拉己成为世外桃园的代名词。而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的优秀服务及完美憩静的环境,也与这个弥漫着神秘色彩的名字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2.
正旅居日本多年,回到中国南京,在一次研讨会结束后,我独自一人在南京古城闲逛。傍晚时分,在位于中山南路与建邺路交叉口的一处临街商业综合体的一楼,偶尔发现了一家名叫花见棠的日本料理店。饥肠辘辘的我,似乎又想起了东京的居酒屋,想起了日剧《深夜食堂》里的情景,口水不自然地在舌根下来回涌动。ぃらっしめぃませ推开料理店的木门,店内温暖如 相似文献
3.
童晓佳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1)
《文学遗产》1981年第二期孙昌武《王维的佛教信仰与诗歌创作》一文认为:王维曾到陕西眉县的太白山访问过马祖道一禅师。后该刊1983年第三期汪鹤林又著文,认为“马祖道一一生俱在南方”,王维诗中的道一不是马祖。最近翻阅佛典,偶有所得,认为王维诗中的道一正是马祖,只不过太白山不是陕西太白山罢了。 相似文献
4.
陈进忠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3)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船“纳尔布达”(Nerbudda)号和安音(Ann)号,先后在台湾基隆和大安港“搁浅”沉没。两船搁浅后,船上的军事人员立即受到台湾抗英军民的围歼,被俘189人。1842年6月,清台湾镇总兵达洪阿,兵备道姚莹奏准道光皇帝,在台湾处决了英俘139名。事隔十月之后,达洪阿和姚莹却因“贪杀冒功”的罪名被清廷革职孥问,锁 相似文献
5.
夕颜 《市场瞭望(下半月)》2007,(1)
每逢清明前、冬至后就是马祖家家户户酿酒的时节,浓醇的酒香弥漫着整座岛屿。"开坛香百里,洗瓮醉千家",是台湾民间诗歌中对酒乡马祖拥有的酿酒历史与气势的赞誉。 相似文献
6.
梁晓萍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45-52
味是中华传统艺术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审美范畴,然其并非一开始就直指人的精神审美之思,它基于饮食之味的感官体验以及哲学之味的形而上学转变,最终走向美学的审美之味。味的艺术美学内涵既体现为丰富多义、绵延不绝的诸种滋味,又体现为静心忘我的咀嚼过程,并通过余味、淡味、体味等家族相似之语,凸显了其通向无限、平淡的审美旨趣和静悟的审美践行,表现为以有限达无限、化浓烈为平淡、虚心以悟道等审美特征。味这一艺术美学范畴,对当代中国以及全球社会精神生活依然富有积极的阐释力和范式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的诗皆展现了冲淡之风。然而由于作者所处的历史时期、个人思想、经历的不同,其诗风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特点。本文试通过他们的代表作来赏析各自"冲淡"美,并做出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8.
9.
武振玉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3)
商代晚期金文始借"商"为"赏",西周早期始多用"赏";殷墟甲骨文已借"易"为"赐",周金文沿用,东周金文始偶见"赐"字.殷商晚期和西周早期"赏"的出现频率较高,西周中期以后则多用"赐"少见"赏".句法形式上,殷周金文中"赏"、"赐"二词均以带宾语为主(双宾语尤多),但"赏"所带宾语多为单项,且集中于"贝";"赐"的宾语早期多为单项,后期多为多项,早期多为"贝",后期多为物饰类.先秦传世文献<诗经><今文尚书><论语><孟子><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国语><战国策><左传>中共有"赏"566例,"赐"250例.诸子书中"赏"远高于"赐",史传书中<国语>、<战国策>中"赏"、"赐"持平,<左传>中"赐"远多于"赏".句法形式上,"赏"以不带宾语为主,"赐"以带宾语为主;带宾语时,"赏"多带由指人名词充当的单宾语,"赐"带双宾语和单宾语的比例相差不多,其宾语则以指物名词居多.具体词义上."赏"较"赐"抽象.形式上,"赏"有明显特点,主要表现为反义对用形式的多见和"赏罚"的运用;但"赏赐"连用和对用还很少见.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潘伟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169-171,174
"味"作为审美鉴赏的范畴,成于"文学的自觉"时代,它在进一步发展中形成各有特色的"余味"说、"滋味"说和"韵味"说。针对它们之间的比较,不仅要找出它们形成、发展的线索和关系,还要指出其成"味"的条件和追求的效果。在比较中说明文艺审美中的"味",需要"寻"和"品","寻"和"品"的目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15.
王春翔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1):86-87,98
唐人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了“味外之旨”理论。这一理论不仅对中国诗学理论是一大贡献,而且从阅读欣赏角度指出文学作品的高妙境界在“味外之旨”,也就是说,在解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时,读者借助自己的想像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这与西方接受美学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6.
17.
吴瑞霞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0(1):7-10
本文从钟嵘“滋味”与司空图“味外味”两种“味”的构成因素 ,两种“味”的实质 ,两种“味”的思维方式及两种“味”各自产生的文化背景四个方面辩析了“滋味”与“味外味”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19.
当了一辈子教书匠的父亲,去年从学校退休回家。离开了三尺讲台,告别了活泼可爱的学生们,他觉得生活像少了什么似的,心里有种失落感。加之父亲没有什么爱好,不喜欢打牌,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