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人文科学若干问题研究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学术分类概念,“人文学科”与“人文科学”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进入以中国大陆为核心的汉语文化圈,落后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现代学术分类进入中国近一个世纪。近年来,学术界对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可能性的探求,对人文教育、人文素质的呼唤以及制度层面的人本意识和人性追求,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都关涉着人文科学的地位问题。为此,专家学者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现将各种观点综述如下。一、人文科学的现代性问题在“现代性”的视景中,人文学(英文Humanities,亦译人文科学)作为一门传统的经典学科,其知识图像已然模糊,知识合法性…  相似文献   

2.
学术文化是现代文化体系的重要形式和组成部分,学术建制及其内部关系对社会总的价值和精神状态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当前诸多文化中突和选择,如科技与人文相融的可能性,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以及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上的人性化追求,都要求对人文科学这种学术建制及其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文化问题,进行知识论和方法论的探讨.人文科学是以人的内在精神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内在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具有精神性、价值性和历史性的特点.人文科学所指涉、表现和澄明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深邃的文化传统,将为人类的文化创造提供广阔的思想空间和敏锐的想像力,为文化批判提供内在的价值依据和尺度,为人文教化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
生态人文科学是一种新的科学范式出现的征兆.生态人文科学是20世纪90年代晚期出现的一种趋势,依托于后人文主义对人类中心论、欧洲中心论和西方科学的批判.传统生态学知识、本土知识和生物人文科学的发展,是生态人文科学的重要内容.其中,生物人文科学是一种包容性的知识类型,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生命科学联系起来.生态人文科学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元共同体观念.这个元共同体由人类与非人类构成,其基础是共同实质的亲缘关系、共生关联、协同进化和互相依赖.生态人文科学还从心灵延展和分布式认知角度预期了未来的知识建构.  相似文献   

4.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研究型大学最基本的职能,也是考察大学学术文化最重要的方面。在大学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大学的学术文化是不自觉的,而它却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基本内涵,影响着大学校园的各种思潮和理想,体现着大学的基本价值观和大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学术趣味和学术人格是大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大学面貌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5.
浅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本质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研究对象及其研究对象本身性质的不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作为人类的知识体系,在学科性质、学科内容、学科特点和学科功能等方面都存在重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自然科学具有显著的客观性、逻辑性和应用的普遍性;社会科学具有显著的时代性、解释的统计性和一定程度上的文化特色;而人文科学则具有显著的主观性、文化特色和育人性质。明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差异,对我们客观地进行学术评价,促进学术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们如何谈论人文科学?人文科学领域共同分享了那些基本观念?"人"这一概念在人文科学学问(知识)体系中有什么样的作用?以自然与文化的对立造就其系统的人文科学概念之可信性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基本上处于不言明的状态.不论人文科学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即它自许奠基于一种关于人的坚实的观念.其实,若要强调自诩被人文科学的方法和结果包含着的这种人的观念,那么,只有致力于对我们称之为"人文科学"之可能性条件的一种批判,让根本的怀疑更彻底一些.这种揭露,可以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进行,后现代主义者为了实现"人文科学"之解放进行了一种革命,而这种革命,对于更好地理解人文科学的发展路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一般符号学可被视为学术知识的再组织者,也可视为对以下三个文化区域内人文学话语进行再调整的总观点、总展望:即西方传统,非西方传统,以及全球跨文化学术领域。此观点不基于现行符号学职业实况,而是基于如何最好地利用符号学名称来最好地推进人文科学的进展,因此跨文化的或国际性的符号学,将参照人文科学全体的演变情境加以定位。为此,符号学首先应对导致学科分隔过严的现行全球人文科学制度进行检讨。这是今日理论符号学的主要任务所在。任何按照学科制度组织的知识成果,当然都是主要的知识来源,但这些知识结论多相关于具体学科结构的前提条件和运作框架;换言之,学科成果的运用价值,也是受到此学科结构性条件的限制的。如果将按学科本位产生的结论超越其学科制度条件加以扩大运用,就不免会引生不当结论。而这正是今日人文科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符号学的目的之一在于,通过比较的和跨学科的研究来重新检讨学科中心主义带来的认知限制。换言之,符号学有助于通过分析的和综合的方式来解剖和重估学科制度内的学术产品。本文作者认为,人类面临着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一种科学启蒙时代的必要性。而符号学,在象征的意义上,正被“要求”领导此全球化学术的运动。②存在有两类不同的知识概念:知识内容和对知识内容的使用。如果说一般科学学科关系于前者,那么一般符号学就关系于后者。  相似文献   

8.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视界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像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一样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通常也有理论学科与实践学科之别 ,人文科学被看成是形上的、基础性的学院性学术 ,并且天然缺乏实践性与实用性 ,与之相反 ,社会科学则属于一种非理性的、具有很强实践性和运用功能的形下性的学科。但本文试图表明 ,上述见解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各自设定的传统教条 ,而当代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正呈现一种前所未有的“视界融合”景观。所谓人文科学 ,一般指称语言文学、历史、哲学、宗教、艺术、人类学、道德伦理学科 (也应当包括教育学 ) ,通常也称为“人文学科” ,这些学科总是…  相似文献   

9.
大学教师的教育素养是其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教师质量的集中表现,是其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大学教师职业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包涵了教育观念、教育知识、教育技能和职业品质等四个维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社会科学方法论驳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迄今为止,社会科学方法论仍然是一个极不成熟的学术领域,在什么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如何看待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关系等基本问题上都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本文从批判几种错误思潮入手,力图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几个基本问题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的基本思路提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和构想.  相似文献   

11.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切实关注并加以有效落实的重要内容。理工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况的调查,认为目前理工专业学生存在着地理知识兴趣浓郁,历史知识相对贫乏;语言文字热情较高,文字功底明显不足;文学作品阅读不足,艺术素养止步不前等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建立人文教育保证体系,挖掘高校与地方人文资源,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创新教育结合起来,做强第二课堂,从而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促进人文教育思想的自觉养成,真正把人文素质养成变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2.
严励 《河南社会科学》2006,14(5):153-155
目前我国网络传播教育存在着两种层次三种形态。两种层次指研究生层次的网络传播教育和本科生层次的网络传播教育,三种形态指硕士学位的研究方向、学士学位的专业方向、学士学位的专业课程。两种层次三种形态的网络传播教育,构成了我国当前网络传播教育的基本格局。我国网络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网络新闻传播专业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学科名称,课程体系混乱,理论与实践脱节。我国网络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要符合以下要求:课程体系应包括新闻、传播知识模块,计算机网络应用与多媒体技术模块,人文综合素质模块;学生要有理工科的背景,走与网站联合的路子。  相似文献   

13.
刘方 《学术界》2012,(1):127-136,286
刘方的博士论文,在问题意识、研究视角、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方面,与马东瑶的文章完全不同.所谓马文的结论,事实上一方面是对于唐宋洛阳文学史和政治史的一些基本史事和学术界共识的概述,另一方面是对于他人著作观点的回应,本身并没有形成新的学术观点.由于谭同学对于学术论著的理解能力和对于相关研究领域学术界已有成果、基本共识等等方面所知有限,而导致将马文中的两段文字,视为马文的学术观点和学术结论,并且由此为基础,推论刘方的博士论文的相应表述文字是“照抄了马著的结论”,完全是谭文基于误读基础上的误解,其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4.
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受到学界广泛的关注,但以往的研究大多采用的是量化研究,只从数据分析的角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进行实证分析,一般难于针对个体提出具体的实践层面的措施。质化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通过心理咨询资料收集,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人际交往、自我意识、耐挫能力及学业压力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侧重对上述四个方面的关注,以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人文学之“内外兼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均发生巨大转变。处此巨变中的人文学,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亦有不少转机:在日渐"分离"的大学校园,社会科学发展迅猛,人文学则越发退居边缘,风光不再,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同时,由于十年来的大学扩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倍增,民众对人文学的兴趣转浓,与"国学热"形成相互呼应之势;而各高校对"素质教育"的提倡,和"通识课程"的逐渐落实,虽仍在不断的自我调整之中,但均以"人文学"为知识传授的核心,也为人文学预留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人文学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还不是其在大学中的地位相对下降,而是被按照工程或社会科学的模样进行的改造,各类学术工程和评审文化在大学里大行其道,其发展日趋数字化、模式化,使人文学特有的灵性和精神受到损害,变得平淡、僵硬、了无趣味。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何有效完成学业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对的重要课题,而如何有效指导大学生完成学业,则是每个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对大学生进行学业指导是学习改革的基本途径。从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内涵出发,在对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当前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理念、制度建设和体系构建三个方面对加强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我国大学生性教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值青春后期的大学生,伴随着性生理的发育成熟和性心理的发展,属于性活动较为活跃的人群。大学生性教育现已成为国内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综观近十年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学生性教育尚未得到普及,边缘化特征明显;在注重性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应突出性心理、性道德、性文化、性价值观和性审美等方面的教育;要遵循性知识与性道德教育相结合、适时适度适当和正面疏导等原则;选用开设性教育必(选)修课程、开展心理咨询、实施同伴教育等途径和方式;精心设计和构建具有可操作性和相对稳定性的性教育模式。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为促进大学生性教育的持续开展和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但必须看到,国内学者对大学生性教育的研究,在内容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趋同现象,区域特色和针对性并不明显;研究中使用的方法比较单一,质的研究方法与量的研究方法结合使用不足;研究成果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且高质量的成果在数量上较少;研究群体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8.
本科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质量监控与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培养阶段,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加强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对提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工程、科研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答辩等几个重点环节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介绍了我院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论图书馆建设与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基本内容之一 ,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是学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 ,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和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图书馆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 ,积极开展有效的建设工作 ,真正做到“藏以致用”。  相似文献   

20.
建构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廊--论哲学创新的原则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一条跨学科、重问题、共话语和自觉沟通与配置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各学术资源的哲学走廊是21世纪中国哲学应对挑战走向创新的战略性选择.中国哲学走廊应当是一种启发性哲学、交往性哲学、对话性哲学,它的作用在于鼓励不同领域的思想者、行动者参与对话,并在对话中发出自己有创见的声音,通过对话扩大和促成交流、创造和共识.在某种意义上说,建构哲学走廊也就是建构中国哲学新形态的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